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孔望山佛像之谜
孔望山摩崖佛像凿成于东汉后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早于敦煌石窟约200年。孔望山,是连云港云台山脉的一个峻秀山峦,古称“古城山”,唐时名“龙兴山”,宋代称“巡望山”,相传孔子曾浮海来此,遂更名为“孔望山”。山南麓西侧,宋代城堡的基础犹如两条巨臂拥抱着这块石刻荟萃的山麓台地。
1702年前,这里一直是濒临“汪洋”的“海口”。宋代诗人苏东坡曾站在这座山上,对淹没于沧海之中的云台山岛望洋兴叹:“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孔望山“山巅有墨地,下有龙洞,”怪石林立,古柏参天。唐代龙兴寺的遗迹掩映在茂林修篁之中。
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一直被认作是一幅乐舞、杂技和宴饮观赏图。直到前些年,考古学家们经过实地勘踏论证,才揭开了它那神秘面纱:原来它是我国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摩崖佛像石刻。这些佛像按照山石的自然走势而凿成。画面东西长15.6米,高9.7米。100余尊人像大小不一,神态各异。其中最大的高1.54米,最小的仅10厘米。或独自占立,或聚集群拥。在属于佛教主题的造像中,有3尊立佛像较为突出:有的头顶绕以佛教色彩的光晕:有的双手作出佛家的“施无畏”手印;有的头顶刻出佛教造像常见的“高肉髻”……在坐佛像中,有一尊高55厘米,园衣领,高肉髻,右手施无畏印,其坐式为盘腿的“结迦肤座”。有的坐佛像还有胡人侧坐而侍。
孔望山佛像中还有3个侧卧人像:其中最东侧的一人,赤膊、短裙、瘦骨嶙峋,像是佛教故事中“舍身饲虎”的场面。释迦牟尼生前,看见一群讥饿的老虎,如再无东西可食,母虎可就要吞食小虎了。他为了救饿虎,就从山上跳落到虎旁,舍身饲虎。尤为精彩的是一组“涅槃变图”。雕凿者以高浮雕手法,利用断崖下一块红色的岩石,雕凿成园寂了的释迦牟尼,“横卧空床”;又在一旁的岩石上,雕凿了近50尊人像,形象各异,神情凄楚,似为佛祖众弟子虔诚拱围在释迦牟尼身旁,祈祷佛祖的升天。其构思造型之精巧,假借山石之奇妙,令人惊叹!
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中,还有一些反映早期道教黄老思想以及当时世俗生活的内容。那精彩的叠罗汉像,由9人搭叠五层:第一层站立3人,第二层1人,第三层3人,第四、五层均1人。场面热烈,气氛紧张。特别生动的是,第三层表演者的空中动作和最高两层两人的臂叉,曲肘平衡支撑的表演,均刻画得栩栩如生!它向后人演绎了中国汉代的杂技演出。
在佛教造像的丛林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一些动物造像。如石雕大象,高2米,长5米,长鼻巨牙,卷尾粗足,壮实无比,远远望去,似丛林中奔突而出。象雕腰部,镌有象奴,手持钩鞭,脚带镣铐,其右手书“象石”二字。此座象雕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汉代兽雕。另外还有一座石蟾蜍。这座具有典型汉代风格的雕塑造型,不禁使人想起汉代科学家张衡创制的地动仪底座上的铜蟾蜍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