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山西境内吹牛皮与背河
山西境内黄河环绕西南,汾河横贯南北,在宋代之前就有“拥河之便,航运畅通”的记载。据民国《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载:“黄河之水运,可上达绥远特别区域之包头镇。上溯甘肃之宁夏,有拟行小轮船之议。下游亦可达河南、山东。”历史上山西的航运可谓盛矣。
黄河水路行旅以传统的大方船为主要运输工具。因为黄河水位不稳定,四季不均,且沿途多有急流险滩和塞雍堵挡,人们根据不同的地势水情使用不同形态规格的船只。山西南部一些临河的县域使用一种称为“瓢船”的船,北部一些县则使用“瓜皮船”。船的规格一般为大小两种,大的叫“船”,长10米左右,腹宽3-4米,多用于长途行驶;小的叫“划子”,长约5米,腹宽约2米,一般用于短途运行。这些船都是靠人力摇橹划桨行驶。船上一般有老艄(舵手)1名,艄公6-8名,每当逆水行驶,有风扬帆,无风拉纤。
山西境内还有许多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或水浅不及足踝,雨季时则水位暴涨。有些年轻力壮的汉子便守候在人们必经之地,遇到需要过河又不敢趟水或不愿弄湿衣裳的行人,便背负其过河,民间谓之“背河”。“背河”的习俗古老而久远,是人们互助的一种形式,后来便逐渐演变为一种临时性的职业。清末民初时,背河者向行人索要一文铜钱便可背一人过河。也有背河者使恶作剧的,背人至河中水深处便开口加价,这种情节在故事演义中常能听到,人们引之以资笑谈,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多见。乡村人多不穿内衣,背河汉子在背人过河时脱去外衣便一丝不挂,人们亦不以为怪,姑娘媳妇把眼一闭,任由背河者往河中走去。山西晋南一些乡村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保留着背河的乡俗。
交城山区地处山西中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与山西大多数地方相似,历史上长期道路崎岖,行旅不便。新中国成立前,全县仅有15公里一段公路,山区多为羊肠小道。步行是人们最古老最普遍的行旅方式。某地有集,方圆十数里的百姓翻山越岭,绕沟爬梁,靠腿脚前往赶集。平时出门探亲访友,或结伴而行,或独自上路,最简便的方法也是步行。昔日有“走云南,下四川,步行得走少半年:去兰州,上固原,快走也得二十天”之说。推车挑担,搬柴运草,虽说有各种辅助工具,但主要功力仍然是双脚。交城山中,几乎没有脚掌上不长茧的男子。放羊娃比赛爬山,看谁最快登上山顶,是乡间山村常见的竞技活动。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驴子耐劳的习性,懂得利用驴子为人们做许多事。山西人称驴子为“毛驴”,驴子在很长时间内是山区人民的重要行旅工具。交城山乃至山西许多山区,大部分山区嫁女娶媳都用毛驴迎亲。把绑扎好的花轿固定在一前一后两头毛驴中间,由四人分别行走在驴轿四周,吆喝前行。新郎独骑一头毛驴,其他几头毛驴驮负些许嫁妆,在山沟里蹒跚而行。这是山区乡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