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北京建都的原因是什么

国学传统文化

忽必烈在北京建都的原因是什么

龙印血魂围观:℉更新时间:11-29 20:38

忽必烈在北京建都的原因是什么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南宋时死于四川。忽必烈在王位争夺中,战胜了居于哈尔和林的其弟阿里不哥。忽必烈于1260年继位大汗后,并未居于哈尔和林,仍然居于开平府,开平府遂成为蒙古大汗的都城。原因之一是忽必烈已经营汉地多年,并据有中原的半壁江山,其基础已在中原而不在蒙古高原的牧业地区。原因之二,蒙古大帝国因其西部钦察、伊利宗藩汗国建立,大汗失去直接领导地位,加上察合台的独立,作为首都的哈尔和林失去两部的联系,地位大受影响,遂使开平取代了哈尔和林。

忽必烈在取得大汗位后,一方面巩固其地位,一方面积极准备南进、统一中原。特别是据有北方之后,决心南进并进军江南的形势,使开平的区位显得过于偏北,不利于其对中原的统一大业。其实,在忽必烈登大汗之位以前,就有劝其建都燕京的提议,称燕为“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见,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当时,忽必烈尚受漠北哈尔和林的制约,不可能采取非望之举。

到忽必烈即大汗位后,谋士们亦提出:“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正是这些条件,加上忽必烈已是大汗,无任何制约,由于形势的需要,遂于占南宋临安(1276年)之前4年,即1272年,改金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并定为国都,改开平为上都。这是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王朝的都城。

大都位于燕山山脉南麓的平原上,面对华北平原,而元的上都则位于燕山山脉的北麓,面对的是蒙古高原,两地相距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遥遥相对。这种区位形势有利于元依据其兴起的核心地区控制其占据地区。大都是在金中部东北郊大宁宫附近重建的新城,完全按照中国都城的礼制建没。城市中的官城偏南,前朝后市,左祖右社,钟楼、鼓楼位于宫城之北,这些也是元之后明、清两朝所遵行的制度。

由于北京是第一次成为全国王朝的都城,其人口大大超过以前北京城市的人口数。北方地区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农业旱作单位面积产量比南方水田低,复种指数亦较低。为解决大都城市粮食的供应,除部分靠海运外,更多是靠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从南方的漕运接济京师。这一点也为明、清两朝所继承。

这样,原来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区位,由于通过运河解决了其经济上的弱点,使首都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标签:历史

标题:忽必烈在北京建都的原因是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5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