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数九与消寒的说法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意思。中国人认为过了冬至,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因此,要问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答:每年的“数九”是从冬至逢壬日起的,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我国民间将冬至称为“交九”,也叫“数九”。冬至后约一个月,就进入了三九,这是一年中真正寒冷的季节,俗语有“三九三,冻破砖”的说法。从冬至算起,每过九天算一“九”,八十一天结束,“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可以下地春耕了。
在古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人们要知道天气的变化,寒暑的转变,只有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来总结规律,因此就创造出了许多记述数九期间天气变化规律的方法。
至今,民间还流传有歌谣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另外,还有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另外,还有许多种用有趣的图、表或字句逐天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
有的画素梅一枝,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其中一朵染上色,直到画梅红遍。九九也就结束了,谓之“九九消寒画”。
有的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每天涂一圈于一格上,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
也有描九个中空影格字的,每格各为九笔,如:“屋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从头九的第一天开始填写第一字第一笔,以后每天写一笔,九天填完一个字为一“九”。九字八十一天填完则九尽,谓之“九九消寒句”。
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每联九个字,每字皆九划,如:“前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把这些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上各填一笔,全联填完,春暖花开,谓之“九九迎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