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表态的苏模棱(摸床棱宰相)苏味道

国学传统文化

遇事不表态的苏模棱(摸床棱宰相)苏味道

巫师之旅围观:℉更新时间:11-29 18:16

遇事不表态的苏模棱(摸床棱宰相)苏味道

封建社会的官场,做官的诀窍之一是:凡事慎开口,遇事缓表态,甚至不表态。万不得已要表态时,也要把话说得面面俱到,八面玲珑。表面看来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其实是为一己私利大耍滑头。汉武帝时,魏其侯窦婴与武安侯相互倾轧,在朝廷上互相揭发阴事,闹得乌烟瘴气,全无大臣体统,武帝问满朝大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站出来,把两人互相攻讦的话重复一遍,然后说:“魏其言是(对)也。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而其他朝臣,“皆莫敢对”。惹得武帝大怒道:我不仅要杀掉犯法的当事人,连你们这些家伙也要一起杀掉。

韩安国的表现直露得近乎拙笨,而武则天朝的宰相苏味道的奸猾则近乎炉火纯青。据新旧《旧唐书》本传载:苏味道九岁就能写作,与同乡李峤“俱以文翰显,时号‘苏李’”。裴居道因其女为孝敬皇帝的妃子而官拜左金吾将军,访求当代才子代撰谢表,托于苏味道,苏味道不假思索,“援笔而成”,“辞理周密,盛传于代”。中宗神龙年间,长安元宵之夜,“盛饰灯影之会”,解除夜禁,整个京城,上至皇亲权贵,下至工贾小民,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长安成了一座狂欢的不夜城。文士墨客竞相题诗以纪盛况,在几百篇诗文中,只有三篇被称为绝唱,而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尤其脍炙人口,其中“火树银花合”等诗句,在描绘灯市的热闹与灯烛的璀璨时,现在还时时被人们引用(《大唐新语》卷八)。

苏味道的文才是人所共知,但他的为官之道却为时论所鄙视。武则天朝,为巩固统治,重用酷吏,铲除异己,致使诬陷层出,冤案无穷,但传统士大夫的气节观还是激励着志士仁人为反对武氏的淫威而不屈地斗争。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有视“名义”为“至重”,主持公道的宋璟;有敢说武则天多养男宠是“无礼无仪”的朱敬则;有力劝武则天将帝位归还李唐的苏安恒。铮铮铁骨,千载之下犹令人肃然起敬。而身为宰相的苏味道“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期间,苟度取容而已”。他还沾沾自喜,把自己的处世秘诀告诉别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称之为“苏模棱”(《旧唐书》本传)。同样的故事,宋•王谠《唐语林》卷五记为:“苏味道初拜相,门人问曰:‘方事之殷,相公何以燮和?味道但以手摸床棱而已。时谓摸床棱宰相”(《唐语林》卷五补遗)。

两种版本,文字稍有出入,但基本精神是相同的。第一种说法中,“摸棱”是人物话语中的词语。第二种说法中,“摸床棱”是人物的动作。摸,用手抚摸。棱,同棱,器物的棱角,指器物的两个平面相交的那一条直线,它既属于a平面,又属于b平面。床,坐床,坐具,这里大概是指宰相的宝座。模棱,摸床棱,意思是一致的。只有具体的器物不同而已。当摸棱之时,既可说摸了a面,也可以说摸了b面,不是泾渭分明,ab对立。苏味道这是以语言和行动启示门人,处理事务要像“模棱”一样,可a可b,亦a亦b,没有是非对错的区分。这当然是官场不可多得的經典语言,“名”闻古今:不仅苏味道因此赢得了世人赠送“苏摸棱”,“摸棱手”,“模棱宰相”的绰号,而且汉语也增添了一个有趣的词语:模棱,形容遇事不置可否。这个词,宋代就有人使用。如陆游《老健》诗中的“不怪模棱嗤了了,但惊绘臂劝徐徐”。到明代,加上意思相近的“两可”,就有了成语“模棱两可”,沿用至今。官场这种遇事不明确表态的恶劣作风追踪溯源,苏味道是始作俑者,怎样能说他“不能有所发明”呢?只这项“发明”,一千余年来,就不知被多少人奉为圭臬,身体而力行之。只不过不读书的官员们不知道典出何人罢了。

标签:了成语

标题:遇事不表态的苏模棱(摸床棱宰相)苏味道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5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