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遗惠至今的古代水利工程
郁江堰位于四川盆地的岷江流域。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大支流,由于它的上游在大山中奔流,水急沙多,其下游经常发生水灾,当地百姓深受其害,生活十分艰苦。公元前3世纪中叶,李冰担任蜀郡太守后,为兴利除害,对岷江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活动。
李冰经过实地勘察,摸清了岷江水患的原因。他广泛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并吸取前人的治理经验,决定采取中流筑堰的办法,在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中心筑一道分水堰。他让农民用当地出产的竹子编成大竹笼,将鹅卵石装进竹笼里,再把它们连起来,每段大约有两三丈长,然后一层层放到河中堆积起来,筑成一道牢固的分水堰。分水堰的前端尖尖的,伸进汹涌奔腾的岷江水中,远远看去仿佛个大鱼嘴,所以叫“分水鱼嘴”,或称“都江鱼嘴”。从此,滚滚的岷江水便一分为一,东边流人宝瓶口,称内江,用以灌溉;西边则流入长江,称外江。
此后,李冰又主持修建了“飞沙堰”,它的作用是当内江水量太大时将洪水泄入外江,以保证灌溉渠道的安全。为彻底解决水患,李冰又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理经验。“深淘滩”指定期淘江整修,将江中沉积的沙石挖走,以利泄洪;“低作堰”则是讲分水堰不要筑得太高,以免阻碍洪水分流。都江堰修成之后,受到历代的重视,几经维修、扩建,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灌溉网。四川盆地之所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与都江堰对当地农业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秦汉以后,古代人民在水利建设方面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秦为解决征服南越过程中的运输问题,开凿了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将长江和珠江这两大水系连接起来。西汉在关中兴修了六辅渠、白渠。隋代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治黄工程则为历代政府所高度重视。在钱塘江口,人们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杭州湾海塘。在新疆,劳动人民发明了“坎儿井”,这种地下暗渠引水的灌溉工程可谓举世无双。绿油油的农田在广袤的荒漠之中星罗棋布,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
古代的水利建设成就巨大,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宁以及各地经济交流的加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