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分别是指什么?

国学传统文化

古代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分别是指什么?

永世契约围观:℉更新时间:11-29 12:51

古代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分别是指什么?

中国古代天文学起源很早。殷商时代,据甲骨文记载,已经有了日食、月食的纪录,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春秋战国时期,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已经建立。所谓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古人对星空的分析。

先说三垣,《史记•天官书》将地球上看到的北天极一片天空划为紫微、太微、天市,这就是“三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其次说四象,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称为黄道。这是地球上最美妙的处所,因此又被古人视为“黄道吉日”。古人又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分出东、南、西、北四方,并分别用相应的吉祥灵兽代表,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这就是“四象”(即表示星的形象)。

古人又将每象分七宿(一宿即一撮星的宿舍),则四象共二十八宿。

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动而选择邻近天赤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二十八个不同大小的部分,每一部分就叫作一“宿”,作为观测时的标志。我国古代就是依据每宿星象的出没和中天(位于头顶时)的时刻来判断季节,甚至在编制的历法中划分 24 节气,和推算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位置的标准。法国天文学家德尔普指出,二十八宿的星区划分已明确地预示了今日划分星空区域的精密方法。依据《吕氏春秋》所记载二十八宿建构形成的初期目的,是为了观测月亮的周期运动。

标题:古代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分别是指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4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