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

国学综合

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

灵印传奇围观:℉更新时间:02-29 13:04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

求一些诗文典故

1.烧猪

北宋诗人苏轼和佛印和尚友好。一次他写了一首《戏答佛印》的诗,其中两句说:"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后来的文学作品常用这个典故。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

2.杀声弦中见

东汉蔡邕的邻人请蔡喝酒。蔡走到邻家门口,听见里面的琴声带有杀声,立即打回。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明原因。弹琴的人说,他弹琴的时候正好看见螳螂在捕蝉,蝉要飞走,他怕螳螂失去一顿美餐,这就是杀声表现在琴声里的原因。见《后汉书·蔡邕传》。元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呀,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是螳螂来捕蝉?"

3.散木

相传古时一棵很大的栎树,枝叶能遮荫上千条牛;树干有百尺围。看的人很多,但有一个姓石的匠人不去看。他的徒弟问他为什么这样好的木材却不去看一看。他说,这是散木。做船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做用具会坏得决,做门户会吐脂,做屋柱会蛀,做什么都不行。见《庄子·人间世》。比喻无用之材。唐温庭筠《古意》诗:"散木无斧斤,纤茎得依托。"

4.三马食一槽

东汉末,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曹氏军政大权,排除异己。当时流传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三马,指司马氏父子三人。槽,与曹谐音),因此曹操很恨司马氏。

见《晋书·宣帝纪》。宋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得之以此失亦此,谁知三马食一槽!"

5.三里雾

汉代的张楷能作五里雾。关西人裴优能作三里雾,自以为不如张楷,去向他学习。张却不肯见他。见《后汉书·张楷传》。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6.如烟入抱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同韩重相爱。吴王不许他们成婚,小玉气结而死。韩重在她墓前看见了她,她把明珠送给韩重。当她的母亲上去抱她的时候,她象轻烟一样,散开不见了。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尚颖猜,怕如烟入抱,似影投怀。"

7.肉阵

唐玄宗时,杨国忠专权。他生活豪奢荒淫,冬天挑选身体肥胖的婢妾站在他前面遮风,称为"肉阵"。也称"肉屏风"。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阵》。清王昙《苏台留别》诗:"肉阵屏风散似云,烛围尚向封家立。"

8.肉竹

肉,指声乐。竹,指管乐。东晋桓温问孟嘉:听音乐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是为什么?孟嘉说:这是逐渐近于自然。见《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后泛指音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

9.肉鼓吹

鼓吹,古代的一种合奏乐。五代后蜀官僚李匡远,性情残忍,几乎每天要逮捕人;一天不杀人,一天不舒服。他听到有人受刑时的惨叫声,就说:这是一部肉鼓吹。见宋《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后以喻受刑的罪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堂上肉鼓吹,喧阗旁午。"

10.日食万钱

西晋大官僚何曾生活奢侈。"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意思是每天吃成万钱的菜,还说筷子没地方送。见《晋书·何曾传》。后以喻生活奢侈。《敬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

11.秋娘

唐代的李琦,有妾名杜秋。在李琦叛变后入宫,受宪宗宠幸。到穆宗时年纪已老,放回故乡。诗人杜牧曾写了《杜秋娘歌》,记述她的身世遭遇。后以泛指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12.穷鸟入怀

三国魏的刘政因为避祸去投靠邴原,他对邴原说,我好比是"穷鸟入怀"。邴原说:你怎么知道这个怀是可入的?见《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前来投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13.青骡

相传汉武帝时的方士李少君,死后一百多天,有人看见他骑着青骡在水边行走。汉武帝听说,派人打开他的棺材,棺材是空的。见《太平御览》卷901引《鲁女生别传》。唐李贺《马诗》之二三,:"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14.青蝇报赦

东晋时,前秦苻坚要行大赦,同王猛、苻融密议。苻坚亲自写大赦文书。忽然一只大苍蝇嗡嗡飞来,停在笔上,挥去又来。见《晋书·苻坚载记》。明汤显祖《杜丹亭·冥判》:"青蝇报赦,磊齐功德转三阶。"

15.青袍白马

南朝梁时北方的降将侯景起兵叛乱。他骑着白马,士兵都穿青衣。事前曾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见《梁书·侯景传》。后以喻叛乱。唐杜甫《洗兵马》诗:"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有:

1.汗青

古时写字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计斩杀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4.比翼鸟、连理枝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有关古诗的小故事

一、游子吟

孟郊思母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 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 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这几十年, 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 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 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 儿,才结实、耐穿。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别让娘在家惦记……”当时, 听着母亲暖人心脾的话语,望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

孟郊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 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游山西村

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 气氛。

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 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 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

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 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 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 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题都城南庄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 闷。

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 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 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

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 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 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四、凉州词

相传,慈禧命人写了一幅扇面,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 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料,写的人一时疏忽,把“黄 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写丢了。慈禧看了之后,非常生气。

认为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诗文,于是命人把写字的人抓来,让他当场念来,念不出就杀头。想不到那位写扇面的人看了 自己写的诗之后先是一惊,既而灵机一动,对慈禧说:“老佛爷,非是臣写错了诗,而是臣 根据王之涣的诗改写的词。”

慈禧觉得新奇,连忙叫他念来听听。那人随口念到:“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于是,《凉州词》真的成了 “词”。

五、一树梨花压海棠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古诗典故故事

标题:古诗典故 古诗典故是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z/319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