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摘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摘抄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摘抄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2.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4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49.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50.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5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5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54.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55.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56.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5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6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6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6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64.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65.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 6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6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6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70.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71.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7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7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7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7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7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7.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7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8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8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8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8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8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86.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8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88.吾日参省吾身。(曾子) 89.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9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9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9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 9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9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96.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7.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9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0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国学梦经典语录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国学梦经典语录的作用
1、传承传统文化:国学梦经典语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含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道德等方面的智慧结晶,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语录,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提高人文素养:国学梦经典语录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语录,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3、培养道德品质:国学梦经典语录中强调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这些经典语录对于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语录,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4、增强心理素质:国学梦经典语录中蕴含了许多关于人生、命运、挫折、成功等方面的智慧,这些经典语录对于增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语录,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5、提升思考能力:国学梦经典语录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经典语录,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国学经典语录
导语: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下面是我收集的国学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参考。
国学经典语录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4、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1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0、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2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3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3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3、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3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
4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2、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4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4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4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49、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5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5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5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5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57、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孔子《孝经》
5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59、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60、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6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62、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6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6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65、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66、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6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经》
68、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69、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7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7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7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7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7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
7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77、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
7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7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80、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8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8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8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8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86、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87、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88、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
8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9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9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9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9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9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9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96、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警世通言》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9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9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0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0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10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10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10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0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06、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107、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08、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
109、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110、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1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1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1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14、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11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116、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1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1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1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12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12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2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12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124、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125、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12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27、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
12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2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1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摘抄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摘抄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