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最大的地震 日本发生6.3级地震后海啸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日本近期最大的地震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日本发生6.3级地震后海啸和日本近期最大的地震的精彩内容哦。
日本近期最大的地震 日本发生6.3级地震后海啸
2023年3月20日下午5点,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且预计日本宫城县将出现1米高的海啸。有报道称此次地震可能是2023年日本311大地震的余震,此次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或许可以从同样发生在本州附近的311地震中窥见一二。
一、日本311地震的影响
·地震引发海啸。311地震发生在2023年3月11日,震级9.0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最高27米的海啸,造成日本死亡人数超1.5万人,失踪人数超3000人;
·地震导致核电站核污水发生泄漏,位于日本福岛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因地震发生爆炸,爆炸释放出大量的核辐射,严重污染附近区域的水土,日本当局组织核电站附近居民迅速撤离,并且建议在撤离时不要吃任何东西,因为位于核电站本土的食物可能都受到了污染。
·大地震导致地面下沉,日本岛处于地震震区沿海的部分地区沉到海平面之下,约有443平方公里的领土沉没海里,沉没部分相当于大半个东京,使得日本陆地面积进一步缩小。
二、地震为什么会引发海啸
日本诸岛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边缘,两板块挤压碰撞,引发地震,而地震引起板块间垂直运动时导致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海底地层急剧隆起或者下陷,高度差引起重力差,导致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剧烈涌动,进而从海里“掀”起水墙扑向陆地。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引发海啸,地震要引发海啸,一般海底地震的里氏震级要达到6.5以上,同时海底地层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垂直断裂,也就是“竖”着裂开,这样附近的海水才会发生“变形”而掀起海浪。举个不太贴切的例子来理解就是,一杯水上下摇动引发海啸,而水平摇动引起的是“海浪”。同时海啸发生在深海影响不大,对于经过海啸的船只来说不过是一多大一点的“浪”,但是当海啸发生在大陆架附近,海水“撞”上突然变浅的地层,波浪高度骤升,扑向地面,造成海边居民的人员、财产损失。
三、1米高的海啸杀伤力有多大
有人听到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预计才1米高,就嗤之以鼻不以为意,觉得不足一个人腰高的海啸能有多厉害?大概连个小孩都打不趴,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有人做了这样一张图(如下图),一般人的认知中1米的海啸是从平直的海面突然涌起一米高的波浪,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整个海平面升高了1米,就像你以为海啸只是大海扬起温柔地“一巴掌”,事实上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消防栓迎面砸来!根据日本官方给出的数据,海啸引发的浸水中,浸水1米的预计死亡率为100%,事实上0.3米的海啸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站不住脚”,1米高的海啸冲走2吨左右重的汽车不成问题。因此这次地震发生并引发海啸时,日本官方第一时间通知民众远离海边。
四、地震恐造成核污水泄漏
日本因为地震而造成核污水泄漏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早在今年2月,日本媒体就曾报道过,日本福岛县海域捕捞上一条放射性物质超标的海鱼,简称辐射鱼。关于这条鱼为什么会受到核辐射污染,日本媒体是这样解释的:因为当地时间2023年2月13日晚,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发生7.3级强震,导致核污水轻微泄露,污染了附近海域,也导致海域内的鱼类受到影响。因此有人担心这次地震也可能引日本核污水泄漏,到时候日本海及附近海域可能再一次受到污染,据调查,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入海,可以随着洋流漂到世界各地,甚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海域也曾检测出“日本牌”放射性物质。但是也有人觉得核污水入海可能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地震,因为日本有过核污水入海计划,日本共同社在2023年10月15日曾宣布,日本政府将争取在2023年,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持续储蓄的100多万吨污水排入海洋,至于日本是说说而已,还是真的将核污水入海计划贯彻落实,不得而知。
五、专家曾建议日本民众撤到中国
日本每年发生数千次有感地震,仅日本东北近海在2023年至2023年这十年间就监测到57万多次地震,日本可以说是在地震中生活的国家,而且近些年来日本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越来越多,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因为地震会导致地面下沉,而且日本还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岛国,处在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西北部,美国航空局的资料显示,日本列岛正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东移,不排除有一天日本列岛滑向马里亚纳海沟的可能,日本311地震就使日本列岛向东南方向,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沟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移,现在已经偏离了大概2.4米。因为地震和全球变暖,美国科学院院长阿尔伯特曾预测,日本可能在数十年内渐渐沉入海里,他建议日本政府向他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如中国、韩国等寻求帮助,万一日本发生陆地沉没等大灾难,可以将日本民众撤到中国,以免灭种。
2023年5月疫情结束(张淼保险工作室)
阅读原文,体验感最佳:
张淼保险工作室:2023,新冠隔离津贴保险解析;愿疫情早日结束,愿祖国山河无恙!
近期全国各地的疫情形势越发严峻,除了西安,包括天津、河南等地也陆续出现确诊病例。
全国疫情图(更新时间:2023/01/10 24:00)
此前,笔者有详细汇总解析保险行业各家保险公司的新冠保险,具体可以参考本文:
张淼保险工作室:新冠肺炎保险,很有意义的保险,几块钱就能搞定!!
不过受去年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影响,很多新冠肺炎类保险,都已经停售。尤其是此前应用性非常强的产品,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爱无忧,已经于去年年底停售。
还好的是,近日众安保险,也推出了一款类似(不能说一毛一样,但基本就是复制粘贴)的新冠保险,为有新冠保障类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可选项。
笔者也紧急解析一下这款产品,方便有需求的消费者朋友们了解与选择。
目录
01 新冠保险保啥?什么情况不赔?
02 新冠保险投保与理赔注意事项!
03 健康告知
04 结语
01 新冠保险保啥?什么情况不赔?
一、保障内容
(一)意外类保障
1、意外身故、伤残:10万
这里要注意的是,意外身故、伤残与新冠身故共用保额10万;
爱无忧本身作为一款意外险,也是有职业类别要求的,投保限为1-3类职业。具体职业类别,篇幅有限,可以私信笔者索要该公司职业类别表。
2、猝死:10万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急性疾病,且在疾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死亡。上述自发病至死亡时所经过的时间以载明的时间为准,且最高不超过12小时。
(二)新冠类保障
1、新冠身故金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新冠身故前,已经给付了新冠确诊金,那么身故金要扣除已经赔付的新冠确诊金;
需要注意的免责条款:被保险人在投保前或等待期内因与疑似罹患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而被隔离的;
2、新冠确诊金
5天等待期后,按照确诊新冠“临床分型”程度赔付对应金额:a) 轻型或普通型:1000元
b) 重型或危重型:3000元
需要注意的免责条款:被保险人在投保前或等待期内因与疑似罹患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而被隔离的;
3、新冠隔离津贴
2 天等待期后,被保险人于保险期间及保险期间结束后21天内,因与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密切接触,或因处于中高风险地区,而被当地政府或防疫部门通知要求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的,本合同按载明的每日隔离津贴金额,按照被保险人的实际隔离天数给付特定传染病隔离津贴。隔离津贴为 200 元/天,最高给付天数为 30 天;需要注意的免责条款:
(1)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已确诊或疑似感染或因与疑似罹患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
(2)被保险人投保前尚未解除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或医学观察状态的;
(3)在保险合同生效前,被保险人所在地区已被国家确定为中高风险地区或被当地政府宣布为全域封闭管理地区且保单生效时仍属于上述两类地区;
(4)被保险人前往、途径或离开政府部门已公告的中高风险地区或全域封闭管理地区导致被强制隔离;
(5)被保险人从中国境外的地区(含港、澳、台地区)或国家返回中国境内时导致的隔离;
(6)被保险人违反隔离相关规定和要求而造成的扩大损失;
02 新冠保险投保与理赔注意事项!
1、什么情况才能买?
简单来说,就是购买前,你所在地区为低风险区且没有全域封闭才可以;
2、理赔注意事项
(1)新冠隔离津贴理赔材料
认可各级政府、各级卫健委、街道、管理委员会、居委会提供的正式隔离证明材料,材料需有出具部门的官方印章确认;物业管理公司、小区等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不予认可。
如上图,就是一份西安市新冠防控居家隔离通知书。上面有当地疫情防控单位的盖章和社区居委会的盖章。
(2)风险地区
——我目前所在城市已经有中高风险街道,但我所在街道是低风险区绿码且没有封闭,能买吗?
——可以,具体以国务院发布的中高风险名单为准,在小程序及APP可以查看。如被当地政府宣布为全域封闭,封控和闭环管理的地区,无论是否绿码,均不能购买。
(3)旅游/出差
——出去旅游/出差,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是低风险,如果两天后其中一个变成中高风险,被隔离了这种情况能赔吗?
——可以,投保两天后所在地和途经地变成中高风险,因此被隔离可以理赔,如果是主动前往已知中高风险区域,属于免责范围。
(4)核保不通过
投保的时候,有可能会遇到风控导致核保不通过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无法再购买这款产品了。
【风险管控模型是通过大数据建模技术对客户当次投保做出的整体风险评判,结合了健康、职业、行为、财务和信用五个维度的综合判断。根据以往经验,客户无法投保的原因有可能是历史就诊、住院情况或历史在其他保险公司的投保、理赔情况不符合保司核保条件】。
03 健康告知
1、被保险人是否专职或兼职从事属于《众安保险职业分类表》中的 4 类及 4 类以上职业?
2、被保险人目前或曾经是否患有下列疾病或症状:恶性肿瘤,生活无法自理,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以上4类残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评定标准为准),瘫痪(含脑瘫、偏瘫、截瘫、单肢瘫),肢体残疾(含上肢腕关节以上、下肢踝关节以上任意大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任意肢体1个或1个以上大关节截肢或缺肢,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畸形,驼背畸形大于 70 度,脊柱侧凸大于 45 度,侏儒症) ,酒精或药物滥用成瘾史,吸毒史,脑血管病(含脑梗、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癫痫,冠心病,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主动脉瘤,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或 HIV 阳性,器官衰竭或器官移植?
3、被保险人是否正计划前往或3个月内曾前往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或国家?
4、被保险人目前是否因与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接触史被强制隔离或医学观察?
5、被保险人目前在其他保险公司和我司投保的有效个人人身险保单中(除外航空意外险)累计意外身故或意外全残保额是否大于 200 万?
04 结语
岁末年初,临近春节。人员流动庞大频繁,笔者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千万不要因为身边有了确诊病例,再去买新冠保险;有需求,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及时为自己和家人匹配好新冠保险保障。
这款产品年交仅59元,保障期间是1年期。其实应对1年内不确定的新冠风险,也是绰绰有余了。
有投保或更多问题咨询的朋友,可以私信笔者。尤其是投保前,一定和笔者进行沟通,确认一下是否可以购买。
买保险,更要买对保险;
张淼,一个帮您买对保险的人。
2023大海啸(首都圈年底频发地震)
今年是关东大地震99周年…(C)imagin Net画廊收藏/共同通信
东京首都圈连日相继发生搖愰,专家指出2023年发生巨大地震的危险场所在哪里?
12月30日上午9点42分左右,发生了以千叶县西北部为震源的地震(震度2)。虽然规模很小,但前29日上午11点半左右发生了以东京都23区为震源的震度3级地震。以23区为震源的地震是从11月开始的第四次。首都圈正下方,最下层的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北美板块三个板块重叠在一起。本来地震的风险是世界上最高的区域之一。
专家指导立命馆大环太平洋文明研究中心的高桥学特任教授解说,
如果隆冬发生大地震的话……从「冻死风险」中保护生命的「防寒对策」。
「地震的发生源有①太平洋板块内部②与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界③菲律宾海板块内部④与北美板块的边界⑤北美板块内部至少5种以上的可能性。不知道震源在哪里。比如30日千叶西北部的地震深度约为70km,从位置上看是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界发生的。29日东京23区的地震深度约30km,发生在北美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界附近。其特征是,如果只有北美板块断裂,将会集中在极为狭小的区域。也就是所谓的「首都圈直下型地震」。
■北海道、长野、京都、高知、冲绳无论哪一个,现在位于最深处的太平洋板块活动活跃起来,整个日本列岛都发生了地壳变动。
除了首都圈以外,还有2023年需要注意的地震吗?
根据国土地理院的电子基准点测量,从2023年开始持续的地壳变动,在2023年夏天以后发生了变化。整个日本列岛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从西南向东北移动。
「首先是北海道浦河冲地震,北海道根室附近的地震。北海道有因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挤压而在2023年无法移动的区域发生大规模地震的风险。
长野县北部有被太平洋板块压迫的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逆断层型地震令人担忧。
在京都,29日南部发生了3次有感地震。由于菲律宾海板块的压缩,欧亚板块发生了扭曲的地震。这是已经开始的超级南海海沟的大地震前阶段的地震,附近冲绳本岛和宫古岛等先岛诸岛,高知县和纪伊水道也有发生大规模地震的风险。
此外,箱根山、阿苏山、口永良部岛等火山活动也很盛行,这与菲律宾海板块的压缩有关。
在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的冬天,大地震和火山活动变得活跃,有可能引起雪崩和融雪洪水」(前面提到的高桥学)
自然灾害不选时期。需要注意。
日本内阁府首次发表「设想受害」的意味深长…不知为何日本的巨大地震在冬天多了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在刚过新年的时候(C)日刊现代
12月21日,内阁府就日本海沟沿岸和千岛海沟沿岸发生的两次巨大地震发表了首次受灾设想。
日本海沟地震设想三陆?日高冲(M9.1)、千岛海沟地震设想十胜?根室冲(M9.1)。这些都是以千叶县以北的太平洋一侧为中心,最大震度为7级的震动,最大约30米的海啸袭击。
■日本海沟沿岸的大地震「冬天的深夜」的话死亡人数为20万人
最坏的情况是发生在「冬天的深夜」的情况。据推算,日本海沟沿岸约有19万9000人死亡,约22万栋建筑物将全部损毁、烧毁。12月21日,久违地在北海道的日高地区中部和国后岛附近(各自震级3)发生地震的时间点让人担心。
过去的大地震也多发生在冬天。比如说南海海沟大地震,从留下记录的684年白凤地震到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12次中有5次是12月、2月发生2次(除此之外,7~11月各发生1次)。
武藏野学院大学的岛村英纪特任教授(地震学)说。
「气温会不会影响地震的发生等原理尚不明确。但是,如果全世界都随机发生地震的话,那么南海海沟的巨大地震集中在12月和2月,从统计学上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除此之外,看看过去的大地震发生时期我觉得有冬天容易发生巨大地震的理由」
除了南海海沟之外,1994年12月28日还发生了三陆遥远海域地震(M7.6)。次年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阪神淡路大地震。
历史上,1703年12月31日的元禄地震(相模海沟的大地震=M7.9以上),以及1611年12月2日的庆长三陆冲地震(M8.1)也在这个时期发生。
最好是做好准备。
结束语: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看完记得评价给点小鼓励,点赞加关注。希望您快樂。我每天都会定时更新最新消息!,
2023年没有了只限应届生(2023年考研日)
这个周末是有号称“第二高考”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日子,从2023年140余万人报考发展到今天的457万人报考,平均年增幅人数达到26万余人,增速最快的是近5年,增长人数达到了256万余人,增幅超过一倍有余,相对去年,今年增长人数更是高达80万人。
考研录取率分析
从2023年算起,历年考研录取率均在30%左右徘徊,最高年份是2023年的36%,最低录取率是近三年,均低于30%,其中2023年28%、2023年29%、2023年29.6%左右,按这个录取率计算,2023年录取人数将达到132万人,而2023年录取人数只有111万余人,增幅肯定达不到20万,所以说,2023年研究生录取率还将下探,很可能会降到26%左右,竞争更趋激烈。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我国研究生录取率达到了30%左右,即使降到25%也是非常高的,不存在激烈之说。但是,到2023年,大量的名校毕业生、甚至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往“双非”甚至“三非”院校跑,这是以前所罕见的现象。
如浙江大学毕业生大量涌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全国有600余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报考杭电。深圳大学近2.8万人报考、集美大学报考人数翻番,湖南农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报考增幅超过50%,另外如浙江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增幅也超过三、四成。
应往届毕业生占比分析?
从笔者统计的高校报考人数增长来看,师范类高校无论是数量、还是增幅均比较多。如安庆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均有15%以上的增长幅度。
对于参考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比较关注的一个数据是,每年考研大军中,应届生与往届生的比例大概在多少?部分省市及高校公布了相关应往届毕业生数据。如黑龙江公布的全省报考学生12.72万人,其中往届毕业生6.01万人,占比为47.2%。暨南大学公布的往届生占比超过了一半,达到51%的比例。而云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去年公布的往届生数据,更是超过了60%。可见,457万考研学生中,往届生应该占比在四成以上,甚至超过一半。
2023年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近六成?
如果我们按照往届生四成比例计算,那么今年应届生报考人数达到了270万之众,而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909万,本科生占其中一半左右,那么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超过了60%?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了。
2023年没有了只限应届生(202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
能够在这样这样的大千世界,我们想看聚在一起,经历高考的洗礼,我觉得非常荣幸,愿大家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窗外有操场,笔下有未来,低头是题库,抬头是期待,写完卷纸上最后一个句号,盖上笔帽,结束了十二年漫长的学习生涯,希望考生的成绩可以为考生照亮整个夏天,然我年后带满心期许,去见你从未见过的风景。
不管曾经在学校是什么状态,但是到了高考考场上都是一视同仁,今年的高考已经接近了尾声,很多同学都收到了自己的录取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大家都为自己的未来筹划着,有的同学整理行装,准备进入大学校园,有的同学准备复读重新来过。
无论怎么选择,明年高考又有一新变化,学生们要随着变化而适应变化,2023年高考,这一类考生可能无缘高考了,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了。
2023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如果中招这种情况,学习好也考不上大学
现在很多家长想给自己家孩子培养成“神童”,毕竟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应试教育下,家长们的思想惯性,所以说明年开始,高考不允许“跨级考试”,只有应届生和复读生可以参加,像高二,甚至初中的学生,不能参加高考。
但是如果学习成绩真的很超群,对于这种天赋异禀的学生,个别学校会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少年班,在少年班学习的学生,在被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参加高考。
还有的学生可能正值青春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一不小心就容易误入歧途,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打架斗殴等等原因,年纪轻轻就有案底,其实有案底的学生不那么危险,如果近在高考,学生们还在少管所,或者还在被拘留,这样的学生,就会剥夺高考机会。
而且我国高考一向比较严格,如果曾经在考场上违纪,或者是被军校开除军籍等等,被处罚几年不允许参加高考等等,在这期间的考生,也不能参加高考,路要严格遵守高考相关规则,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高考成绩下发之后,大家都相继上了大学,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想重新复读,但是还没上大学去退档,所以这种还在大学保留学籍的学生,不能参加高考,所以说,已经被大学录取的学生,想复读,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学籍。
高考移民情况被禁止。打个比方,比如说像河南这种高考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非常多,于是想要在这种省份取得靠前的名次,进入名牌大学,难度非常大,可能考650+的成绩都不算突出。但是这类学生如果放在贵州这样教育比较不发达的地方,650+的成绩就可以排一个很靠前的名次。
所以说,每年都会有极个别的考生,觉得自己明明考的成绩很高,却因为在高考大省而不能去好学校,于是就在高考之前,把自己的户籍迁移,这样一来就可以享受当地的高考政策,但是这种做法对很多的考生来说都不公平,所以说,高考钻空子的考生不允许参加。
高考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大考,考生们请尊重考试
高考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改变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对很多家长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的发展,就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但是高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更加重要,因为高考对于国家来说,是第一次人才选拔考试。
考试过后,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水平,学生们会进入不同的大学,未来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展国家,以上几种情况的出现,会非常打乱高考秩序,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也非常不公平,所以考生们面对高考一定要更加尊重,更加珍惜。
近两年国家做出了很多项改革,在高考这件事上,国家非常重视,所以说高考在国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考生们要做的就要是,无论身在何地,无论多大年纪,好好复习,好好准备高考,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也不要投机取巧。
总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高考足够珍惜,高考才能给出你一个满意的回报,所以说加油吧,趁还有时间。
今日话题:祝2023年考生高考顺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是关于日本近期最大的地震和日本发生6.3级地震后海啸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