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百姓镇与百姓村
今天我们所说的百姓镇与百姓村,是指一个地方有特别多的姓氏,至少超过100个。
闽粤赣边界结合部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上百个姓氏的古镇,它就是近年来远近闻名的福建闽西武平县中山镇。
中山镇离武乎县城仅10公里,这个人不逾万、户不盈千、方圆不过10里的小镇,却聚居着102个姓氏的居民(最多时曾达108个姓氏),自清初延续至今,成为全国罕见的客家文化一大景观。原来中山镇在历史上是武乎县城的所在地(旧称武平所),因为这里地势险要,河道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为历代屯兵重镇,在明朝时,曾是武平千户军的所址。当年官兵自北南下,屯集于此,若干年后,部分人卸甲归田,落户于此,他们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山东、四川、安徽等省的数十个县,遂使中山镇形成了百家姓群族聚居的格局。长期以来,由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深厚的人文景观。如果你走进吉镇,就像来到了一座历史长廊面前,那古朴雄威的迎恩门,依稀透射出当年古镇坚如磐石的威武英姿,镇中间铺设石板条的长长街道,两旁是两层楼房,底层皆为商店,漫步于街头巷尾,可以想象当年的商贾云集,市声喧闹的繁华景象。
世界之大,无独有偶。河南省焦作市还有个百姓村,名叫百间房村,坐落在太行山脚下,是焦作市马村区百间房乡的自然村,全村350多户,1700余人,包括汉、回两个民旅。据1994年统计,全村人口来自全国14个省108个县,共有姓氏115个,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张、赵、李、刘,人口最少的姓氏为兰、罡。
1915年,英殖民者在村北建起4座煤矿,对我国矿产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在这里修建房屋100间,百间房村便由此而得名,煤矿建成后,从全国各地招募了一批民工挖煤,他们携家带口来到这里谋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国人关闭了煤井,他们中的许多人,便成了百间房村的村民,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建国后,百间房村成了一个自然村。
百间房村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姓氏多,来源广,成份也异常复杂。但村民之间却很少发生矛盾,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从没有发生过大姓欺小姓,多姓欺少姓的事,村里户户平等,大家尊老爱幼,挟贫济困,充斥着了平静祥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