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茶叶种植史
世界上有三大饮料,即咖啡,可可和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汉代的《神农木草经》说,神衣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之”。表明我国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发现和利用茶了。
最初,人们只是把茶的野生鲜叶作为一种药材;茶在古代也不叫“茶”,而称“荼”。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发现茶有清香的味道,能清热解渴,才逐渐把它作为饮料。
在中国,西汉时已有了对于烹茶、买茶的记载,说明至少在二千年以前,茶在我国就已经从药用过渡为一种饮料。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用茶招待客人;唐代,饮茶风气遍及全国;元明清时期,饮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我国在二千年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以后种植范围越来越广,到了唐代,茶树的种植已扩展到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云南,陕西,河南等地。不但民间种茶,官府也经营茶园。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茶农在茶树的种植、茶叶的采摘、茶叶的制作加工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茶树的成活率和茶叶的质量不断提高,茶叶的品种也不断增多。
以茶叶的品种来说,唐代有“蒙顶石花”,“颐渚石笋”,“福州方山露芽”、“霍山黄芽”等十多种名茶;宋代的名茶更多,有“龙”、“凤”、“胜雪”,“大方”,“玉液长春”、“龙苑报春”等数十种。
我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而且最早对茶进行了研究。一千多年以前,唐代的陆羽就写出了《茶经》,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部对于的茶的专著。
《茶经》论述了茶的起源、种类,性质、饮茶的历史,饮茶的器具、制茶的过程等。茶不仅饮之可口,有益健康,还能治病。我国对茶叶的功效很早就有相当科学的认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唐代,茶首先传到日本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十七世纪传到欧美各国。茶叶一经输出,立即受到国外人民的赞赏和喜爱,饮茶风尚逐渐普及全世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茶叶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都占第一位。
直到十九世纪末,我国的茶叶在世界市场上还是独一无二的。我国不仅出口茶叶,还向许多国家提供茶树。茶籽、植茶技术。现在世界上主要产茶国的茶树、茶籽和植茶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