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婚喝交杯酒,交杯酒起源于哪个朝代?
“喝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据研究,喝交杯酒的习俗可能源于我国的周朝时期。
在古代有“共牢”、“合卺”的习俗。共牢,即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一起吃掉祭祀后的肉食(祭祀的物品称为牢),象征从此以后夫妻尊卑相同。合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新婚夫妇各用一片瓢装满喜酒当众共饮。匏瓜有苦味,隐喻夫妻可同甘共苦。合卺又引申为完婚的意思。
到唐代已经正式有了“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合卺就变成了喝交杯酒。在完婚仪式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十分普遍。王彦辅在《尘史》中记载:“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据说喝完交杯酒后,要“掷杯于地,验其俯仰”,“盏一仰一合,俗谓之大吉”,后来干脆“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之意”。
到了近代,喝交杯酒的仪式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清末民初,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部分。现代婚礼中,“攥金钱”已为“掷纸花”所代替,唯有交杯酒仍然盛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