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观后感800字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国重器观后感800字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大国重器观后感800字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大国重器观后感
大国重器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在充分阐释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成就的同时,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全面展现近30年来我国装备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下面是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大国重器观后感 (一)
《大国重器》最近刚在中央2台播完,我是通过网络电视台看完这6集的。观后感可归纳为4个字:"振奋,自豪。"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工业基础很差,经过几十年的追赶,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已经赶上发达国家,(当然,没赶上的也不少)。在这方面,50,60,70,80,90年代的中国人都付出了许多。中国许多老牌企业:上海汽轮机厂,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等等,历经风雨,掌握了世界一流技术,终于成为行业巨人。后来的振华重工,徐工,山推,正泰电器,双良等企业集团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着名的企业集团。
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的工业国家,中国有许多工业产品已经是世界第一,中国已经由弱变大,下一步是由大变强。看看那些企业负责各个项目的中国人年轻,自信的面孔。我相信这一天应当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我们这一代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对旧中国历史的了解,让我们心底有着历史的阴影,忧患意识是每个50年代人都挥之不去的历史烙印。希望祖国早一天强大,人民富足的愿望是我们这代人一生奋斗的动力。今天我们这代人都已进入老年,但是看到了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终于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大国。我们在前辈的基础上为祖国添砖加瓦,后来者在我们的基础上,建造起工业强国的大厦。
很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挤时间看看《大国重器》,尤其那些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在今天的社会里,那些"娱乐至死"的年轻人,保不定也是兢兢业业的从业者。个性自由和国家责任应当是今天中国人的人生信条。以强大的国家实力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是中国必然的大国责任。从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对世界各国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那些盲目信奉欧美治国理论的人,应当从中悟出点东西。
大国重器观后感 (二)
听说为纪念国务院《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周年,拍了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以宣传中国装备工业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共六集。《大国重器》讲述了十八家装备工业企业的成就,以及他们的领导人、技术工人的学习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创造的精神,鼓舞人心,他们的事迹成就值得效仿。
花了几天时间看完这部系列片,感触很多。
首先,虽然这么多企业获得的这些成就都很值得说道,但除非是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员,知道这些企业的国人是非常少的。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已经上市,对这些企业的宣传,一是在全国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典型,二是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在当代的企业转型中实现自主,三是为中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指出方向。
其次,这次宣传的主要还是一些先进装备的制造,宣传的目的性很强。这些企业都很典型的在一些领域站在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是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这充分的说明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制造业水平上的极大提升,从一个基本没有重工业基础的制造业弱国,到现在的制造业大国,我国的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和基层的技术人员经历了很多,也有了非常多的发展,应该说是基本上完成了进入跨国企业行列的初始积累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再次,这些记录篇针对企业的领导者和技术工人的篇幅很多。一方面是对他们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更主要的是为中国众多的企业领导和广泛的技术工人树立一个先进典范,告诉他们只要"真的"想要完成一个目标,凭着中国人的能力和智慧,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完成,只是实现的时间的长短不一。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必须要有相当强烈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
最后,这些企业多是打破了某些领域的垄断而获得相当大的成功的。当今的大企业大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勇气在一个有垄断的领域中创建一番事业,这部纪录片的宣传,不仅宣传了正能量,更是要让人们有一种打破垄断,开创新事业的信念。
总体来说,我看到了装备工业的几个方向的发展,一个是总体的、大型的、集成的装备制造,一个是材料的、零部件的基础装备部件的制造加工,还有一个是小型精密仪器装备的制造加工。但不论那一个,只要有成为世界一流的愿望,都要做到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精度、更低的成本,最主要的是有自主的先进的核心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有光明的未来。未来的制造装备业可能会竞争的极其激烈,但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火中出金,实现自身的升华。我们不仅要成为制造业大国,更要成为制造业强国,以实现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
大国重器观后感3000字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国重器观后感3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年11月28日下午和晚上,集团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在101会议室观看《大国重器》,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无不为片中的事件而感动和振奋.想想我们的公司,现在与这些企业差距很大,如要实现“百年卫华、世界第一”的梦想,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虽然卫华在长垣甚至是河南的市场上在行业内还保持着领先地位,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紧随我们身后的那些追赶着的速度,简直是日新月异,现在差距非常微小,我们再不加快我们的步伐,被赶超只是时间问题了。
大型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强盛的脊梁,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是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自身的产业专注精神,不断的结合行业自身的发展延伸专业的价值链,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能力来自于: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工艺、核心人才、系统服务,不断的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的固化学习的成果,坚持持续的改进和升级,形成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能力。若要形成核心竞争力,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 注重核心产品的'制作,注重产品的内外部质量,以一流的精品和优等品占据市场制高点,赢得客户的青睐,使之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2. 注重整合资源,注重系统的集成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以自身的核心技术为主导,整合全球化的供应链,作好产业方向的调整,持续不断的增加在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方面持续的投入,引领和突破行业的技术凭瓶颈,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扩展。
3. 注重核心团队的建设,注重向国际先进企业学习,注重产学研的长期合作,培养核心人才,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培养规范的企业核心工艺,培养具有严谨工作态度的员工队伍,有力的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4. 注重核心员工的国际化的培训和学习,给创新人才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发挥其标杆和榜样的作用,支撑企业的发展。
5. 注重行业系统服务的能力建设和创新,在研发,服务领域的创新推动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企业适应市场/客户需求的能力,让核心竞争力落到实处。
《大国重器》中讲述的故事,无一不以突破行业的制高点,创新产品的突破,核心工艺技术的独占,建立完善的质量运行体系,优秀人才的勇于担当和奉献为特点,为公司、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做大求强指出了振奋人心的方向和典范作用。
片中的几个细节值得借鉴和学习:
1、严谨的工作态度或许比技能更为重要,讲到铝合金焊接时,那位女焊接教练如是说:“焊品如人品,她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我们车间工人正缺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需逐步健全生产管理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创造严谨的生产大环境,从而带动每一个工人自觉形成严谨的生产习惯。
2、陕鼓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叶轮设计者、攻克转子焊接技术的刘霞、铝合金焊接教练,这些高技能人才很巧合的是她们都是女职工,可以看出片中给我们传递的一种信息——在机械行业里女职工一样可以引领高端技能。同时,不仅仅如此,我们还应学习陕鼓的责任文化(板凳理论:板凳=责任,板凳=平台)、诚信文化(建立员工诚信档案)、规则文化(制订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创新文化(突破传统束缚,打破有形和无形的“墙”)、感恩文化(感恩员工、客户、政府、股东、利益相关者,使感恩成为每位员工的实际行动)。
3、拉小提琴的高级焊接技师想必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悟到以厂为家的工作精神。他对创新的理解更是值得学习,他说: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工人在实际工作中把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制造出来,也是创新,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今年,我们车间从首台背压25MW、首台凝气30MW到首台高温高压25MW机组的成功生产,无不渗透着每一个工人的智慧创新。产品的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人的制作,平时设计图纸、制作工艺等环节中的失误,往往是生产工人第一时间发现,所以,我们公司要积极激发工人全身心的投入、参与制造精品和优等品的过程中去,让其充分展现智慧的力量。
4、片中讲到一位工人,通过长期记录自己工作的数据,最终总结成册,编成软件。我们车间可以说不乏这样的工人师傅,他们心中装满了图纸,装满了一个个实际的解决方案,我想如果把这些经验汇总起来,然后把它规范化、标准化,一定会形成一项很了不起的智慧创造。
5、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讲到企业由大到强的五大战略任务:①创新驱动;②基础支撑;③高端引领;④绿色发展;⑤走出去战略。这与公司制定的“百年卫华,世界第一”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不谋而合。
卫华集团已经走过了26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年销售额52.81亿元的骄人业绩;但是,我们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在日夜不停的、想方设法的追赶我们,可我们有不少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危机在迅速的向我们逼近。20**年已将过去,相信在公司高层的科学决策下,一切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人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形成合力,一定能早日实现我们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百年卫华,世界第一”。
《大国重器》的观后感
《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以下是cnfla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国重器》的观后感,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大国重器》观后感一
“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大国重器》,一帘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这股从民族工业血脉中迸发出的最强音在11月的深秋,划破寂静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全面崛起。
作为中国首部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以其惊艳的恢弘画面、先进的创新实例在徐工集团引起了强烈反响。6天的时间,300分钟的精彩连续,画面、配音、明星产品、技术创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徐工集团连日来最“热门”的话题。在人才公寓、在职工餐厅、在车间一线,《大国重器》让徐工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业创新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振兴中国工业的使命。“我们从一个小摊位到全家族震撼亮相,不仅仅是量的提升,更是核心技术质的超越。”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技术中心任印美激动地说道。在徐工研究院,科技研发人员更是集体“抱团”观看,时而安静思考、时而欢呼雀跃。“《大国重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巨变,让我们又一次直击徐工核心制造的雄厚底蕴,身为徐工人,高兴啊!”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张涵在微博上第一时间晒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国之砝码》中,徐工王民董事长那句“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激荡着所有徐工人的内心。话语背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突破。在技术创新的这片沃土上,徐工一直深耕创造,不遗余力。大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零部件实验室等。从当年的蹒跚学步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徐工已将技术创新的基因深植全球,依靠先进的技术创新,国际大佬对徐工的技术垄断被一一冲破。
放下镜头里的精彩,我们更要看到中国工业的未来。“大国重器”向“强国重器”的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技广度、创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国工业留给徐工的“万亩技术良田”。深铸强国重器,放飞强国之梦,中国制造再创新高;智领技术先机,成就国之大器,徐工创造风华正茂!
《大国重器》观后感二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成就,作为建国以来第一部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国现了中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从这个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及巨大的潜力。从几十年前我国的装备不被其他国家认可,出口一台机器简直比登天还难,还要看尽外商的脸色,但如今世界各地的施工现场上都有中国制造的机械装备的身影,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的转变。
例如在世界上最大的磷肥选矿厂,这也是沙特政府矿业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这个项目需要很多的设备,把几百家生产的设备集合起来,变成一套完整的设备,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设备系统,就无法做世界上工程的总承包,而在这个项目中有中国制造的机械在参与运转。装备制造,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装备中国是为整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基础的手段。
装备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前中国是磷肥进口国,但现在我们所用生产的这套机器核心设备已经完全国产化,中国现在是磷肥第一大出口国,这就是装备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现在中国已经挤进全球225家承包商的行列。这些发展与我国各行业的创新是离不开的,我国有着自我研发系统,有些技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数控机床,这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现在的'各项装备都是依靠自主研发,这些研发都是那些创新人才的努力,还不乏一些女性,这是让我尊重与崇拜的。
中国在进步,由以前的进口到现在的出口仅仅在几十年之间,我们已经追上了世界发展的脚步。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到自豪的,我们不会因为没有独立自主的技术而让其他国家小看,这是我们的能力。看到那些机器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时,我觉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们有些技术还是要依靠其他国家,还不能与世界上强大的装备制造国相比,例如美国和德国,我们还是要努力,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装备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这不仅仅影响装备制造本身,还对新能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要靠设备发现及利用新能源,我国新能源占到全部能源仅仅百分之几,与有些国家的将近一半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尚未获得真正的成功,我们还是要努力,但我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无穷的信心,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大国重器观后感800字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大国重器观后感800字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