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简介,关汉卿的代表作有哪些?
关汉卿,号一斋,又号已斋,大都(今北京)人,元初著名剧作家。元朝统一中国后,城市经济逐渐复苏并日渐繁荣。在城市里,杂剧逐渐兴起。但在当时,由于异族文化的冲击,儒学思想和知识分子的地位变得十分低下,甚至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不仅如此,当时社会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关汉卿本出身于行医世家,由于医术高明,在当地颇有名气,还曾被召进宫中做太医院尹,但因志不在医,不久即辞官。此后,关汉卿和许多仕子一样,进则无门,退则不甘,但由于生性洒脱,便和同时代的很多儒生一样走进了勾栏(戏园子)、倡优(艺人)中间。
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交友十分广泛,与杂剧作家、演员、青楼女子、官员都有交往。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他熟读儒家經典,书写剧本时,典籍中的经典话语信手拈来。虽然生在仕途堵塞的时代,但关汉卿却能冲破思想的束缚,放下士子的清高,虚心接受、学习杂陈的民间文化,这在他的杂剧和散曲中,人们都能够感受到:无论是左右逢源的民间俗语还是三教九流的行话,都栩栩如生,极具欣赏价值。关汉卿本人亦颇有才华,不但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而且能歌善舞,形象动人,经常“面傅粉墨”,亲自登场,是时人公认的“梨园领袖”。
关汉卿一直生活在大都。大约在南宋灭亡(1278年)后不久,他南下漫游,曾到过杭州、扬州等地。散曲《杭州景》就是描绘他在游历杭州时亲眼看到的繁华景象。之后,他在元大德(1297年~1307年)初年,写了《大德歌》散曲十首,不久辞世。其一生写有六十多种杂剧作品和数十首散曲,流传下来的仅有十八种,收录于在《关汉卿戏曲集》中,其中像《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等都是广为流传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