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佘太君和穆桂英
杨家将故事里有两名女将,一曰佘太君,一曰穆桂英。她们的事实既生动感人又可歌可泣,代表着中国古代妇女的光荣,也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杨家将演义》是传说故事,但这两位女将却的确史有其人,只不过被古代小说家改名换姓了而已。小说里的余太君,名赛花,其实在历史上她姓折,是后周和北宋名将折德扆之女。
著名历史学家毕沉著的《关中金石记》曾经:“考折太君,杨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这个折德扆,史上称曾在五代时后汉、后周和北宋都当过武将,后汉时官至府州团练使,正和杨业的父亲杨信同在一朝,大概也就在此时两家结为婚姻。
保德州即今山西的保德县,府州则在陕西府谷县,两县隔黄河相望。至今山西离石县居民尚盛传当时杨业曾迎娶余赛花于该县的七星庙。离石在保德和府谷之南,都在黄河东,相距不是甚远,结合史料记载看,可以推断上述传说还是可信的。
后来杨信父子和折氏父女,都归附于北宋,成为抗辽名将。《保德州志》还记载,折氏不仅是杨业的贤内助,也同时是丈夫在战场上的得力帮手,“折氏,性慧敏,尝佐(辅佐)杨业立战功”。杨业为潘美所害后,她曾“上书力辨夫为战获死之由”。
折氏为什么讹音成“佘”氏呢?据专家考证,是由于折佘同音的关系,折字有一音读如佘同,如焙钱称折本,损亏曰折耗等。折氏究竟活到多大呢?大概死于杨业之后二十四年,据史称杨死年为五十五岁,因此折氏约死在七十七岁左右。这大概也是以后的小说戏曲把折氏称为“佘太君”的缘故。
穆桂英也是经过小说家加过工的姓名。她的原型是慕容氏,而且也不是杨宗保之妻,而是杨文广之妻。这一点曾为已故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所考证证实。
据《宋史》,杨文广是老令公杨业之孙而非曾孙,他是一名南征北战的勇将,南攻过大理,西征过西夏,北抗过契丹,一生征战三十五年,死年约七十岁左右。一些传世戏曲把他化妆为小生,实为失实。
杨文广何时娶了慕容氏呢?据估计是在他青年居住外公折家时。慕容氏为鲜卑后裔,世居山西、河北北部一带,民间传说中称穆桂英家乡在山西保德县的穆塔村,是有一定史实作根据的。还有一说穆桂英出生于河北易县的穆柯寨,联系到杨文广之父杨延昭曾长期驻防河北,双方联姻也未尝没有可能。
至于说杨文广攻打穆柯寨为穆桂英所擒因而招亲一类故事,就纯属后来小说家编造的了。慕容氏是否随其夫打过天门阵呢?历史上也是可以找到影子的,那就是杨文广的族人的确跟随折太君的后代折可存打过距今太原六十里外的天门关,这是一次激烈的大战,双方死亡甚多。这次战争给人们印象太深,也有可能就安到富有传奇色彩的慕容氏身上,而演变成为《穆桂荚大破天门阵》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