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李商隐才华横溢,大约在16岁时,即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文宗太和三年(829),令狐楚聘李商隐为幕僚,李商隐从此步入仕途。
令狐楚是李商隐官宦生涯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本人是骈体大家,对李商隐的才华十分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激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十分迅速。虽然还在青年时期,却已得到了不少高级官员的赏识,然而也恰恰是这段经历,让李商隐一生都被牵进了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的(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坛的一大矛盾。
李商隐最初供职令狐楚幕府。令狐楚属“牛党”。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同年,令狐楚去世。李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欣赏有加,将女儿嫁给了他。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李商隐的这桩婚姻让“牛党”十分不满,令狐绹更是十分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
此后,李商隐曾多次尝试补救,包括写诗给令狐绹,希望他顾念旧情,但令狐绹始终不予理睬。由于深陷政治漩涡,李商隐的仕途一直不顺。他曾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两入秘书省,但只是短期地担任过低级官职。也曾任基层小官,如弘农县尉、盩厔尉等。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6),李商隐追随盐铁转运使柳仲郢,任盐铁推官。柳调任兵部尚书后,他便失去了工作,不久后,在家乡病故。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商隐是牛李党争的牺牲品,对于这一点,请参阅本站为什么说李商隐是牛李党争的牺牲品一文。他一生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当幕僚,郁郁寡欢,终身潦倒。虽然仕途多舛,然而文学上的成就却让李商隐光芒万丈:作为晚唐著名的诗人,他将唐诗的发展推向了一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