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

国学综合

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

A8传奇围观:℉更新时间:03-04 17:0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

龙抬头的作文350字(集锦4篇)

龙抬头,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它是春天的一个节日,在龙抬头的时候,也有独特的过节日习惯,你了解过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龙抬头的作文350字(集锦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龙抬头的作文350字集锦

相传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叫做“龙头节”,是我们农村传统节日一。古时候,人们认为龙冬天在地下睡眠,从春分到秋分,在天上行云步雨。农历的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冬天里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民间纪念这一天,是盼望风调雨顺的好收成。

在我的家乡,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在龙头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在打谷场或院子里画仓子。这件事由长辈进行,有的用灶灰,有的用谷糠,一把一把往院子里撒(画),先画出尖尖的仓顶,再画个鼓鼓的仓肚,最后画仓门,有的还在仓门外用灰撒成梯子形状,整个仓子的大小约一市尺左右。画好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子里,最后在上边盖上木板,以防鸡、鸟来食。画仓子的习俗是为了祷告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这是我家的二月二习俗,你们那里呢?

篇二:龙抬头的作文350字集锦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我从睡梦中刚醒来,望窗外吟到。

一旁的妹妹正憨睡着,我摇了摇她,终于醒了。正好,外公来了:“快来!看外公我唤龙!”我与妹妹,赶快兴奋地跑出去,见外公正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虔诚地敲击着房梁。妹妹慢脸的疑惑,我解释道:“这是唤龙,你不知道吧?这是中国古代的习俗,要把冬眠的龙给唤醒。”妹妹似懂非懂地说:“我——懂了!”。

“走!去唤田龙!”半路中,个个都在开爆米花。我和妹妹唱起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童谣了。“唤田龙啊,就要打着灯笼从田边挑水,一路上就要撒下许多水,龙便会到我们家。”“这好麻烦哟!”“这习俗其实挺好玩的!”现在人人都去理发店去剃龙头了,我们却不一样,是自己剃龙头!外公拿把剪刀咔嚓就剪完了。

“外公,我想买爆米花!“妹妹嚷嚷道。“今年不必买了,我们自己炒爆米花!”“好耶!”我与妹妹高呼道。

被炒开花的黄豆玉米不就是爆米花吗?“还是自己做的好吃!”外婆说,“既卫生又美味。“我赞成。

外面又下起了春雨,外公高兴极了:“二月二,龙抬头,今年丰收何须愁?”

篇三:龙抬头的作文350字集锦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日,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不同的风俗吧,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我家乡的龙抬头风俗。

我们家乡二月二的吃俗是炒黄豆、爆米花、炒蝎子。面粉发酵切成小方块,油锅里炒,叫炒“蝎子。二月二这一天要吃咸稀饭。原料是糯米、芹菜、葱、蒜、虾皮、肉等。这是因为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平时很少吃到鸡鸭鱼肉等,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大吃一番,但春节往往有好多食物吃不完,剩余食品又不能浪费,二月二便做大杂烩的稀吃。故且叫勤俭节约日吧!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我们家乡还有有一个习俗,家家户户,这天的早晨,在院子里用草木灰,撒成一个园圈又一个园圈,大圈套小圈。或者是一个方块,大方块套小方块,叫做粮囤。有的还在这么多的粮囤上画上梯子。企盼夏秋有好收成。就叫盼丰收日吧!

篇四:龙抬头的作文350字集锦

在阴历节日中有一个二月二,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传说中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金豆花。老师要我们拿自己家乡的小吃来展示。我的老家在安徽,我从

来没有回去过,不知道自己的家乡特色小吃是什么。妈妈带我到商场买了萁子和巧克力豆。

我的巧克力豆是灰红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巧克力味,外面还有很多小疙瘩。咬开,里面是豆

子,甜甜的好吃极了。我背着这些巧克力豆去上学的时候,我真想和同学臭撇一番。

上课了,xx老师抓起我的巧克力豆,尝了尝,说:“嗯!很好吃!”听到这句话,我立刻心花怒放!

我觉得这一天又充足又快乐!

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00字【5篇】

1.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00字

我国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地上的雨水会增多,民间就成这一天是春龙节。关于这个节日,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太子,就缺一个龙女。龙王很想再有个公主,以为那时候的人都觉得儿女双全才是幸福的事,东海龙王也不例外。

不久,东海龙王的心事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就给了龙母一颗仙丹吃。没过多久,龙母就再次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龙母分娩了,果然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东海龙王这才兴高采烈起来。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每天东看着龙宫的五光十色,珠光宝气,她觉得厌倦极了,就渴望去人间寻求真正的幸福。当母亲的当然知道女儿的心思,龙母就劝公主说:乖女儿啊,咱们龙宫里生活如此幸福,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你为什么想要去人间呢?可是公主已经下定决心去人间看看,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知道即使挽留,女儿也不会留下的,值得悄悄把她送出龙宫,还给她佩带了一个锦囊。龙公主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母亲,离开东海,飞过了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一座大山下,扶危济困,帮助了好多贫困的穷人。最后嫁给了一个人间的青年小伙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时龙宫却乱成了一锅粥,龙王知道女儿出走的事情后,非常恼怒,天天发脾气,搞得身边的人心惊胆战,他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龙母没法出宫,有天天想念女儿,所以每到阴历二月初二那天,龙母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朝着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龙母的哭声变成了雷声,留下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从此,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天上的雨水就特别多。

2.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00字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几天前刚过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抬头”的来历来源于一个神话传说: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期望龙抬头来兴云作雨滋润万物,于是就有了“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在我们这里,这个习俗还保留着,人们认为,这一天如果剃头,便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现在外面的理发店全都没有开门,所以爸爸拿来了理发机,决定让妈妈在家给我理头发。

到了二月二这一天,妈妈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没一会儿我们就吃完了饭,爸爸开始组装理发机的零件,先从四个更换定长梳中选了一个合适的卡尺,再把智芯准备好,然后把零件安装到了合适的位置……最后准备好理发的必备用品,可以来理发了。

理之前,我千叮咛万叮嘱:“妈妈,您这可是新手上路,头一回呀,可千万不要把我理成个丑八怪呀。”妈妈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没有说什么,就开始给我理了。理呀理呀,这理掉的头发,就像千万只长着尖嘴利爪的小虫子,在我的脖子和肩膀上窜来窜去,就在我快忍受不下去的时候,妈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儿子,理完了,去照照镜子吧。”我心急火燎地跑到镜子前面,看到了镜子里的我,顿时火冒三丈,这理的也太短了,显得我的脸比平时胖了一圈,虽然爸爸妈妈安慰我说新头三天丑,可我还是因为这件事气的一夜都没睡好。但是现在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我的头发又长了出来,已经又恢复到了我原来的样子,我心里想:妈妈的手艺其实还是不错的嘛。

通过理发这件事,我算是对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因为这个节日干了一件好事情,讨了个好彩头!

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00字

龙在我们炎黄子孙心中,一直象征着神圣吉祥,是力量的化身,也是风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日这天,便是一个和龙有关的传统节日——龙抬头。

说起龙抬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东方的地平线上会出现两颗形如龙角的星星,宛如龙抬头一般。后来人们便称二月二是主管风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抬头”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与敬仰,也是人们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的期盼。自这天之后,雨水会逐渐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也就有了“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的景象。

我的故乡是北京,每逢二月二这天,甭管有事没事,也甭管美发店里人有多多,爸妈一定会带我去理个发!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里流传着“龙抬头,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孩子理发,叫“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意味着辞旧迎新,能够带来好运气。所以即使美发店里人满为患,我们也依然会去凑个热闹!

不过对我来说,龙抬头这天最令人开心的事就是吃春饼啦!听爷爷说吃春饼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因为春饼的样子很像龙鳞,所以也叫吃龙鳞。在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里卷着很多菜,什么肉丝炒韭菜、素炒绿豆芽、粉丝鸡蛋,再配上酱肉、肘子、熏鸡、酱鸭,把它们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那味道绝对让人垂涎欲滴,要是咬上一口,可真的是鲜香爽脆,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热乎乎的春饼,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虽然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不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那般热闹,甚至会被人淡忘,但作为龙的传人,无论何时何地请记住这个和龙有关的传统节日。当二月二来临时,我们带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期许,向世界宣告:“龙抬头,我们中国这条巨龙已经抬头腾飞啦!”

4.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00字

你知道正月后第一个重要节日花落谁家吗?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一个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没错,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一聊“龙抬头节”。

我们先从武则天说起吧。

传说当年武则天称帝,把玉帝气坏了,他指使龙王三年不准降雨。长期不下雨,田地、河流都干涸了,民不聊生。龙王于心不忍,便偷偷给人间降下甘霖。玉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将龙王压在了大山之下。百姓知道龙王的处境后,为报答救命之恩,纷纷为其祈祷。虔诚之意终于感动了玉帝,他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释放了龙王,并允许他继续为人间降雨。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便称之为“龙抬头”。

二月二,是一个“蹭福气”的好日子。我的一位长辈,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在家里撒石灰。我很是不解,他便告诉我,撒石灰就是“引龙”,为的是“百虫不出”。二月初二与惊蛰节气挨得很近,而惊蛰一到,天气变暖和了,蛰伏的虫子也开始蠢蠢欲动。因此,撒石灰就是为了“镇 压邪虫”。我忍不住又问道:“那这天为什么不直接叫‘驱虫节’呢?”长辈说,古时候,人们认为龙是人类的保护神,也是百兽百虫之首。既然龙“抬头”了,那百虫必得“低头”,所以二月二是百虫退避之日。其实,这也是古人希望神龙能保佑人间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节的另一个习俗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便是“吃龙食”。在这一天,北方百姓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馄饨又叫“吃龙眼”,吃葱饼则是“撕龙皮”。有一些同胞,会在二月二之晨用糖翻炒花生、黄豆,做成“炒糖豆”。因为在传说中,当年老百姓就是用糖豆供奉龙王的。

二月二还有“剃龙头”的习俗。这一天,小孩儿理发名为“剃喜头”,是借龙头之吉,来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大人剃头,则是寓意辞旧迎新,新的一年一帆风顺。

龙抬头节,在一代一代新旧交替中传承了下来。这何止是古人对神龙的感激、敬佩之情,这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啊!

5.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00字

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便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古人认为这是天上的神龙昂首而出,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滥觞。

小时候,龙抬头是用来剃头的,因为“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于是人们便在二月二抓紧时机剃起了头。对我来说,还有芥菜饭是必吃的,父亲总是出其不意地用芥菜饭当了午餐,我便在一旁看了他炒。

父亲的手上下撺动,翻炒这饭,一遍又一遍,饭铲先潜入锅底,再趁芥菜饭措手不及时,扬起来,于是饭粒与芥菜就飞旋在空中,像蹦床似的一掂一掂。他说要炒出入味的香气才行。芥菜,虾皮,香菇,与饭相炒,烟气升腾,从父亲的身侧冒出,混合着好几种朴素的味道,却别有滋味。

芥菜饭粒粒分明,每一粒饭上都沾染了土地的绿色,这归功于芥菜。而芥菜虽然被炒得干瘪,嚼入口中更有淳朴的菜汁。虾皮的咸香,香菇的醇厚,无数种朴实的味道被这一碗芥菜饭合在其中,吃少了也不饿,吃多了也不腻。

现在,开始了校园生活,于是芥菜饭很难吃到了,因为二月二常是上学日。不过好在这一点,我又知道了另一个龙抬头的习俗。

这年的二月二,阳光白金,照在地上的积洼上,反射的日光使整个地面和四周的空气都睁不开眼。父亲在校门口和我打个照面,他告诉我,今天是龙抬头,让我抬头望向太阳,他说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之际,你若抬头望向太阳,那么你就是那条龙。

潜龙从水底猛出,激起千堆雪华,四处飞溅,阳光耀眼,透过扶摇的水晶形成七彩的虹。龙头高昂,望向太阳,金色的瞳眸中也散射出日光般夺目的闪晖。卯月之象,祥幸之端。

我转过身去,目光直视太阳,此时的日光甚是刺眼,于是在那秒厘之间,我抬起了头。

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是时候抬起头了吧,我对自己说。

2022年二月二龙抬头作文400字【精选5篇】

二月二又称“龙抬头”,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剃龙头,摊煎饼,还有好多人选这一天搬家,都是要图个好兆头。

查了日历,这个星期二便是二月二,姥姥说:“在煎饼里放一些荠菜味道会更好。”星期六下午,我、妈妈和姐姐便带着小铲子和袋子来到了野地里。妈妈首先挖了一颗荠菜,对我说:“这就是荠菜,上面有很多锯齿形的小叶瓣。”我便拿着这个样本,去挖长的一样的菜,我就这样比着挖着,过了好一会,我才挖了一小袋,她们俩都挖了一大袋子啦!便说:“走吧。”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和妈妈起了个大早,准备做煎饼。先把芫荽、葱和昨天挖的荠荠菜淘了淘,然后由我把它们切碎,妈妈这边就是做面糊,我问妈妈:“这面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呢?”妈妈说:“这个嘛,全凭手感,觉得面多了就添水,觉得水多了就添面。”妈妈的一番话让我现在也没有弄明白水和面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妈妈还对我说,面里的小疙瘩必须把它们搅开搅匀才能做煎饼。面糊弄好后,我便准备往面里面打鸡蛋,第一个鸡蛋我怎么也不能把鸡蛋清弄出来,妈妈笑了笑说:“要把口嗑得大一点,才能把鸡蛋清流出来。”听了妈妈的话,果然成功了。打完鸡蛋还要把刚才切好的菜放在里面,搅拌好,就可以做煎饼了。先把平底锅放在火上,把锅里淋上油,等锅和油热了,舀一勺搅拌好的面糊,均匀的铺开,感觉差不多了,就翻过去,再在锅里停留一会,等两面都煎的焦黄了,这样一个煎饼就成功了。看着焦黄的煎饼,我急忙咬了一口,把我烫得直吹气,但是还是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荠荠菜带来的春的味道,使我久久难忘。

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吗?今天,我要来给大家讲一讲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皇帝,他的生活幸福安康,令人羡慕不已。可是有一天,这位皇帝突然病死了,他的妻子武则天就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她想自己成为皇帝。可是,这件事传到了玉帝的耳朵里,玉帝听后,龙颜大怒,随即命令四海龙王在三年内不准往人间下一滴雨,否则将会遭到杀头之罪。要知道,人间如果没有了水,大地上的生灵将会灭绝的。有一次,天河龙王偷偷的把玉帝的玉瓶给偷走了,有了玉瓶就可以给人间降雨了。于是,天河龙王马上把玉瓶洒向了人间。这事很快被玉帝知道了,玉帝气愤不已,就把天河龙王关进了大荒山千年洞里,还在山上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这件事在人间流传开来,人们纷纷设法找到金豆,并让它开花,但都一无所获。就在这时,有一个人无意中发现掉在地上的玉米粒,突发奇想,这黄澄澄的玉米粒,不就像一个个可爱、顽皮的小金豆吗?于是,这人就把像小金豆一样黄澄澄的玉米粒带回家,放在锅里使劲翻炒。最后,小金豆开花了。这人立刻敲锣打鼓,告诉别人这个方法,结果这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都炒玉米粒,并祈祷天河龙王能早日放出,当天河龙王知道后,便在大荒山千年洞里喊:“快放我出去,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金豆开花了!”天河龙王终于出山了。

因为天河龙王出山那天是二月二日,所以,人们在二月二日吃爆米花、剪头发等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也叫“龙头节”、“青龙节”、“中和节”。这个节是从唐朝兴起的。传说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自封大周武皇帝。玉皇大帝知道后大怒,下令三年之内不准向人间降雨。这下可苦了人间的老百姓,庄稼枯了,河水也干了。掌管天河的玉龙,为了拯救百姓下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将玉龙打下人间,压在太白金星的拂尘所化的大山下边。

老百姓听说太白金星只要看到金豆开花就会收回拂尘,玉龙才能回天宫。人们就到处找金豆开花,想救玉龙上天,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位老人背着一袋玉米到集市上去卖,不小心口袋松了,玉米撒了一地。人们看到了心里一亮,这不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二月初二这天,各家都把炒好的玉米花端到院里,太白金星看到后,就抬手收了拂尘,大山不见了。玉龙一声长啸,腾空跃入云端,又下起雨来。

从此便形成了习俗,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粒、黄豆粒,用金豆开花来敬玉龙,嘴里还唱着小调:“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大人还给孩子们理发取“龙抬头”的意思,因为大人们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这个传说中讲的玉龙就是曾经变为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小白龙。你们是不是更加喜欢小白龙了?我也更加喜欢他。

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可是很讲究的。

早上起床,奶奶就开始忙活着摊煎饼,煮玉米粒。这东西可有些讲究,我们的煎饼与山东煎饼完全是两回事。它的主要原料是小米,把小米在水里泡涨,然后拿到小巧的石磨上反复碾磨,就会流出乳白色的小米汁,摊煎饼前还要在小米汁里放上花椒、盐等调味品。摊煎饼用的是特制的煎饼鏊子,鏊子的形状很怪,其他地方的人大概从没见过。它的大概形状有点象古代将军的头盔,且能够四平八稳地立在火口。与头盔相异的地方是它的顶部,它的顶部有碗口大小,中间凸周边凹,似乎真有个脑袋顶着。摊煎饼的时候把米汁用勺子舀在鏊子顶上,然后扣上一个摸样更古怪的盖子,待个三五分钟,一个黄灿灿、香烹烹的小米煎饼就出鏊了,浇米汁前还可以现在鏊子上放点花生,浇了米汁可以再加点鸡蛋,这样口感更好。

吃煎饼总要喝点稀饭,这稀饭就是煮玉米粒。它所使用的玉米粒是把玉米蜕皮打小之后的袖珍玉米,颗粒充其量不过绿豆大小。熬的时候里边放有花生,红绿豆,柿子皮等辅料,成品有点类似八宝粥,甜腻润口,不过多了玉米一味。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不知道我考大学是不是小时侯贿 赂了乌鸦的缘故。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我想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

阳气回升地解冻,万家千户备耕筹。

炎黄尧舜齐效法,文武百官岂躇踌。

可叹今人弃传统,好的做法尽抛丢。

东西南北争钱去,老弱病残桑梓留。

哎呀呀,龙抬头,龙王见了也发愁!

注: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来源。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又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等,因各地风俗的差异,各有特色。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关于龙抬头的资料

标题:关于龙抬头趣事的作文 关于龙抬头趣事有哪些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28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