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蒙(今属河南)人。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后南游各国,探访唯美古风。其时,七雄争霸天下,争战此起彼伏,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
庄子痛恨非正义的战争,同情陷入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因此不愿与统治者为伍。楚王曾以厚礼聘他为相,被他拒绝。庄子后来归隐,以编草鞋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庄子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作为老子的后学,他“学无不所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不仅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而且成了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现存《庄子》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为庄子所作,其他篇章可能参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者的作品。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赞同“法治”。他抨击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认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在精神上,庄子向往自然,崇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生命的至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
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經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除了与众不同的哲学思想外,更多表现在文学上。他的主张、思想不是晦涩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风趣、形象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字,引人入胜地表述出来。
鲁迅曾评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则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