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简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于世宦之家。曾祖班况,为成帝时越骑校尉;祖父班稚,为哀帝时广平太守;父亲班彪,曾被光武帝拜为徐县令,后来专心于史籍研究,编写《史记•后传》数十篇,是著名的史学家。班固从小受家庭熏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由于跟随在京做官的父亲,班固得以进入洛阳太学读书。在太学,他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为日后撰写《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固学习不拘一格,“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虚心学习各家流派。由于谦逊大度,“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班固深受学士们的爱戴。
建武三十年(54),班彪去世,班固从太学回到故乡为父亲服丧。居忧期间,他开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在整理的过程中,他发现《后传》所述历史不够详备,于是决意代父完成修订工作,便在《后传》的基础上编写《汉书》。不幸的是,这项工作刚开始不久,即有人上书明帝显宗,说他私自篡改国史。班固于是被捕,收入京兆狱。书稿亦全被抄走,送交洛阳。这时,幸亏其弟班超上书明帝,为他辩护;郡官也为他上书进言,班固遂得出狱。他的才华遂被明帝发现,随即被调往校书部,封为“兰台令史”,修撰国史。当他与陈宗等人完成“世祖本纪”以后,又被升为郎官,任典校秘书。此后,班固花费二十余年的心血,至章帝中期基本完成了《汉书》的编撰。
班固自迁为郎官后,一直很得皇帝的重视。章帝时,班固见京师大兴土木,于是上“两都赋”,受到章帝的赞赏,从此愈发受皇帝的宠幸。班固多次被章帝召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班固也不时陪伴左右。每逢朝廷有大事,班固还会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辩论。他实际上已成了章帝亲密无间的侍从与顾问。
章帝建初三年(78),班固升为玄武司马。第二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班固以史官兼任会议记录,奉命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
永元元年(89),和帝登基。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与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杭爱山),由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窦两家本就是世交,班固进入窦宪幕府后,二人关系更加密切。永元四年(92),窦宪班师回朝。不久因政治斗争失败自杀。班固被免官。洛阳令因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班固死在狱中,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