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简介
新疆阿尔泰地区,是亚洲腹心极端干旱区中的一个巨大“荒漠湿岛”。在“湿岛”上的布尔津县北部、海拔1374米的阿尔泰山脉西麓,有一座“天湖”,形如弯月,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600米- 2900米,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该湖湖面海拔1370米,最深处为188.5米,除中朝边境上的白头山天池外,它是中国最深的湖泊,这就是喀纳斯湖,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富饶而神秘”的地方。
喀纳斯湖诞生在距今约20万年前,是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复合山谷冰川刨蚀而成的。当时,喀纳斯冰川长达百余千米,冰川厚度大约二三百米。冰川缓慢而稳定地退缩,在喀纳斯湖口留下了宽约1000米、高50米- 70米的终碛垄,而后即迅速退缩,形成了现在喀纳斯湖的基础。
喀纳斯湖区属寒温带,冬季漫长,达7个月之久,春秋两季相连,全年无明显的夏天,无霜期80天- 108天。每年6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这里气候宜人,月清日明,最热的7月份,一般平均气温在16℃上下,相对湿度63%。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光热资源丰富,这里形成了春秋温暖的气候特征。大西洋西风气流暖湿气团的不断涌入带来大量降水,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水气通道使这里成为新疆最湿润的绿色世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
喀纳斯湖区垂直自然景观带十分明显,在湖边就可看到阿尔泰山7个自然景观带的全貌,它们是黑钙土草甸草原带、山地灰黑土针阔叶林带、山地漂灰土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冰沼土带和永久冰雪带。从山下到山顶,具备了从温带草原至极地苔原冰雪地带的多种自然景观,因此,也为多种类型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现有各种植物近1000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7种,鱼类8种,昆虫300种以上。在25种木本植物中,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云杉、红松、冷杉为主,也是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松杉分布地。而貂熊、马鹿、盘羊、松鸡、哲罗鲑(大红鱼)、红鳞鲑(小红鱼)等动物则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
喀纳斯河谷,时而平坦如茵,时而悬崖绝壁,“月亮湾”是喀纳斯河拐弯处的一处胜景,但当地的牧民却没有把此景作“月亮湾”的联想,而称其为“脚底湖”,因其外沿还有一个如脚印的漫滩。
喀纳斯的神韵见于景致,也见于它多变的云雾。这里是一个凹陷的山谷,湖水虽然平静,可从喇叭口泻出后汹涌澎湃,只要雨过天晴,气温略有回升,水蒸气就从河面升起,并在山林中散开。而在林间原野中,下了一夜的细雨,潮湿的原野也开始蒸发,晨雾在四周徘徊,山谷里的风又让它们东飘西摇,喀纳斯就成了时隐时现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