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

国学综合

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

统御万界围观:℉更新时间:11-02 10:5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吕后之所以不杀张良,是因为张良还没有被吕后杀的资格。别笑,认真的。

刘邦曾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其实韩信、张良与萧何也代表了刘邦集团三股势力。

韩信代表的是诸侯王的势力,他们是汉朝的小股东

汉朝真正变成中央集权式的帝国要到汉武帝中后期,在此之前,汉朝其实和秦没什么区别,也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甚至汉高祖刘邦的“皇帝”都是韩信等诸侯王投票“选出来”的。

所以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这些诸侯王不是刘邦的臣子,而是汉朝小股东。

所以韩信去樊哙家做客的时候,樊哙跪迎时对韩信自称“大王乃肯临臣。”要知道樊哙可是吕后的妹夫,地位不低,然而樊哙见韩信是行臣子见君王的礼节,自称“臣”。

所以,刘邦和吕后两口子要防止汉朝重蹈秦的覆辙,那么首先要对付的也是诸侯王;所以我们看到韩信、彭越之死都有吕后的参与。

萧何代表的是刘邦老班底

萧何代表的是刘邦“丰沛元从”,也就是刘邦起家的老班底,这些人和刘邦是有正式君臣名分的,他们是刘邦的集团的“高管”,但是本质上还是打工者。

虽然萧何、曹参这些人不是“股东”,但是刘邦集团中高层几乎都是丰沛元从,所以他们的隐形势力最大

吕后临朝,在已经铲除了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小股东”后,萧何、曹参这些丰沛老人才是吕后真正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吕后都不敢想“铲除”他们,只是想自己和刘氏江山不被这些“老员工”搞下去。

我们看《史记》和《汉书》,即使汉文帝这样被陈平、周勃迎来做皇帝的人,对周勃、陈平都没什么好印象:

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

汉文帝最信任的臣子评价周勃、陈平“多谋诈”、“不可信”。

而汉惠帝死后,张良之子是怎么评价丰沛元从的呢?

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

张辟疆言下之意就是吕后害怕丰沛元从,一定要诸吕掌握长安的城防才放心。

张良代表的是刘邦势力第三种人:外来“高管”

张良代表了刘邦集团第三种人,外来“高管”;他们不是从沛县就跟随刘邦起兵的老部下,也不像彭越、英布这样自带“本钱”来合伙的,但是他们往往弥补上了刘邦集团很多地方的短板。

比如刘邦在汉末与其他势力打交道的时候多用张良,为什么?张良家世代韩相,是旧六国的贵族;而萧何只是寒族小吏,和旧六国势力打交道,萧何身份不够。

等到汉朝建立后,张良这些“外来高管”作用就急剧下降了,所以张良才会在汉初“神隐”;但是当刘邦和吕后这对夫妻有了矛盾之后,或者说当吕后发现“丰沛元从”已经尾大不掉之后,张良这些“外来户”利用价值又有了。

吕后要制衡曹参、王陵、周勃这些丰沛元从的势力,她应该依靠哪些人呢?

除了自己家族势力以外,以张良为代表的“外来高管”就是吕后要团结的目标了。

因此,吕后之所以不杀张良,最重要原因是张良还没资格被杀;而等铲除了非刘姓诸侯王后,丰沛元从才是皇族心腹大患,此时张良为代表的“外来户”就是皇族团结的对象了。

周勃如此功高震主,周勃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最后的下场是被皇帝杀死。因为皇帝觉得他有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就收了他的兵权。

司马迁是怎样评价周勃的?

孝文帝即位后,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予黄金50斤,食邑达到10000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规劝周勃说:“您既已诛灭吕氏家族,迎立了代王做天子,声震天下,而您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处于尊贵的显位,受到皇帝的宠信,时间久了可能会有大祸降临身上。”周勃很害怕,也感到自身处境危险,于是就提出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同意了。一年多后,丞相陈平去世,皇上又任命周勃为丞相。十个多月后,皇帝对他说:“前些日子我下诏叫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还有些人没有走,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以率先回到封地上去。”于是周勃免去丞相职务,回到封地绛县。

过了一年多,每当河东郡的郡守、郡尉巡行各县来到维县时,维侯周勃都很害怕,担心自己被害,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然后才见官。在此之后有人向皇帝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皇帝责令廷尉处理此事,廷尉把这事交给长安地方去办,地方长官逮捕了周勃并审问他。周勃很害怕,不知该怎么答辩。狱吏便渐渐地欺负和凌辱他。周勃将1000两黄金送给狱吏,狱吏就在公文板背后写字示意他说:“请公主作为证人以证明你没谋反。”公主,指孝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所娶的妻子,因此狱吏指示周勃让公主作证。周勃把平日受封多得的赏赐,都拿来送给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等到加紧审理案件时,薄昭便在薄太后面前为周勃说情,薄太皇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时,薄太后拿起头巾扔打文帝说:“绛侯周勃当初佩有皇大印,统率着整个北军,不在那个时候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小的绛县,难道要谋反吗?”文帝已经见过周勃在狱中的表白,便向太后道歉说:“下官们刚刚查清此事正准备释放他。”于是便令使者拿着符节去赦免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出狱后,感叹说:“我曾经统率过百万大军,怎么能知道小小狱吏还有这么大的威风啊?”

周勃重新回到自己的封地。孝文帝十一年周勃去世,谥号为武侯。他的儿子周胜之继承绛侯爵位。过了六年周胜之与所娶的公主感情不合,又牵连杀人罪,封国被废除。封地、爵位断绝一年后,孝文帝从绛侯周勃的儿子中选出比较贤明、正担任河内郡守的周亚夫,封他为条侯,来作绛侯周勃的继承人。

《史记》作者司马迁这样评价周勃:绛侯周勃当初为平民百姓时,是一个质朴憨厚的人,能力才智也超不过普通人。待到后来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升到将相这样的高位;吕氏家族欲谋作乱,周勃挽救国家于危险中,使国家恢复正常。这样的功劳,即使是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又超出他多少呢?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标签:周勃的历史功绩

标题:周勃名言 周勃评价

链接:http://m.zhaichaow.cn/z/234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