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遍布四川城多的神庙中必有一座川戏台子
中国戏剧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悲喜剧并称世界三大古典戏剧。
中国人一向把国画、书法、中医、戏剧视为四大国粹。
川居如今已不时兴了,两百年来它大起大落令人感叹时代的变迁。与红极一时的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相比,它更显得老态龙钟,在年轻人中知音寥寥。
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川剧在西南地区是一种最为普及备受喜爱的艺术娱乐形式,在遍布四川城乡的每一个神庙中,都必然有一个川戏台子。就连民国四川大学的学生喜欢川剧的人也达到了32%,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川剧流传至今大约有三百来年的历史: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用四川方言念唱的声腔,其中川剧高腔的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极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讲求戏曲语言生动活泼,风趣风趣,充斥着纯朴浓郁的生活气息。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坝派,以南充为中心的川北河派,以资中资阳为中心的资阳河派,以重庆为中心的下川东派,各颤其长大放异彩。
川剧传统剧目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五袍”指五本袍带戏。即写五代时刘智远打天下的《红袍记》,写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的《黄袍记》,写梁灏80岁考上状元的《青袍记》,写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绿袍记》,写尉迟恭走访薛仁贵的《白袍记》。四柱指的四个神魔灵怪戏,即写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撞天柱》,观音与韦驮收服烂龙的《水晶柱》,孙悟空与如来佛斗法的《五行柱》,闻仲助纣王为虐的《九龙柱》。“江湖十八本”则多为世情主题,内容大都为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忠臣烈士、孝义廉节、比奸骂谗、悲欢离合,青楼粉黛等等。
川剧曾涌现出魏长生、康芷村、阳友鹤、周企何、陈书舫等表演大师。每每他们粉墨登场之时,台下前来捧场的戏迷总是人满为患,各种锦缎长袍、西装革履的军政大绅、文人墨客,以及市井胭粉纷纷出现在剧场中,听得如痴如醉。剧场外包着白铜、黄铜车辕,撑着黑白绸子车蓬的古雅私车摆满了一地。
川剧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习惯于斯坦尼斯拉夫艺术表演体系的俄罗斯人欣赏了川剧之后认为,斯坦尼斯拉夫的艺术特点在川剧中体现得最彻底、最鲜明、最清楚。而以布莱希持艺术表演体系引以为豪的德国人欣赏完川剧后认为,川剧的表演风格正如与布莱希特所倡导的诗剧宗旨相一致。由此可见川剧引起了世界各地广泛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