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

国学综合

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

明变海略围观:℉更新时间:03-04 23:1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歇后语的下一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释义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三十六计的歇后语是什么?

1、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张飞吃豆芽—— 小菜一碟

3、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4、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5、孔明大摆空城计—— 化险为夷

6、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

7、关公进曹营—— 单刀直入

8、关羽降曹操—— 身在曹营心在汉

9、关羽失荆州—— 骄兵必败

10、关云长刮骨下棋—— 若无其事

11、孙悟空大闹天宫—— 慌了神

12、孙猴子翻筋斗—— 相差十万八千里.

13、猪八戒吃人参果—— 不知啥滋味

14、林冲上梁山-—— 逼出来的

15、林冲误闯白虎堂—— 单刀直入

16、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抱打不平

17、孙二娘开的店—— 进不得

18、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

19、林冲看守草料场—— 英雄无用武之地

20、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21、关公面前耍大刀—— 不自量力

22、唐僧的书—— 一本正经

三十六计的歇后语

导语:三十六计是古人研究得出的兵法计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三十六计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歇后语解释

三十六计的走为上计,常常被理解成“回避、逃跑是最好的策略”,甚至理解成“逃跑是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计策”。

这是一个误会。误会的原因与这个词的结构不明确有关。从词组结构的角度讲,“走为上计”可以有两种结构:“走/为/上计”与“走为上/计”。“走/为/上计”,是个陈述式的词组,意义是“逃跑是最好的策略”; “走为上/计”是一个偏正式的词组,“走为上”是这一个计策的名称。毫无疑问,讲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明显是取后一种解释的。三十六计的名字大都是四字格,只有最后六计是三字格,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在“走为上”之后加了一个“计”字。这就给误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从情理上讲,也是这样的。“走为上”是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指的乃是:在最迫不得已的情况,在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离开战场保存实力是最好的选择。三十六计不可能把逃跑当成最高明的计策,没有这么窝囊的“上计”。这是不言而喻的。

成语词典中讲“走为上计”,往往引用《南齐书·王敬则传》的这段话作书证:“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这段话中“走是上计”的结构,与上面说的“走/为/上计”是相同的,解释为“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三十六计的“走为上计”,语境与它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成语词典对这两种意义,自然应该分别解释。

不过,词汇的.意义,最重要的,还在于约定俗成的用法。既然人们普遍地把“走为上计”理解为“逃跑是最高明的计策”,那就说明,这个词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含义。平常讲话论事,这样用是没有问题的。唯独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分别:讲三十六计的时候,不能歪曲它的本意;编成语词典的时候,需要把这两种意义区别开来。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犯不着这么大费唇舌。只是最近看李零先生的《兵以诈立》,好像他也有一点类似的误会。他说“走为上计”是“兵法中的第一计”,又批评这是“以上策为下策”(p172)。这样理解,似乎是有些误会。想必有此误会的人不少,才啰嗦这么几句。

顺便说一句,李零教授的《兵以诈立》写得非常好,这是我见过的讲《孙子》的书里讲得最清楚最明白的一本,提供了很多准确的、清晰的知识,难懂的词句都有深入浅出的解释;而且,是最好读的一本,比用语简略而语意模棱的古注读起来要舒服得多。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一读。

更多关于三十六计的歇后语

刽子手冷笑——笑里藏刀

小偷进牧场——顺手牵羊

房子着了枪东西——趁火打劫

对着桑树骂槐树——指桑骂槐

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三十六计上联歇后语集锦大全

标题:三十六歇后语的下一句 歇后语大全三十六计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9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