唐太宗天可汗地位是如何确立起来的
唐初,由于唐朝刚刚建立,又进行了多年的统一战争,国力还不够强大,所以,北方的突厥还常进军内地,甚至直逼京师,使唐统治者感到不安。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唐太宗刚刚即位,突厥就兵临渭河便桥,大有进攻长安之势。由于唐太宗软硬兼施,迫其退兵,才使长安转危为安。
突厥所扶持的傀儡梁师都,还盘据陕北地区,不时向唐发动进攻。突厥还视梁师都所据地盘为自己所有。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受突厥统治的契丹首领摩会率部降唐。突厥颉利可汗向唐提出要以梁师都交换契丹。
太宗对突厥使臣断然说道:“契丹与突厥异类,今来归附,何故索之!师都中国之人,盗我土地,暴我百姓,突厥受而庇之,我兴兵致讨,辄来救之,彼如鱼游釜中,何患不为我有!借使不得,亦终不以降附之民易之也。”尽管唐太宗敢于严词拒绝突厥干涉契丹与唐发展关系,但也说明突厥与唐还是处在分庭抗礼的敌对现实。唐太宗很快平定梁师都,既是统一全国的最后一步,也是拔除突厥在内地的据点。
唐太宗为了削弱突厥的力量,还采取了分化瓦解政策。贞观二年(628年),被突厥统治的其他各族纷纷反抗突厥,共推薛延陀人夷男为可汗,夷男恐自己难受众望而不敢当。唐太宗抓紧这个有利时机,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间道册封夷男为真诛毗伽可汗,夷男欣喜万分,遂遣使入贡。贞观三年(629年)八月,夷男遣其弟统特勒到长安入贡,唐太宗赐以宝刀及宝鞭,并对其弟说:“卿所部有大罪者斩之,小罪者鞭之。”山夷男受宠,和唐朝的关系更为密切。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唐太宗遣李靖、李世积分道出击突厥。贞观四年(630年)正月,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以隋炀帝萧皇后与其孙杨政道降唐。萧皇后与杨政道是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消灭以后,由隋义成公主(隋嫁到突厥去的宗室女)派人迎到突厥去的。突厥把他们当做政治资本,常与唐朝为敌。这时,突厥把他们送给唐朝,说明突厥已经没有能力再和唐朝进行对抗了。二月,唐军彻底打败突厥,杀义成公主,俘颉利可汗。
随着唐朝国力的不断强大与突厥力量的日益衰落,周边其他各族与唐朝的关系也逐步有所改善。一些依靠突厥支持而存在的割据势力也改变态度,归附唐朝。刘武周失败以后,苑君璋又统其余众,继续与唐为敌。贞观元年(627年)五月,苑君璋看到突厥内部矛盾重重,靠山不稳,遂率众降唐。贞观三年(628年)四月,被突厥统治的奚、溜等数十部背离突厥降唐。不久,契丹酋长也率其部落降唐。十二月,薛延陀遣使到长安入贡。贞观三年(629年)九月,突厥三千骑降唐,拔野古、仆骨、同罗、奚等酋长也相继归唐。十二月,突厥突利可汗入朝长安,唐太宗高兴地对侍臣说:“往者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常痛心。今单于稽颡,庶几可雪前耻。”贞观三年,户部奏称:“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后附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显然,这是周边各族与唐朝关系和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