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潮起潮落有规律
潮汐的涨落既与月球运行关于,那么,它的涨落周期也必然与月亮的出没关于。月亮在天球上不是固定的,它每天东移13度多。就是说,它每天升起的时间,要比前一天推迟约50分。这样,月球围绕地球周日视运动的周期,或者说,地球对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就是24时50分,这叫做“太阴日”。因此,潮汐的周期也是24时50分,所谓一日两涨两落,应该是指太阴日。
由月球引起的潮汐称作“太阴潮”。可是太阳也并不无所作为,它也会引起地球的潮汐,称作“太阳潮”。太阳的质量远比月球大,似乎应该产生较大的引潮力。但它与地球的距离,又远远大于月地距离,未免“鞭长莫及”。因此,实际的太阳引潮力比月球引潮力要小,它们成1与2.2之比。显然,地球潮汐的主要制造者,是“近水楼台”的月球,其次才是太阳。月球是主力,太阳却是随从。太阳或者协助月球,推波助澜,使潮涨得更大,或者从中调和,使潮势减弱。
每逢朔的时候,太阳和月球位于地球的同一侧,日月台力引力大,太阳潮和太阴潮同时同地发生,便形成大潮。每逢望的时候,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地球两边,你推我拉,两相配合,也形成大潮。因此,有“初一、十五涨大潮”的说法。
可是,每逢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和月球,对于地球成直角方向。太阳潮的落潮和太阴潮的涨潮,同时同地发生,互相抵消,减弱潮势,便形成小潮。所以,又有“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的说法。
这样,潮汐的规律应该是:每朔望月两次大潮,分别出现在初一和十五;每太阴日两次高潮,分别出现在月球的上中天和下中天。但实际的潮汐现象相当复杂。由于海水有一定的黏滞性和海底的磨擦作用,所以,一朔望月间的大潮往往落后于朔望时刻一天到几天;一太阴日之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和下中天时刻一小时到几小时。另外,由于月球有时在天赤道以南,有时在天赤道以北,就使得地球上的潮汐周期更为复杂,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只有一次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