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因亡国而改姓的事儿
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躲避灾祸而改姓的事实,史籍多有载录。南宋郑栈所着《通志•氏族》中,就有伍改为五、巴改为把、仇改为求、谭改为贾、滕改为腾、楼改为盖、薛改为磋等数十例。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所灭。郑国本姬姓,灭国后,宗室流落到陈、宋间,以原来的国名“郑”作为姓。140余年后,韩国又被秦所灭。姬姓亡国之君的后代散居于江、淮一带。这里的方言读“韩”为“何”,于是,他们便以“何”为姓。
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所灭。宋国宗室本为子姓,从此改用以亡国之号“宋”作了姓氏。
65年以后,齐国也被秦所灭。齐国宗室田氏,被迫改姓,从其先祖齐襄王的名称法章中取出一“法”字作为姓氏。三国时刘备的谋士、后任尚书令高官的法正,就是法氏后裔。
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后主,词写得漂亮,皇帝却当得窝囊,毫不抵抗地丢掉了先祖打下的江山,不仅自己“日以泪洗面”,而且殃及子孙。宋军灭南唐后,继续捉捕亡国宗室。南唐后世之孙、第八子邓王李从锐之子李天和侥幸脱逃,隐匿民间,改以其父的封号“邓”为姓。今湖南安化的邓姓,据说就是由此而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激烈、残酷的阶级斗争,必然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而被迫改姓的事,也常有发生。晚清时,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嘉应州,“尽捕附和粤寇之嫌疑者杀之”。为逃避杀身之祸,居住在该村的东王杨秀清支族的数万人,“乃尽易杨姓,以木字易杨旁,悉为林姓。于是,人们称“土著之林者为旧林,由杨改姓者为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