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pmi数据将公布 2023年2月pmi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月pmi数据将公布 2023年2月pmi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月pmi数据将公布 2023年2月pmi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招商宏观】发达带动全球改善——2月全球经济数据综述
核心观点:
我们是全市场对全球经济监测非常全面和连续的机构,在盈利债务周期框架下持续跟踪全球GDP占比超过3/4的15个经济体。
在回溯了二战之后的中美经济史后,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在盈利债务周期框架下持续跟踪全球15个经济体的高频数据。这15个经济体在全球GDP中占比超过3/4,包括: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金砖五国、墨西哥、阿根廷。
本篇报告为相关经济体2月主要经济数据综述,综合来看,虽然新兴继续走弱,但幅度温和,发达带动全球出现改善;美欧英改善,中日走弱。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 美国:有所改善
2月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表现有所改善。
(1)2月美国综合PMI改善。 2月美国ISM和Markit两大PMI数据走势一致,均是制造业恶化、服务业改善,综合PMI改善。2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54.2,前值56.6;2月美国ISM服务业PMI录得59.7,前值56.7.2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录得53.0,前值54.9;2月美国Markit服务业PMI录得56.0,前值54.2,2月美国综合PMI录得55.5,前值54.4。
(2)2月零售恶化,消费者信心上升。 2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93.8,前值91.2.2月,个人可支配收入折年15.9万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14.2万亿美元,双双高于前值。2月零售环比下降0.2%,前值环比上升0.7%。
(3)2月失业率上升下降,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下降,劳动参与率平稳。 2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3.3万人,前值31.1万人。2月,美国失业率3.8%,前值4.0%;劳动力参与率63.2%,前值63.2%。
(4)2月CPI、PPI同比双双低于前值。 2月CPI同比增长1.5%,前值1.6%;2月PPI同比下降0.3%,前值同比增长0.4%。
(5)2月进出口环比全面上升,逆差494亿美元,前值逆差调整为511亿美元。
(6)2月制造业整体改善。 2月全部制造业出货量、耐用品出货量、工业总体产出指数高于前值,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于前值。生产、零售端库存上升。
(7)2月新房、二手房销售全面恶化,房价环比上涨。 2月新屋销售环比上升4.9%,前值环比上升8.2%;2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下降1.0%,前值环比上升4.3%;2月美国房价环比上涨。
(8)2月国债收益率下降、信用利差下降、美元指数上升、恐慌指数下降、国债余额同比增速下降,国际资本净流出美国。 2月末美联储资产规模4.0万亿美元,低于前值;2月末美国国债规模2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0%,前值22.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2月国际资本净流出美国216亿美元,前值修正为净流出1437亿美元;2月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2.68%,前值2.71%;2月美国信用利差均值4.06%,前值4.58%;2月美元指数均值96.5,前值96.0;2月标普恐慌指数均值15.2,前值19.6。
二、 欧英日:欧英改善,日本走弱
2月数据显示,欧英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日本则继续走弱。
(1)2月欧英综合PMI改善,日本恶化。 2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低于前值、服务业带动综合PMI高于前值;制造业PMI录得49.3,前值50.5;服务业PMI录得52.8,前值51.2;综合PMI录得51.9,前值51.0.2月英国制造业PMI低于前值、服务业带动综合PMI高于前值;制造业PMI录得52.1,前值52.8;服务业PMI录得51.3,前值50.1;综合PMI录得51.5,前值50.3.2月日本服务业PMI高于前值、制造业拖累综合PMI低于前值;制造业PMI录得48.9,前值50.3;服务业PMI录得52.3,前值51.6;综合PMI录得50.7,前值50.9。
(2)2月欧英外贸全面改善,日本整体平稳。 2月欧元区出口同比增长4.4%,前值增长2.5%;2月欧元区进口同比增长4.0%,前值增长3.2%。2月英国出口同比增长7.2%,前值增长4.1%;2月英国进口同比增长15.3%,前值增长10.7%。2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2%,前值同比下降8.4%;2月日本进口同比下降6.6%,前值同比下降0.8%。
(3)2月欧元区失业率平稳,英国上升,日本下降。 2月欧元区失业率7.8%,前值7.8%;2月英国失业率2.9%,前值2.8%;2月日本失业率2.3%,前值2.5%。
(4)2月欧英日通胀整体上升。 2月欧元区CPI同比上涨1.5%,前值上涨1.4%;2月欧元区PPI同比增长3.0%,前值上涨2.9%。2月英国CPI同比上涨1.9%,前值上涨1.8%;2月英国PPI同比上涨2.2%,前值上涨2.1%。2月日本CPI同比上涨0.2%,前值上涨0.2%;2月日本PPI同比上涨0.8%,前值上涨0.6%。
(5)2月欧英日10年国债收益率全面下降。 2月末,欧元区政府债务规模8.2万亿欧元,同比增长2.2%,前值增长2.3%;欧央行资产规模4.7万亿欧元,按期末汇率折算5.4万亿美元。2月欧元区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0.17%,前值0.25%。2月英国政府债务规模1.8万亿英镑,同比增长6.4%,前值增长3.6%;2月英国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1.24%,前值1.32%。2月末,日本政府债务规模111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4%,略高于前值;日本央行资产规模562万亿日元,按期末汇率折算5.1万亿美元;2月日本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0.02%,前值0.01%。
(6)2月欧英零售、制造全面改善,日本全面恶化。 2月欧元区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8%,前值增长2.2%;2月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3%,前值下降0.7%。2月英国零售指数同比增长4.4%,前值增长4.2%;2月英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2%,前值同比下降0.3%。2月日本商业销售同比下降0.8%,前值下降0.7%;2月日本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1%,前值增长0.7%;2月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同比下降1.8%,前值同比下降0.2%。
三、 中国:小幅走弱
1-2月合计来看,宏观数据整体走弱,表现差于12月的水平。价格方面,11月底以来,国内南华综合指数整体震荡回升,结合国内外现货商品价格数据,本轮底部已基本形成,现货表现有所滞后。2月房地产数据整体表现仍较弱,另需要关注的是,房地产库存连续12个月上升(2021年3月-2021年2月)。我们目前已基本确认,实体部门负债增速的底部出现在2021年11月,本轮实际经济增速的底部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出现。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如果把1-2月拆开分析,2月经济表现与1月基本持平,基本有所走弱,也相当微弱。从月度数据上看,1-2月很可能已经形成了本轮经济的底部,等待3月数据确认。
(1)1-2月经济数据整体走弱。
* 1-2月表现好于12月的数据。消费、投资、进口、粗钢产量、汽车产量、乙烯产量。
* 1-2月表现差于12月的数据。城镇调查失业率、工业增加值、CPI、PPI、出口、发电量、房屋新开工、商品房销售、购置土地面积、汽车销量、水泥产量、10种有色金属产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煤炭产量。
(2)2月南华综合指数、CRB指数双双环比上升。
(3)2月房地产、汽车、钢铁库存同比上升,煤炭下降。
2月商品房待售面积5.2亿平米,同比下降10.6%,12月末同比下降11.0%;2月房屋施工面积67.5亿平米,同比增长6.8%,12月末同比增长5.2%。2月汽车库存109万辆,同比下降9.9%,12月末同比下降10.6%。2月底全国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同比上涨11.9%,12月末同比上涨0.8%;2月底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同比上涨2.2%,12月末同比下降4.9%;2月底全国高炉开工率65.8%,高于12月末的64.9%,盈利钢厂比率73.0%,高于12月末的69.9%。2月末,秦皇岛港和六大发电集团煤炭库存同比分别录得-12.0%和23.2%,12月末分别为-9.8%和48.0%。
四、 新兴:整体略有走弱
2月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表现小幅弱于前值。
(1)2月新兴经济体服务业PMI低于前值、制造业带动综合PMI与前值持平。
2月新兴经济体制造业PMI录得50.6,前值49.5;服务业PMI录得52.1,前值52.9;综合PMI录得51.6,前值51.6。
新兴经济体方面,印度、巴西2月制造业、服务业PMI全面高于前值,均超过50。俄罗斯2月制造业PMI低于前值、但服务业带动综合PMI高于前值,均超过50。中国2月财新制造业高于前值、服务业拖累综合PMI低于前值,其中制造业PMI连续第3个月低于50,服务业和综合PMI高于50;中采制造业、服务业PMI则双双低于前值,其中制造业PMI亦是连续第3个月低于50,服务业和综合PMI高于50。新加坡2月综合PMI低于前值,跌破50。南非2月综合PMI高于前值,升穿50。马来西亚2月制造业PMI低于前值,低于50。印尼、墨西哥2月制造业PMI高于前值,且均在50上方。
(2)2月CPI同比增速整体高于前值。
2月CPI同比增速高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阿根廷。
2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印尼、墨西哥。
2月马来西亚继续通缩,CPI同比下降0.4%,前值同比下降0.7%。
阿根廷2月CPI同比增速高达51.3%,高于前值49.3%。
(3)2月M2同比增速整体高于前值。
2月M2同比增速高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泰国、印尼、印度、南非、阿根廷。
2月M2同比增速低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巴西、墨西哥。
2月俄罗斯M2同比增长9.9%,与前值持平。
2月印度M2同比增长16.5%,前值15.0%。阿根廷近期M2同比增速较高,2月高达33.2%,高于前值25.6%。
(4)2月外贸整体走弱。
2月进出口双双同比正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印度、南非、墨西哥;双双同比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印尼、巴西。
2月进出口同比均好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阿根廷;均弱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巴西、墨西哥。
(5)2月工业表现略好于前值。
2月工业同比正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其中新加坡、俄罗斯、巴西、南非好于前值,马来西亚、印度弱于前值。
2月工业同比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泰国、印尼、墨西哥、阿根廷;其中墨西哥、阿根廷好于前值,泰国、印尼弱于前值。
(6)2月零售表现平稳。
2月零售同比正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泰国、印尼、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其中印尼、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好于前值,泰国、南非弱于前值。
2月零售同比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阿根廷,均弱于前值。
(7)2月汇率对美元整体升值。
以月均环比计算,我们观察的10个新兴经济体2月汇率对美元升值的有6个,其中升值幅度最大的是泰国(升值1.60%),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升值1.40%);兑美元贬值的有4个,其中贬值幅度最大的是阿根廷(贬值2.25%)。2月外汇储备较前值增加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减少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印度、南非、阿根廷。
(8)2月10年国债收益率继续全面低于前值。
以月度均值计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俄罗斯、巴西、南非(南非为9年国债)、墨西哥等8个经济体2月10年国债收益率低于1月;印度等1个经济体2月10年国债收益率高于1月。
(文章来源:轩言全球宏观)
央行2月金融统计数据释放了何种信号?
作者莫开伟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3月10日,央行发布我国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狭义货币(M1)余额5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9.19万亿元,同比增长4.2%;人民币贷款余额177.68万亿元,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同比增长12.9%;人民币存款余额217.29万亿元,存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1294亿元,同比增长10.4%。
2月金融数据反映了我国金融业运行整体情况令人基本满意,也表明我国金融业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表明我国实施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适应当前我国客观经济实际。就目前而言,央行2月金融统计数据释放了四个积极金融信号:
2月末 社会 融资规模存量为291.36万亿元,增长13.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表明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它释放了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加大的信号 。更说明自去年底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初中央、国务院多次会议,都重视对中小微实体经济的支持,要求银行金融机构千方百计破解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难。1至2月 社会 融资规模存量保持增长态势,表明银行金融机构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在了重要高度,服从国家宏观政策大局,使中央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
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无论是广义货币还是狭义货币,与我国货币信贷投放增长的实际基本相符, 它释放了我国货币信贷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及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相协调的有利信号。 一方面货币信贷投放增长,使得企业及居民融资有所活跃,企业存款、居民存款及手持现金都有一定的增长;企业存款增长表明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用于生产及流通的资金运作能力提高,扩大再生生活的欲望提高,这对打破因疫情造成的经济低迷态势起到较强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及手中现金增长,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带动消费扩大内需,让中国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外部贸易摩擦产生的负面冲击,也使得居民投资日渐活跃,有利于拉动民间投资增长,更加夯实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基石,对实现经济双循环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 释放了货币信贷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以及企业(个人)贷款需求旺盛的信号。 今年1至2月,我国银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体规模达到了17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8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421亿元,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万亿元。这些数据说明,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依然保持以往持续加大信贷投放的力度,实体企业的融资环境将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及帮助中小微企业摆脱融资困局、走出疫情阴影恢复生产奠定了坚实的货币信贷基础。同时,个人短期贷款减少中长期贷款增加也表明银行在落实中央政府及监管部门确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上的力度持续加大,在消费贷、按揭贷款方面有所收缩,这有利于优化信贷结构,使我国经济向更质量方向转化。
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1294亿元。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8个百分点,它说明2月春节财政机构投放增加、企业发放资金及其他福利增多, 社会 各阶层收入增长。 显然,它释放了我国银行存款机构的存款具有一定潜力、信贷资金来源仍然较为充足的信号。 虽然,银行金融机构存款面临较大的压力,但并没有到存款负增长的危险时刻,而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各类新兴金融业态的涌现分流了存款、居民投资意识觉醒消耗了存款,这不足为怪,这似乎应是未来一种金融常态。
但同时,2月金融统计数据也凸显了几个需引起重视的金融问题:一是贷款结构虽然趋于科学合理,无论是住房部门的贷款还是企业贷款,贷款结构趋于科学合理,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但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搭配不太相宜。比如2月份增加的1.36万亿元贷款中,住户部门为1421亿元,占比有大幅下降,这是积极可喜的变化,表明对企业贷款较为合理,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基本到位。但贷款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期限不合理,长期贷款1.1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0.88%,这不仅会与商业银行存款资金形成错配,也会加大资金供需平衡的矛盾,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安全,也容易掩盖信贷风险。
二是存款增长速度呈进一步放缓态势,这对未来银行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及提高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能力产生较大的制约。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15亿元,同比多增1294亿元,银行存款总体增长呈越来越缓慢之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2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2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847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61万亿元。这主要是2月春节期间财政下拨各类款项以及发工资福利等因素造成。存款减少的矛盾在未来的经营中将更加突出,需要加快金融创业与经营转型步伐,以应对负债减少带来经营的受限。
三是由于受到存款增长放缓的影响,银行机构存贷比较高,这对未来继续提高信贷运作能力带来很大的不利。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83.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17.29万亿元,存贷款高达84.49%,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已非常之大,虽然现在央行及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没有纳入必考范围,只是一个参照监管数据,但可看到长此以往,商业银行不可能保持较高的信贷增长速度,必然会收缩资产规模以应对负责规模下降带来的经营风险。
很显然,改善银行金融机构存贷比,需要在资产与负债上同步用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存贷比过高的矛盾,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与可持续。
而且,从2月金融数据看,应综合考核2月CPI、PPI以及PMI等几个因素,相机择宜调整货币政策,防止货币政策过宽带来物价快速上升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快收缩货币政策以便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恢复以及经济韧性的进一步增强。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怎么走,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吗?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7月11日,央行官网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整体来看,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金融统计数据超市场预期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新增贷款大幅提升
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改善
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央行一并披露了6月信贷、存款等方面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相较2023年5月1.36万亿元,环比增长1.69万亿元。即便是在上年同期2.81万亿元的高基数基础上,6月人民币贷款仍然同比呈现多增状态。
另据Wind数据,分部门来看,6月住户部门贷款新增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4914亿元、463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32亿元、463亿元。
此外,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环比则多增1.42万亿元。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7449亿元、1.59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43、143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
细数2023年以来人民币贷款表现,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次于2023年3月的3.89万亿元。在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成为拉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中长贷款增量占比更是超过52%。
“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延续稳定扩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评价称。温彬表示,“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背景下,4-5月信贷投放节奏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发生转变。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信贷结构较2022年明显优化。
在住户部门贷款方面,温彬指出,6月端午小长假、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贷款明显改善。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也有明显改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表示,6月新增信贷同比多增,总量理想、结构优化。其中居民短期、中长期新增贷款同比延续增长态势,反映国内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楼市整体延续复苏态势;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显示企业贷款投资意愿保持良好,反映企业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另从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整体表现来看,报告期内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则增加了12.81万亿元。
M2增速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消费市场、生产需求的复苏也带来了其他变化。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2月触及12.9%后,M2同比增长连续小幅回落,但近几个月仍处于11%以上。受到2022年6月高基数效应影响,6月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但同样处于高位水平。
M2同比增速保持高位,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环比2023年5月,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则多增2.25万亿元。包括6月在内,人民币存款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少增。
整体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
究其原因,温彬指出,一是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信贷派生力度仍强;二是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对M2有所支撑,6月财政存款减少1.05万亿元,同比多减6129亿元。
周茂华表示,M2同比放缓,但依旧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改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需求;同时,国内内需处于复苏阶段,需求表现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影响货币派生速度。另一方面,国内处于复苏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伴随央行灵活调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M2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则补充道,M1增速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3.1%,反映出当前企业投资活力尚有不足,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是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政策继续加码。“6月企业新增短期信贷7449亿元,需求上升,但并未引起M1增速大幅上行,可能有部分资金被用于定期存款,存在低利率短期贷款资金用于长期存款的风险,不过综合企业存款数据来看,规模不会太大。”王运金说道。
人民币贷款支撑社融增量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6月社融增量表现同样不俗。经央行统计,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上半年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结构上,表内人民币贷款新增3.24万亿元,位于高位,并且仍为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项。6月政府债券新增5388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
对于6月社融增量同比少增的情况,王运金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为有效降低疫情冲击、加大政府投资实现稳增长,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提前完成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而202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回归正常发行节奏。从两年对比来看,有较为明显的政策差异。
“在不考虑政府债券增量的情况下,6月社融同比多增1291亿元,主要为人民币贷款增量拉动。在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导向下,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再度小幅压缩。企业直融实现较好增长。”王运金补充道。
周茂华表示,6月新增社融数据强劲反弹,高于趋势值,反映6月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表现好于预期,经济复苏动能增强。温彬则认为,后续伴随地方债发行加快规模有望触底回升,进一步增强对社融的支撑。
2023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准0.25个百分点、超额续作MLF以及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推动LPR下行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就在7月10日,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宣布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贷明显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但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终端需求仍不强,物价延续低位运行,急需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固。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王运金提到:“上半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半年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仍将通过宽货币推进宽信用以实现需求扩张的政策效果。”
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2023年四季度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我国降息的空间再度打开,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月pmi数据将公布 2023年2月pmi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月pmi数据将公布 2023年2月pmi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