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羊养殖场 斗羊怎么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斗羊养殖场 斗羊怎么养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斗羊养殖场 斗羊怎么养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如何养殖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羊类品种,它的养殖价值也很高,养殖效益和养殖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那么,如何养殖小尾寒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腿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 一、高腿小尾寒羊的品种特征、特性 1、外貌特征 高腿小尾寒羊被毛白色,部分母羊头部有黑斑,被毛长超过10厘米,可分为粗毛型、半细毛型、裘毛型。粗毛型毛粗,花弯大;半细毛型毛细密,毛股不清晰,花弯小,不规则;裘皮型毛股清晰,花弯较多,花穗美观,适于制裘。头部、腹部、四肢无绒毛,多为粗刚毛。其中粗毛型体格粗壮,耐粗饲,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 高腿小尾寒羊突出的特点是腿高而细,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脂尾呈圆扇形,尾尖上翻紧贴在纵沟中,尾长不超过飞节;公羊头大,有粗大的螺旋形角(抱腮),角根粗壮呈三梭形,颈粗短,前胸发达,髻甲高并生有较长的发毛。成年公羊体高可达95~110厘米。母羊头小,颈细,多数有角,角细小,形状不一,有镰刀状、鹿角状和姜芽状。 2、生产性能 (1)高腿小尾寒羊成熟早。一般4~5月龄就达性成熟,母羔6~7个月就可配种繁殖,产后30~40天出现第一次发情,配种后即可怀孕。 (2)繁殖率高。母羊可常年发情配种,无季节性,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可1年2胎或2~3胎,除头一胎产单羔率10%~20%,一般每胎产羔都是2~4只,多者可达7只,经产母羊平均产羔可达280%以上,产羔率之高居世界前列。因此,被视为“国宝”。 (3)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羔羊初生重,公羔平均为3.14千克,母羔2.91千克,产双羔者羔羊初生重5千克以上。经科学饲养,4月龄公羔体重50千克,母羔重40千克以上。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90千克和60千克以上。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120千克和65千克,有的公羊体重可达150千克以上。屠宰率为55%,净肉率41%以上。 二、高腿小尾寒羊的生活习性 1、性情温顺,但攀登、越野能力差 高腿小尾寒羊属于沉静型,性情温怠,懦弱,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群众说小尾寒羊不“猴脚”,称其为“疲绵羊”。所以羊舍建设可因陋就简,羊栏高度只要与羊体同高即可,出牧时羊只不会乱跑,羊随人后,从不远离放牧员。经驯练的羊可按放牧员的口令行动,管理上特别方便。但突然的惊吓会引起羊的惊慌乱跑,容易“炸群”,尤其怀孕母羊极易引起流产,经常的惊群,还会使羔羊生长受阻。公羊虽有粗壮的角,但无抵抗能力。因此,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其他兽类的入侵。高腿小尾寒羊体大,腿高,不适于攀登高坡和长途运动,故放牧时不爬山也不得长途远牧,否则会出现吃饱了、跑瘦了或因爬山劳累而降低采食能力,影响生长发育。 2、喜干燥、爱清洁,怕炎热,厌潮湿 高腿小尾寒羊适宜在干燥、凉爽的地方生活,喜欢清洁,对有异味、污染或践踏的饲草饲料、饮水均不喜采食,炎热潮湿的环境会使羊感到不适,采食能力下降,还会引起传染病、寄生虫等疾病,所以放牧时不要在低洼潮湿的草场,夏季出牧要避开炎热的中午,注意到树荫下吹风纳凉;舍饲或补饲时把草吊起或放在草架内饲喂;料槽在喂前要清洁干净,饮水也要清洁,避免供给脏水、污水。羊圈要通风良好,勤换垫料,保持干燥、卫生。 3、合群性强 高腿小尾寒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相聚在一起,互不分离,休牧或收牧后也同卧在一处休息,新入群的羊虽受其他羊的驱赶顶斗仍不离羊群。放牧时只要头羊过桥涉水、爬山或出入栏圈,则其余羊只必尾随其后,进行群体活动。当地群众为节人力常把散养户的羊集中在一块由专人放牧,收牧后各自回家补饲过夜,俗称“拦群”,因羊易合群,农户上午将羊放出栏圈,羊就会自行到羊群集中地。这样既解决了羊少不值当放或养羊无人放的困难,又能做到及时补饲草料。 4、对饲料利用性强,但不啃树 高腿小尾寒羊耐粗饲,利用植物性饲料的种类比其他家畜广泛,放牧时,行走慢,采食速度快,能啃食低矮细小的牧草,能捡起地面上的树叶,采食植物种类约占饲喂植物种类的80%,尤其喜食豆科、禾本科牧草。枯草期能充分利用干草、秸秆、叶蔓、秕壳及农副产品作为饲料。高腿小尾寒羊没有啃树皮的习惯,即在林间也不啃树,所以可在牧草较多的树林内放牧或休息;如此既能放饱羊,又可为树木增添些粪肥,还可看树护林,一举多得。 5、适应性强 高腿小尾寒羊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的和抗病能力,凡是适合于人居住的地区均能饲养,这已为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南至云贵地区从原产地山东东平县引进种羊而饲养成功所证实了。但因高腿小尾寒羊反应迟钝,对疾病的敏感性差,当发现羊只出现不食、不反刍、卧地不起等状时已是病情较重,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切莫延误,并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注意观察羊群表现,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6、公羊喜顶斗 高腿小尾寒羊公羊体大,有粗壮的角,性悍威,善顶斗,两羊相遇必分胜负,胜者多为身大力强、性欲高、配种能力强的公羊。当地群众有着斗羊的习惯,利用春季交易会、集市、农闲季节,开展“斗羊”活动,选留种公羊,通过“斗羊”选优去劣,使高腿小尾寒羊品种质量不断提高。经过驯练的公羊还可看家护院,外人不得进入。 三、高腿小尾寒羊的放牧 高腿小尾寒羊既适合于农区分散户养,又适于牧区集群牧养。不同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有效地利用当地牧草资源,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四、放牧方法 在农区分散户养,以小群放牧或牵放、拴放为宜,做到勤更换地方,使羊吃饱。牧区以集群放牧为主,提高牧场利用率。 1、放牧组群。农区羊群每群羊只宜少不宜多,原则是既便利放牧管理,又能使羊只吃饱。种公羊单独饲养不宜合群。牧区按公羊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羔羊群及育种核心群等分群饲养放牧。通常每群数量母羊200~300只,公羊20~30只,育成羊可适当多些。 2、放牧技术。小群或牵、拴放或在村头、河边、田间、路旁放牧,勤换地方,以防羊因长时间在一处而降低采食量。牧区放牧要根据牧地的优劣、地形、季节合理采取“一条鞭”或“满天星”的放牧队形。并要做到“三勤”、“三稳”,“三勤”即眼勤、嘴勤、腿勤;“三稳”即放牧要稳、出入圈要稳、饮水要稳。其次要掌握少走慢游的原则,使羊“走慢、走少、吃饱、吃好”,尤其要做到走慢、放稳,防止羊只挑草、快跑,造成走路多,吃不饱的现象。牧区对草地要有计划的分区进行轮牧,合理的利用牧场。注意训练头羊,好的头羊会有利于放牧管理。 3、放牧注意事项 (1)由于高腿小尾寒羊不适于攀登爬坡,长途奔走,所以放牧时既不要到高山,又不得长途远牧,一般日放牧距离不要超过2.5千米。俗话说:“羊跑一趟,一天白放”。尤其怀孕母羊更应注意,以防影响胎儿生长,甚至引起流产。 (2)注意清点羊数,每天出牧前和收牧时要各数一遍羊,防止丢失。 (3)羊吃露水草、雨后草,易患臌胀病,特别是带露水的豆科牧草。羊吃带霜草易引起拉稀、腹痛,孕羊还会造成流产,因此放牧时要注意不让羊吃露水草、雨后草和带霜草。 (4)饥饿肚不让羊吃蓖麻叶、花,以及高粱苗、玉米苗,以免中毒。豆科地茬放牧要在羊快吃饱时去,否则会因大量食入豆角而引起瘤胃臌胀症。 (5)不同的季节要掌握好不同的放牧时间,寒冷季节要晚出早归,收牧后适当补饲;炎热的夏天早出晚归,中午将羊赶至通风、凉爽、饮水充足的地方休息。 (6)不要到有椎实螺的低洼地、水坑边放牧,以防感染肝片吸虫及囊蚴等寄生虫病。 (7)注意放牧后再喂盐,空肚不能喂盐,喂盐后再饮水。喂盐量一般每只羊日喂10~15克。 (8)要让羊饮足水,并注意饮水要清洁卫生,夏季放牧,饮水前要挡住羊群,休息片刻再饮,以防羊喘急饮,呛入肺内。 五、高腿小尾寒羊的饲养 高腿小尾寒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粗饲的特点,既能放牧又能舍饲,对饲养要求不高,不挑捡饲草,当地群众总结:“高腿小尾寒羊吃百样草,到处可找到,不用铡短,不用洗涝,饲喂方便,吃饱就上膘”。 1、一般饲养方法 牧区饲养高腿小尾寒羊,以集群放牧为主,在枯草期,收牧后补喂饲草,对怀孕后期母羊、哺乳母羊、种公羊还应适当补喂精料。 农区饲养高腿小尾寒羊,夏秋季以放牧为主,冬春季牧草缺乏时以舍饲为主,充分利用干草、作物秸秆、叶蔓、青贮饲料以及秕谷、棉籽皮等农副产品,同时供给适量的混合精料。一般每日每只供饲草1.5~2.5千克,混合精料0.1~0.2千克,繁殖母羊和种公羊0.3~0.5千克。混合精料配比:玉米45%~50%、麸皮20%~30%、豆饼10%~20%、脱毒棉籽饼3%~5%、骨粉1.5%~2%、食盐0.5%。精料用水浸泡、拌湿放在食槽或盆内,按每日1~2次喂给;饲草要放在草架上或筐内,避免浪费或污染;对质地坚硬的秸秆、秕壳类(干玉米秸、豆秸、花生壳等)可将其粉碎(粗粉)混入少量精料再用水拌湿后饲喂,效果更好。对哺乳母羊也可把精料混在饮水中投喂。饮水要充足,一般每只羊日需饮水2~3千克,以日饮2~3次为宜,且在食后再供水。 2、繁殖母羊的饲养 母羊担负起配种、怀孕、哺乳等项繁重任务,要根据母羊不同的生理时期,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尤其母羊到了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加快,母羊本身也需要积蓄大量养分,高腿小尾寒羊又属多胎高产羊,所以饲养上应特别精心。放牧时,不要随大群远牧,要以舍饲为主,每天供给混合精料0.3~0.5千克。冬春季供干草1.5千克,青贮或多汁料1千克。并注意发霉、变质、冰冻的饲草不能喂,否则会引起流产,出入圈舍或补饲时要防止挤压、顶撞。 母羊产羔后在哺乳前期,为保证有充足的奶水,要供给较丰富的饲料,每天每只供给混合精料0.5千克,干草2.5~3千克,同时补喂一定量的多汁饲料,并供给充足的饮水。到哺乳中后期,可将精料减至0.3千克,日喂干草1.5~2千克。母羊产羔1周内圈内饲养,1周后可到附近草场放牧,日返回2~3次,给羔羊哺乳,晚间母仔合群自由哺乳。 哺乳母羊的圈舍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要勤消毒,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等物要及时清除,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 要经常检查母羊乳房,如发现奶孔闭寒、乳房发炎、乳汁异常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羔羊断奶时应提前几天减少母羊多汁料和精料的补饲量,以防乳房发炎。 3、羔羊的饲养 从出生到断奶(3月龄)的小羊称羔羊。刚出生的羔羊体弱,抵抗能力差,要加强护理。一是产房要冬暖夏凉、尤其冬季要保暖、避风、清洁、卫生。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含有抗体,能增强羔羊体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初乳中还含有镁,可促使羔羊排出胎粪,防止便秘。俗话说:“粪便不通,百病都生”。二是奶量不足或多羔母羊哺养困难的,则应采用人工哺乳或寄养,人工哺喂可用小米粥加红糖,1周后加些炒黄豆粉,10日龄内每隔2小时哺喂1次,每次每只40~50毫升,以后减少次数增加喂量,当地群众对多胎羔羊采用奶山羊哺喂或人工挤奶后再喂羔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羔羊1周内容易患痢疾,要注意观察粪便,及早防治。人工哺喂的,奶瓶要1次1洗刷,不能喂凉食及变质乳。羔羊不可喂奶粉,因奶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易患羔羊痢疾而死亡。四是要注意早开食,训练吃草料,以促使胃肠的消化功能,并增加足够的营养。一般羔羊10日龄后就要开始训练采食嫩草或优质青干草,15日龄开始补喂混合精料(玉米、小麦、大麦、高粱、黄豆、饼类等相混合),经粉碎煮成粥饲喂,30天后可改成用水拌湿生喂。饲喂量,1月龄内不能超过50克,1~2月龄约100克,同时要供给优质牧草,少喂勤添,提高羔羊食欲。羔羊一般3月龄便可断奶或提早断奶。 4、种公羊的饲养 高腿小尾寒羊常年发情配种,种公羊应常年维持在中上等膘情,保持健壮、活泼、精力充沛的体质和良好的种用性能。种公羊最好单圈饲养,尤其不要与母羊合群,以免乱配,消耗体力,降低配种能力,青草期可放牧,也可以割青草舍饲,并每天补喂混合精料0.4~0.5千克。枯草期补喂精料1千克,适当补喂些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优质干草自由采食,日需干草2~2.5千克。配种量大时,每天还应补喂1~2个鸡蛋。公羊补料要按每日3次补给,以免1次喂料量多而引起腹大而影响配种。 种公羊每天要有2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以增强体质、提高性欲和配种能力。 5、羔羊育肥 高腿小尾寒羊肥羔肉膻味轻,脂肪少,精肉多,鲜嫩多汁,易于消化。幼龄羊生长最为旺盛,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是集约化肥羔生产的优良品种,尤其是利用公羔开展肥羔生产是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育肥时间。利用高腿小尾寒羊幼龄期生产发育最快、产肉多、成本低、肉质好的特点,3月龄断奶后加强饲养管理,促其快速生长和肥育,经过快速育肥6~8月龄体重超过50千克,出栏屠宰,屠宰率可达55%以上。 (2)育肥方法。羔羊育肥分放牧与补饲相结合和舍饲育肥两种方法,以后者效果最好。 ①放牧与补饲相结合。在牧草丰富的地方,羔羊断奶后,组群放牧,同时补饲精料,到后期进行全舍饲,增加精料量并供给充足的饲草。混合精料前期每日每只0.2~0.3千克,后期0.4~0.5千克。 ②舍饲育肥。羔羊断奶后进行圈养,供给优质牧草和混合精料,牧草自由采食,精料每日每只0.3~0.5千克,分2~3次投喂。棉籽饼用量可占精料量的15%。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化舍饲育肥的方式,人工控制小气候,全部使用全价颗粒配合饲料,让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育肥羔羊的管理。 ①分群。羔羊断奶后,按体重、性别、个体不同分群饲养,羊群大小以便于饲养管理为宜,一般每群20~30只,每只羊占舍面积0.6~0.8平方米。 ②去势。作育肥的公羊,应在出生后1~2周进行去势,去势后的羔羊,性情温顺,好管理,易上膘,肉质好。去势常用的方法有刀切法、结扎法和捶打法3种。群众认为较好的是结扎法,方法是在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内,从精索部位连同阴囊用橡皮筋紧紧地结扎,待10~20天后,阴囊和睾丸干枯,便自行脱落,此法操作简便,对羔羊发育没有影响。 ③驱虫。育肥羔羊要分别在育肥初期和中期进行两次驱虫,每次连续用药2天,药物可选用驱虫净、左旋咪唑、敌百虫,或使用“害获灭”(美国产),据专家介绍,本品1次用药可终身免疫驱虫,效果很好。 ④羊舍。尽可能使羊舍冬暖夏凉,舍内保持干燥、清洁。每批羊出栏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更换新土,并用3%~5%的来苏水或5%~11%的碱水喷洒消毒。夏秋季要注意消灭蚊蝇。 通过以上关于高腿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如何养殖小尾寒羊,高腿小尾寒羊是优良的肉用羊,被我国养羊前辈誉之为“世界超级羊”,特别是繁殖率高、早熟、生长发育快、体格大、肉质鲜美、极耐粗饲(只要无毒的植物都吃)、遗传性能稳定。
如何饲养山羊
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山羊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山羊的方法
(一)山羊圈养的营养需要
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根据营养需要的目的可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大部分。生产需要主要有繁殖、生长等需要。
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维持营养需要。羊需要的热能与其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活动程度大需热能高。维持饲养中,蛋白质占有重要地位。体内各种酶、内分泌活动、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更新均需要蛋白质。维生素A、D及钙、磷等矿物质都是必需的,缺少这些物质,羊就不能维持体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
公母羊在繁殖期需要足够的粗蛋白,并且要保证蛋白质的品质较高。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导致公羊精液品质变差,性欲不强;母羊阴道、子宫、胎盘的粘膜角质化,影响受胎,早期容易流产,对生殖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同时,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会引起繁殖疾病。羊在妊娠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妊娠期营养不足会造成早期流产或胎儿被吸收,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较多,对钙、磷、维生素A、D的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羔羊从出生到配种其生长发育,经过哺乳阶段和育肥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不仅要求数量,而且保证质量。在育成期一定要保证优质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A、D等的供应,以满足体躯发育和骨骼迅速生长的需要。
(二)羊的饲养标准: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羊的日量配合,可以保证羊的健康高速地生长、生产和繁殖,并且最节约饲料。但饲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随羊的品种、生产性能和改良程度等而变化。这里提出几点原则,作为实际配合日量参考。
(三)日量的配合
根据羊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考虑其适口性,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以采食干草和青草为主,用精料补足其按饲养标准不足的部分。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使制定饲料配方的灵活性很大。在满足粗饲料需要量的前提下,参考相应的饲料标准和典型配方. 其原则是:
1. 符合羊体在各个时期的生理需要。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和不同生理状况的山羊选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和饲养标准。结合饲养经验拟定饲料配方。
2. 饲料种类要多样化,适口性要好。在饲料搭配中,饲料种类越多越好,饲料质量(营养价值)要保持相对稳定,考虑采食量与饲料体积的关系,精粗料适当搭配。不能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3. 日粮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既要有一定体积,又要保证干物质含量。
4. 选用饲料可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同时,也要考虑饲料的价格,以降低饲养成本。
5. 对羔羊,不宜喂体积过大或水分过多的饲料;对泌乳初期母羊,应以优质干草和青草为主,适量喂给精料和多汁饲料;泌乳盛期母羊,除喂给相当于体重1.0~1.5%的优质干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外,就尽量多喂青草、青贮和块根茎类饲料;对种公羊,应以优质禾本科和豆科混合干草和鲜青草为主。配种时应补喂混合精料。精料不可多用玉米,可以用麸皮、豌豆、黄豆、豆饼等补充蛋白质。配种盛期,可适当增喂奶、鸡蛋或鱼粉等蛋白料。
(四)饲料的饲喂量
1.精料的饲喂量。
精料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1/15-1/10。根据羊只的饲养标准和精料的营养成分,结合本场(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羊只每日精料的补饲量为:
⑴公羊:非配种期:0.5kg(分二次喂);配种期 0.8-1.0kg(分三次喂)
⑵母羊:0.3-0.4kg;
⑶羔羊:20-30日龄50-70g;1-2月龄100-150g;2-3月龄200g;3-4月龄250g。
⑷繁殖母羊:妊娠前期0.4kg;妊娠后期:0.5kg 。
2、粗料的饲喂量:
含粗纤维18%以上的饲料统称粗饲料。粗饲料干物质要占到总采食干物质含量的60-70%,粗饲料饲喂量不足,将严重影响羊的正常新陈代谢,并引起生产性能下降。
山羊的瘤胃容积大,利用青干草的能力强。青干草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3-4%。青绿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质,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青绿饲料的每天采食量为羊体重的12%左右。但饲喂豆科青草时则应加以控制,否则易引起膨胀而造成死亡。
每只羊粗料的日饲喂量是:青草4kg、青干草0.6-0.8kg~1kg。
饲养羊只所需的粗料量由日饲喂量,羊只数目和饲喂天数决定的。如:
粗饲料量=日饲喂量×饲喂天数×羊只数。
实际喂量还需根据羊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用途、生理状况等情况, 灵活掌握。
山羊的生活习性
好动性
山羊勇敢活泼,敏捷机智,喜欢登高,善于游走,属活泼型小反刍动物,爱角斗。
觅食性
山羊的觅食力强,食性杂,能食白样草,对各种牧草、灌木枝叶、作物秸秆、菜叶、果皮、藤蔓、农副产品等均可采食,其采食植物的种类较其他家畜广泛。据对5种家畜饲喂植物的试验,山羊能采食的植物有607种,不采食的有83种,采食率为88%,而绵羊、牛、马、猪的采食率分别为80%、64%、73%和46%。
在饲草匮乏的情况下,山羊觅食力较强。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牛不能利用的多数植物,山羊也能有效利用。山羊的采食时间大多集中在白天,日出时开始采食,但并不连续采食,而是在每天的一定时间内摄食量大,而在其他时间进行反刍、休息。据测定,每天清晨和黄昏,山羊的采食量大。因此,在舍饲或半舍饲半放牧时,供给山羊的草料应多样化,且需少食多餐。
合群性
山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无论放牧还是舍饲,山羊总喜欢在一起活动,其中年龄大、后代多、身强体壮的羊担任“头羊”的角色。在头羊带领下,其他羊只能顺从地跟随放牧、出入、起卧、过桥及通过狭窄处。合群性给山羊的大群放牧提供了便利。
多胎性
山羊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具有多胎多产的特点。大多数品种的山羊每胎可产羔2—3只,平均产羔率200%以上,比绵羊产羔率高得多。山羊的多胎性使其繁殖效率远大于绵羊,为自繁自养,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创造了条件。
喜洁性
山羊喜清洁、爱干燥,厌恶污浊、潮湿,其嗅觉高度发达,采食前总是先用鼻子嗅一嗅,凡是有异味、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被污染的饮水或被践踏过的草料,山羊宁愿受渴挨饿也不采食。因此,羊场应选择在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喂给的草料要少给勤添,饮水要放在水槽或水盆里,保持清洁卫生。
羊的正确养殖方法是什么怎样养长得快
怎么养羊长得快
第一,选择生长速度快的肉羊品种。
怎样养羊长的快,品种是非常关键的。国内羊品种繁多,生长速度差异很大,快的一月可以生殖二十多斤,慢的只生长几斤。北方地区想要羊长的快,可以选择小尾寒羊,湖羊,做母本,杜泊羊,澳洲白羊等做父本进行杂交,繁殖的小羊进行育肥,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波尔山羊进行养殖,在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只生长期的波尔山羊每天可以增重半斤以上。
第二,发展圈养羊。
圈养羊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放养羊。圈养羊活动量小,从而减少了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些能量用于生长上面,所以圈养羊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放养羊。
第三,科学配料,科学喂养。
怎样养羊长的快,配料喂养有讲究。羊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草的营养价值低,能量少,是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长。所以一定要给羊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且营养一定要均衡全面,这样才有利于羊只的生长。精饲料配方为,玉米0.6份,豆粕0.2份,麦麸0.15份,羊预混料0.05份,喂的时候40%的精饲料混合60%的粗饲料进行饲喂。精饲料一定不要高于40%因为高于40%,羊就容易消化不良;最低不要低于30%,低于30%就会造成营养不足,降低羊只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养羊的利润。
第四,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
怎样养羊长的快,添加剂少不了。添加剂能更好的促进肉羊的采食量、消化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羊的生长数度,提高养羊的利润。但是大家选择添加剂的时候,不要因盲目追求怎样养羊长的快,而选择国家命令禁止的添加剂。大家选择添加剂一定要选择,饲料中允许使用,对羊只的健康,以及屠宰后羊肉的安全没有影响的添加剂。
羊要怎么分娩分娩征兆
母羊在分娩前,机体的某些器官在组织学上发生显著的变化,母羊的全身行为也与平时不同,这些变化是以适应胎儿产出和新生羔羊哺乳的需要而做的生理准备。对这些变化的全面观察,往往可以大致预测分娩时间,以便做好助产准备。
1.乳房的变化:乳房在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临近分娩时可以从乳头中挤出少量清亮胶状液体,或少量初乳,乳头增大变粗。
2.外阴部的变化:临近分娩时,阴唇逐渐柔软,肿胀、增大,阴唇皮肤上的皱壁展开,皮肤稍变红。阴道粘膜潮红,粘液由浓厚粘稠变为稀薄滑润,排尿频繁。
3.骨盆的变化:骨盆的耻骨联合,荐髂关节以及骨盆两侧的韧带活动性增强,在尾根及两侧松软,肷窝明显凹陷。用手握住尾根作上下活动,感到荐骨向上活动的幅度增大。
4.行为变化:母羊精神不安,食欲减退,回顾腹部,时起时卧,不断努责和呜叫,腹部明显下陷是临产的典型征兆,应立即送入产房。
正常接产
母羊产羔时,最好让其自行产出。接产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分娩情况和护理初产羔羊。正常接产时首先剪净临产母羊乳房周围和后肢内侧的羊毛,然后用温水洗净乳房;挤出几滴初乳,再将母羊的尾根、外阴部、肛门洗净,用1%来苏儿消毒。一般情况下,经产比初产母羊产羔快,羊膜破裂数分钟至30分钟左右,羊羔便能顺利产出。正常羔羊一般是两前肢先出,头部附于两前肢之上,随着母羊的努责,羔羊可自然产出。产双羔时,约间隔10~20分钟,个别间隔较长。当母羊产出第一只羔羊后,仍有努责、阵痛表现,是产双羔的征候,此时接产人员要仔细观察和认真检查。羔羊出生后,先将羔羊口、鼻和耳骨粘液淘出擦净,以免误吞羊水,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粘液,在接产人员擦试同时,还要让母羊舔干,既可促进新生羔羊的血液循环,又有助于母羊认羔。
羔羊出生后,一般都自己扯断脐带,这时可用5%碘酊在扯断处消毒。如羔羊不能自己扯断脐带时,先把脐带内的血向羔羊脐部顺捋几次,在离羔羊腹部3~4厘米的适当部位人工扯断,进行消毒处理。母羊分娩后1小时左右,胎盘即会自然排出,应及时取走胎衣,防止被母羊吞食养成恶习。若产后2~3小时母羊胎衣仍未排出,应及时采取 措施 。
难产的助产和处理
1.难产母羊的助产:母羊骨盆狭窄,阴道过小,胎儿过大或母羊身体虚弱,子宫收缩无力或胎位不正等均会造成难产。
羊膜破水30分钟,如母羊努责无力,羔羊仍未产出时,应立即助产。助产人员应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涂上润滑油,根椐难产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方法 。如胎位不正,先将胎儿露出部分送回阴道,将母羊后躯抬高,手入产道校正胎位,然后才能随母羊有节奏的努责,将胎儿拉出;如胎儿过大,可将羔羊两前肢后复数次拉出和送入,然后一手拉前肢,一手扶头,随母羊努责缓慢向下方拉出。切忌用力过猛,或不根据努责节奏硬拉,以免拉伤阴道。
2.假死羔羊的处理:羔羊产出后,如不呼吸,但发育正常,心脏仍跳动,称为假死。原因是羔羊吸入羊水,或分娩时间较长、子宫内缺氧等。处理方法:一是提起羔羊两后肢,悬空并不时拍击背和胸部;二是让羔羊平卧,用两手有节律地推压胸部两侧,经过这些处理,短时假死的羔羊多能复苏。
产后处理
1.产后母羊的处理:产后母羊应注意保暖,防潮、避风、预防感冒,保持安静休息。产后头几天内应给予质量好、容易消化的饲料,量不宜太多,经三天后饲料即可转变为正常。
2.初生羔羊的处理:羔羊出生后,应使羔羊尽快吃上初乳。瘦弱的羔羊或初产母羊,以及保姆性差的母羊,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如因母羊有病或一胎多羔奶不足时,应找保姆羊代乳。有的母羊由于遗传、免疫、营养、环境等因素,以及产出时顺利与否等原因,常有新生羔羊出生后不久,便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因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做好配种时公母羊的选择,加强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注意畜舍的环境卫生及羔羊的个体卫生等,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羔羊的繁殖成活率。
羊的著名品种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 是一个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该品种原产于南非,作为种用,已被非洲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自1995年我国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许多地区包括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河南和北京等地也先后引进了一些波尔山羊,并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扩展,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显著的杂交优势。
波尔山羊毛色为白色,头颈为红褐色,并在颈部 存有一条红色毛带。 波尔山羊耳宽下垂,被毛短而稀。腿短,四肢强健, 后躯丰满,肌肉多。性成熟早,四季发情。繁殖力强,一般两年可产三胎。羔羊生长发育快,有良好的生长率和高产肉能力,采食力强,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肉用山羊品种。
1.波尔山羊是肉用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屠宰率高,产肉多;肉质细嫩,适口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点。
2.外貌特征
2.1头部
头部粗壮,眼大、棕色;口颚结构良好;额部突出,曲线与鼻和角的弯曲相应,鼻呈鹰钩状;角坚实,长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弯曲,母羊角细而直立;有鬃;耳长而大,宽阔下垂。
2.2颈部
颈粗壮,长度适中,且与体长相称;肩宽肉厚,体躯甲相称,甲宽阔不尖突,胸深而宽,颈胸结合良好。
2.3体躯与腹部
前躯发达,肌肉丰满;体躯深而宽阔,呈圆筒形;肋骨开张与腰部相称,背部宽阔而平直;腹部紧凑;尻部
金文
宽而长,臀部和腿部肌肉丰满;尾平直,尾根粗、上翘。
2.4四肢
四肢端正,短而粗壮,系部关节坚韧,蹄壳坚实,呈黑色;前肢长度适中、匀称。
2.5皮肤与被毛
全身皮肤松软,颈部和胸部有明显的皱褶,尤以公羊为甚。眼睑和无毛部分有色斑。全身毛细而短,有光泽,有少量绒毛。头颈部和耳为棕红色。头、颈和前躯为棕红色,允许有棕色,额端到唇端有一条白带。体躯、胸部、腹部与前肤为白色,允许有棕红色斑。尾部为棕红色,允许延伸到臀部。
2.6性器官
母羊有一对结构良好的乳房。公羊有一个下垂的阴囊,有两个大小均匀、结构良好而较大的睾丸。
平均体重是65~75公斤和90~150公斤。羊肉脂肪含量适中,胴体品质好。体重平均41公斤的羊,屠宰率为52.4%,羔羊胴体平均 重为15.6公斤。
小尾寒羊
中国的国宝小尾寒羊是我国绵羊品种中最优秀的品种。被国内外养羊专家评为“万能型”、誉为“中华国宝”。其低廉的价格,丰厚的回报,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央扶贫工程科技兴农的首选项目。
小尾寒羊属于肉裘兼用型的地方优良品种。性成熟早,四季发情,多胎高产,一年两产或三年五产,每胎3~5羔,多的可达8只;生长快,个体高大,周岁公羊一米以上,体重达180公斤以上,周岁母羊身高80公分以上,体重120公斤以上,适应性强,耐粗饲,好饲养;放养,圈养都适应;免疫能力特强。饲养一只适产母羊年获利1000元以上,产区群众深有体会地说:“养好一只小尾寒羊,胜种一亩粮。”
高腿小尾寒羊
外貌特征:个体高大,体型结构匀称,毛白色、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脂尾呈圆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过飞节;胸 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长呈圆筒状,四肢高,健壮端正。公羊头大颈粗,有螺旋形大角,母羊 头小颈长,多数有角,后躯发达。
品种特性: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肉质好,四季发情,繁殖力强,遗传性
甲骨文
稳定等特性。
生产性能:一年两产或三年五产,每胎3~5羔,多的可达8只;其体重平均周岁公羊为85千克,母羊为62千克;成年公羊为98千克,母羊为70千克。剪毛量平均公羊3.5千克,母羊2千克.性成熟早5~6个月就发情当年可产羔产羔率260~270%。
适应地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主要用途:该品种是我国发展肉羊生产或引用肉羊品种杂交培育肉羊品种的优良母本素材,发展羔羊肉生产。
种公羊辨别方式:雄性大的羊善于斗,就是两只羊用头相互碰撞,同龄羊斗赢的一只身体就比较健康,
如何选种:个体高大,体型结构匀称,毛白色、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脂尾呈圆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过飞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长呈圆筒状,四肢高,健壮端正。公羊头大颈粗,有螺旋形大角,母羊头小颈长,多数有角,后躯发达
撰文: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发洋财养殖专业合作社
杜泊羊
杜泊羊是来自南非的肉羊品种,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采食能力强、适应性强、肉用特征明显等特征。杜泊羊是由由角陶赛特羊和波斯黑头羊杂交育成,最初在南非较干旱的地区进行繁殖和饲养,因其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发育快、胴体质量好而闻名。杜泊羊分为白头和黑头两种。
一、外貌特征:杜泊羊体躯呈独特的桶形,无角,头上有短、暗、黑或白色的毛,体躯有短而稀的浅色毛(主要在前半部),腹部有明显的干死毛。
二、品种特性:杜泊羊适应性极强,对南非不同的气候和放牧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采食性广、不挑食,能
萨能奶山羊
产地:原产于瑞士,是奶山羊品种的代表,分布最广,除气候十分炎热或非常寒冷的地区外,世界各国几乎都有,半数以上的奶山羊品种都有它的血缘。
显著特点:具有典型的乳用家畜体型特征,后躯发达。被毛白色,偶有毛尖呈淡黄色,有四长的外形特点,即头长、颈长、躯干长、四肢长,后躯发达,乳房发育良好。公、母羊均有须,大多无角。
品种概况:原产于瑞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奶山羊品种之一,是奶山羊的代表型。现有的奶山羊品种几乎半数以上都程度不同的含有萨能奶山羊的血缘。
外貌特征:具有典型的乳用家畜体型特征,后躯发达。被毛白色,偶有毛尖呈淡黄色,有四长的外形特点,即头长、颈长、躯干长、四肢长。公、母羊均有须,大多无角。
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75~100.0公斤,最高120.0公斤,母羊5
山羊
0~65.0公斤,最高90.0公斤,母羊泌乳性能良好,泌乳期8~10个月,可产奶600~1200.0公斤,各国条件不同其产奶量差异较大。最高个体产奶记录3430公斤。母羊产羔率一般170~180.0%,高者可达200~220.0%。
白山羊: 白山羊全身都是宝。白山羊肉味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之一;山羊奶的脂肪含量比牛奶低,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山羊肉、奶是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 儿童 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古人将其列为珍贵补品。山羊皮是高档皮制品的重要原料。
繁殖和饲养管理 山羊的性成熟比绵羊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18月龄左右﹐初配的小母羊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70%以上。母山羊有鸣叫﹑摆尾等明显的发情征状。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
山羊
秋﹑冬发情配种。但有些品种﹐特别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的能常年发情﹐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妊娠期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产母羊多单羔﹐第2胎后则常产双羔或三羔。
以放牧饲养为主。在牧区和山区终年放牧﹐仅在 大雪 封地和母羊产羔前后补饲﹔在农区则多为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河畔﹑路旁和 其它 隙地进行季节性放牧或系牧。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有的终年舍饲。青草季节每羊每日饲给3~5千克刈草﹔枯草季节每日饲给1~1.5千克干草。种公羊﹑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酌量补饲精料。耐热﹐但畏贼风和冷雨﹐故须注意防寒避雨。剪毛后两周进行药浴。不作种用的公羔生后半个月左右去势。
灵州黑山羊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羊喜欢采食树叶,如槐树叶、榆树叶、紫穗槐、白杨叶、枸树叶、合欢叶、桑树叶、柞树叶等。这些树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按干物质计算都在20%左右,无毒,营养丰富,是羊抓膘和冬季保膘的物质来源。所以每当寒冬腊月羊群不能远牧时可将羊赶至树林、河滩、道路两旁采食这些树叶。有些树叶含有单宁,有涩味,羊不爱吃。夹竹桃叶、蓖麻叶、漆树叶有毒,要严禁饲喂。
南江黄羊(亚洲黄羊)
原产四川南江县,经我国畜牧科技人员应用现代家畜遗传育种学原理,采用多品种复杂杂交方法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1995年和1996年先后通过农业部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现场鉴定、复审,认定:南江黄羊是我国目前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并由农业部正式命名,颁发了《畜禽新品种证书》。南江黄羊(亚洲黄羊)原产四川南江县,经我国畜牧科技人员应用现代家畜遗传育种学原理,采用多品种复杂杂交方法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1995年和1996年先后通过农业部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现场鉴定、复审,认定:南江黄羊是我国目前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并由农业部正式命名,颁发了《畜禽新品种证书》。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斗羊养殖场 斗羊怎么养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斗羊养殖场 斗羊怎么养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