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没有归属感的句子 表达缺乏归属感的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形容一个人没有归属感的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表达缺乏归属感的句子和形容一个人没有归属感的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形容一个人没有归属感的句子 表达缺乏归属感的句子
编辑导语:“内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近期我们可以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看到“内卷”的进阶版,即“卷死ta们”,许多人用相似的语句创作视频。为什么“卷死ta们”可以这么火呢?本文围绕“卷死ta们”引发造梗热潮的原因展开了讲述,推荐对此感兴趣的伙伴阅读。
如果用几个字来概述近期“内卷”这个概念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新变种,那似乎就是“卷死ta们”了。在各大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中,年轻人用相似的句式纷纷造句玩梗,展现自己的“卷王之姿”。夸张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及让人啼笑皆非的文本内容是此类视频的标配,“卷死ta们”则是视频文本的固定结尾。
从扬言“反内卷”“躺平”到戏谑地宣告“卷死ta们”,年轻人的此“卷”还是彼“卷”吗?本文将带大家分析“卷死ta们”引发造梗热潮的原因。
一、“卷”文化的又一个传播变种
说到最近这些相关的流行梗,还是得回到“内卷”这个母题,其常指某个领域内的过度竞争,系统中的个体陷于“被自愿”的互相倾轧与内耗,不产生太多效益,是一种没有良性发展的增长。在当前的网络语境里,它不是个好词,尤其是年轻人,一直以来对其十分痛恨。
然而这些日子,他们却主动喊出“卷起来”的口号。最初引领这波“卷死ta们”风潮的是抖音博主@驴儿鹿(考证焦虑版),“舍友都在看剧,我把游戏打开,实际上偷偷在背教资,卷死她们”。在这之后,抖音网友纷纷效仿,个个变身学习卷王,意图“谋害”室友。比如“室友都睡觉了,我偷偷把她们闹钟关了,让她们明天起不来,这样就我一个人去上课,卷死她们”;“室友都在聊天,我假装加入她们,其实偷偷写作业,卷死她们”。
在学术赛道趋于饱和之后,网友们另辟蹊径,力图将梗传播到各行各业,嫁接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我从现在开始天天吃葡萄,以后我的孩子眼睛就比其他人的还大,卷死他们”;“室友都在学习,我在偷偷选棺材,死也要比她们住得好,卷死她们”;
再比如,周末晚上的我坐在宿舍内,A舍友手机内传来“卷死ta们”的音效,B舍友正进行此梗创作并上传平台,而我,已经偷偷在写分析此现象的文章了,卷死她们……“卷”文化衍生出又一个传播变种。
二、为什么“卷死ta们”火了?
自“内卷”一词出圈到相关亚文化的不断衍生,该词的热度近两年一直居高不下,引发相关议论。而相关的梗火过一轮又一轮,网友们在每一轮流行中总是能迅速加入,引发一场又一场网络传播热潮。
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在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迷因理论,指“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1]
在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中,某种语言表述方式、某种特定类型的图像、某种穿衣风格的兴起,都可视为一种迷因,吸引网民加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参与复制、修改与再造。[2]
同样的原理,“卷死ta们”系列文本和视频内容背后所涵盖的学术、身材、外貌焦虑、对工作压力的控诉等能够迅速击中年轻人的内心,引起共。
只不过,与“内卷”相反,“卷死ta们”并不是抱怨太累太忙,而是那些想努力的人给自己找的一个俏皮的台阶,既表示自己的确有在努力,又不想被人贴上“卷王”的标签。同时,此类视频制作门槛低、文本创作简单、易模仿、易传播,所以网上的年轻人也更容易被“卷”进这场“卷死别人”的风潮,而这种非现实性的表达、这种“无聊的东西”在年轻人眼里却“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3]
年轻人们不断围观与输出,每个人都成为了互联网迷因的继承者和编辑员,[4]这些促进了其进一步传播。
另一方面,“卷死ta们”在网络上的流行也代表着年轻网友们对辛苦处境的自嘲,特别是当大家正处在疲惫、郁闷的工作生活中时,以幽默形式进行吐槽也是在虚拟环境中的一种自我解压。这些短视频中极具喜剧效果的文本与表演,给很多受众带来了快乐与愉悦。
某种意义上,当在消费这类视频时,大家看的不是人们有多卷,而是内容本身制造的夸张感和趣味性。
类似的梗,早已变成纯粹的搞怪。图片来源:微博随着迷因的复制与扩散,网友们运用“卷死ta们”这一句式不断对话题进行开拓、对内容加以延展,激发了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在不断进行生产、消费与自主诠释的过程中,网友们享受着对其编码与译码的快感。[5]
三、这是“内卷”遭滥用后的反噬?
如果说有什么因素导致了“内卷”热度居高不下,有一个原因至关重要,那就是词汇本身的误用与滥用。与很多流行词一样,“内卷”在社交媒体语境的传播中逐渐脱离其本源的社会学与经济学含义,词义本身经历了一场“通货膨胀”,被错误用于各种情境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家越来越感受到“只要努力就会被说卷”“只是正常的努力也会被说促进内卷”。
知著网一篇文章就提到,反观“卷死ta们”视频所用的固定句式的话语表达,我们也可看出其逻辑上的谬误。即“努力与内卷被划上了等号,我努力了=我卷到别人了”。[6]
图片来源: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
于是,为了考研早起变成了卷,在闲暇时间背几个英文单词变成了卷,为了写好论文阅读许多文献变成了卷,甚至只是按时去上不点名的专业必修课也变成了卷。
在这种舆论氛围中,似乎只有完全“躺平”才是利人利己的正确生活方式,是不被周围人吐槽的唯一选择。努力突然与“内卷”重合,在网络社交平台与现实社交情境下被批判,被污名化。
“词汇的误用,要么消灭了一种价值,要么消灭了一个视角,要么消灭了一个精确的分类。”[7]
光明正大的努力好像不被允许了,为了规避他人对自己激化内卷氛围的控诉,在群体化的压力下,努力的人只好进行自我掩饰与遮盖,如视频中运用各种手段、整各种花活儿来塑造自己“不努力”的人设。此外,或许有些人也时常感受到,似乎在同龄人之间,努力是不合群的,我们害怕别人知晓自己的努力,越来越不敢光明正大地展现它。
于是,为了在群体内寻求到归属感或源于自身对“天赋型”人设的追求,我们也加入了这场“集体性的防御”,[8]开始偷偷努力,抑或是以夸张的表演来显示自己虽然很努力,但主要还是为了搞笑,最终目的还是弱化自己的努力与内卷之间的关联。
最后回到迷因视频和流行梗本身的生产,为了吸引眼球,视频制作可谓花活儿百出,但出圈视频仍是小部分,大部分作品被掩埋在茫茫的互联网中。
于是我们看到“卷死ta们”这类视频的文本越来越夸张、荒诞,这本身就是属于内容行业的大型“内卷”现场。当然,无论内容如何传播,适当的努力的确不应该被污名化,否则,久而久之,也许我们就会忘了,努力是应被嘉奖的品质,而非被控诉的由头。
参考链接: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02):200-209.
[2][4][5]王子健,李凌凌.网络“梗”文化的意蕴内涵与传播逻辑[J].青年记者,2023(14):109-110.
[3](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5-106.
[6]知著网:“卷死Ta们”视频走红:变味的嘲讽与被内卷掩盖的努力。https://mp.weixin.qq.com/s/1TElKECmqWqzUhwRmR6OCw
[7]看理想:误用“内卷”时,我们扔掉了什么问题和视角?https://mp.weixin.qq.com/s/osmMY4iE8Z4hxSAb_owIfA
[8]曾奇峰心理工作者:“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正大光明地努力就可耻?https://mp.weixin.qq.com/s/XgpS-kOxAt-PIIoMcFVwcw
作者:橘子;公众号:全媒派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形容没有归属感的句子(互联网终极)
女朋友感冒了,说什么才能体现你对她的关心?
低情商:多喝热水。
高情商:少喝凉水。
听起来有点冷,但类似文案放在下面这位女士身上就开始迷之匹配。
昨天歌手陈翔被爆出轨,说自己和演员江铠同约在一起是做皮肤护理,「高情商 VS 低情商」小课堂立马上线:
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出现了。
「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大型情商风暴,早已在积极解锁互联网世界的情感密码。
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梗图宇宙」
这张图,第一眼望去平平无奇,左边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白衣女士,看起来知性而内敛。
画面转到右边的蓝衣女士,她的形象立刻脱胎换骨,笑容热情似火,智慧昭然若揭。
她激动地伸出一只手,仿佛向观众发出了灵魂启迪的邀约。
虽然这张图看起来有着浓浓的长辈风,却对新生代网民造成了异常深刻的冲击,一度激起他们狂热的文案创作欲望。
刚开始这张情商图引起传播,主要在生活情感领域。
比如,教你如何在寂寞的夜晚,委婉表达自己的欲望。
就算实践中遇到了令人失望的情境,也要用高情商维持好表面的情谊。
这张图一人分饰两角,给网友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一句表达两种深意,让网友的思维得到了尽情的发散。
很快,「高情商 VS 低情商」开始在微博兴风作浪,走进了热闹的娱乐圈。
网友们试图让说唱和学习「跨界」,让不红的男明星在此图中找到些许慰藉。
到了消费领域,商家的低质产品和过季滞销,都开始有了高级的理由。
游戏的战场上,不再充斥着不堪入耳的祖安文化,只有婉转而优美的语言艺术。
它活跃在互联网社交中的各个情境中,掀起了一股(假装)讲文明、讲礼貌的「情商学习之风」。
现在每出一个新事件、新话题,网上立马都会重现「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话术对比新图,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前阵子郑爽代孕事件刷屏时,「高情商 VS 低情商」自然也不会落下脚步:
20 年前,我们在收音机里听着《从小学习高情商》;10 年前,我们在图书馆打开《情商高的女人好命一辈子》,1 年前,我们在 app 里买「100 个方法带你用情商致富」的课程;现在,我们在表情包里一秒领悟「高情商和低情商」。
这些梗图明面上看是让耿直却不中听的话,变成让对方感觉良好的话。
但实际上,一个个玩笑背后,都是解构的嘲讽和无尽的娱乐至上。
「高情商 VS 低情商」到底从何而来?
「高情商 VS 低情商」火了,梗图也传得越来越多,但当问起那个蓝白衣女士到底是谁时,网友们通常一脸茫然。
其实这位女士,来自抖音上一个名为「惠子说情感」的账号。
她的定位是「做人们情感路上的引路者」,最早教人们如何处理夫妻、婆媳关系,为人们提点幸福家庭背后的秘密,后来惠子开始进驻社交、职场等各种情境,教人们寻觅游刃有余的感情生活。
她视频的特色,就在于贴近中年女性生活的现实话题,很容易让人想到过年回家那些说话让人头疼的亲戚,想必他们看到视频,有 99% 的机率会顿觉醍醐灌顶。
而惠子阿姨,就是他们的情商导师。
那正襟危坐的姿态、坚定不移的语气,颇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气派。
当女儿带了妈妈看不上的男朋友回家,惠子阿姨教妈妈这样说:
低情商:看你那个样子,你也配?
高情商:小伙子你好,你是小丽的哪个男朋友啊?
当小孩子跟长辈讨红包的时候,惠子阿姨教长辈们大气回复:
低情商:你这孩子,怎么一见人就讨红包呢?
高情商:哎哟,小红包都收腻了吧。来,阿姨给你送个三千万吧。千万要玩得快乐,要吃得开心,千万要记得,出门见长辈,第一句话是先问候新年好!
当儿子生日找妈妈要钱出去玩,惠子阿姨再次教各位妈妈豪迈扔给儿子三千万:
低情商:高考考了两百多分,你有脸过生日,我都没脸说生了你。
高情商:妈妈送你三千万好不好呀,千万要开心,千万要幸福,千万要平安!
这种风格,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
是的,就在那些充斥着各种早安晚安和节日祝福的家人群。
所以,在年轻人的视角,她的视频也更凸显出一种类似中老年表情包的隐形趣味。
如果你还记得「高人竟在我身边」这句话的话,它其实也来自惠子阿姨。
简简单单一个「竟」字,立马给对方备受重视的瞩目感,仿佛这优秀深藏已久,被人察觉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后来这句话,还衍生出了「男同竟在我身边」「小丑竟在我身边」「小丑竟是我自己」等新梗。
同样的,抖音、微博、B 站等各个社交娱乐平台,也开始出现「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大批模仿者,争相进行二次创作和大型魔改。
电影、电视剧、漫画作品甚至雷军的发布会都被剪辑成了「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小课堂。
QQ 的微博官方号也跟上了这波风潮,歌手海泉拍下「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解说视频来传递社交小技巧。
低情商:哎哟你最近又胖了。
高情商:你的身材,有点意思。
在一波又一波「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梗图下,旧文案虽然看腻了,但每次都有网友能再次推陈出新。
倒不是图本身有多炫目,也不是网民真有多需要高情商指路,它常用常新的原因,就在于它在网上又创造了一个阴阳怪气的新模板。
互联网上无法停止的「阴阳怪气」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梗图中的高情商和低情商,都不是真正的高情商。
这种 VS 不仅带着幽默的目的,更多程度是通过互联网语境,年轻人对真实稀缺、生活窘迫、社交困境的一种群体性自嘲。
表面上是在提升情商,实际上是在阴阳怪气。
不止「高情商 VS 低情商」,阴阳怪气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话术体系。
「阴阳怪气」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曹禺的《北京人》第二幕:
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那时候,阴阳怪气还是形容一个人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网络上早期的阴阳怪气,也只是在句子后面加个「呢」「呀」等语气词助力,比如「是的呢」「好的呢」「这是谁呀」「谁没听过您的名字呀」。
后来阴阳怪气开始进攻 emoji,于是可爱不再只是可爱,挖鼻不再只是挖鼻,委屈不再只是委屈,家人发出微笑是微笑,你发出微笑是呵呵。
现在,知乎上有人专门发帖教你如何阴阳怪气,抖音上有着「每天阴阳怪气小妙招」的标签分类,豆瓣上还设立了阴阳怪气小组,让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此阴阳怪气。
阴阳怪气,一度在互联网世界出现人传人现象。
它风格的核心,在于:(假装)尊敬礼貌、(假装)毫不知情、(真实)身处高地。
和「高情商 VS 低情商」一样,重点是其中的反差性、伪装性、冲突性,让人气到七窍生烟,还要假装心平气和。
现在,阴阳怪气已经屡见不鲜,去年还出现了一个新物种:「阴阳人」。
他们的语言体系频繁闪现在各种网络对战中,只要发一句「就这?」「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急了急了急了他急了!」,所有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立刻仿佛一拳打进了空气。
正常人说「真棒!」,阴阳人说「是吗,那你真的好棒棒哦」;正常人说「我错了」,阴阳人说「行吧,都是我的错行了吧」;正常人说「你说的对」,阴阳人说「行行行你说的都对」。
比起脏话互喷,阴阳怪气是一种不失体面的攻击。
虽然维护了表面的和气,但随着越来越多人阴阳怪气,围观群众也一度产生反感心理。有网友解构了「阴阳怪气语」,教人们如何一边阴阳怪气,一边一败涂地。
阴阳怪气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很难停止的网络风潮,跟风的网友们一起精神连线,借此寻求强大的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
「高情商 VS 低情商」,可以说已经是阴阳怪气的进阶版本。
毕竟它喜动脑、爱绕弯,比起简单的阴阳怪气语,已经发展出了更复杂和多元的空间。
作为一种讽刺言语行为,它们都有着幽默的一面,能够解压静心、宣泄不满,但也有负面之处,会让语言失去原有的含义,同时形成一股莫名的网络戾气。
无论如何,讽刺有度。
如果有人给你强行上「情商课」,在你面前莫名其妙阴阳怪气 ——
低情商气到内脏出血,势必要大撕三百回合。
高情商无需争辩,直接说他们南波万(No.1)。
出去浪的搞笑句子(退休了)
我今年我五十七岁,退休工资六千多,现在身体还算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多年,现在终于退休了。提到养老,我这个年纪虽然还早了点,但是我对自己将来的养老生活,早就有了计划,现在和大家说说我的打算:
首先要学会好好爱自己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到中年,虽然身体还可以,但是也到了走下坡路的时候,我觉得要想有个好一点的晚年生活,身体是第一位的。现在退休了,没有了工作和抚养孩子的忙碌和艰辛,多了大把的休闲时间,我要把这些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好好利用好,把生活的重点转移到关照自己身体上来,要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加强对自己情绪的管理,每天定时吃好一日三餐的同时,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对身体有营养的东西,自己要舍得花钱,毕竟吃好了,身体才会好起来。
加强身体锻炼,在锻炼中收获健康和快乐。生命在于运动,现在我有大把的时间了,不能总宅在家里,要走出去,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既能锻炼又陶冶情操的户外体育活动,比如:打打太极拳,做做瑜伽,和朋友们爬爬山什么的。让运动带给们更多的健康和身心的愉悦。
培养积极健康的个人爱好,让心灵在美好事物的充实下更加饱满和充满活力。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书,唱歌,旅游和摄影。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坐在午后的暖阳下,安静地品读,让知识带给我新的视角,丰富我的人生。到合唱团里去,和老朋友一起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放声歌唱,让歌声充满我的生活,带给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向。和老伴去自驾旅行,去一望无际的草原策马驰骋,去南海吹温暖的海风,在椰风海韵里徜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我们渐渐老去但不失浪漫的难忘时光。
朋友,是在变老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现在大家都退休了,要时常的约在一起聚聚,一起去郊游,去赏花,去吃喜欢的美食,交流一下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啥的,让友谊成为不寂寞的最好的选择。
其次是要理智地处理好和家人子女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家人和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培养成人,现在需要我们赡养了,我要怀着感恩的心来回馈父母,尊重他们的养老选择,做到多些陪伴,多些耐心,让他们的晚年有我们而感到好过些。
对于子女,要尊重他们的婚姻生活,和成了家的女儿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到多理解,少打扰,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如果女儿遇到困难,我会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与一些合理的支持和资助,决不会以养儿防老的思想对儿女进行道德绑架。
最后就是从容地面对病痛和死亡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如果自己还能动,就不会牵扯孩子的精力,如果到了不能自理的时候,就去养老中心,度过自己的余生。特别是对自己的身后事,要提前做打算,和老伴孩子交代,如果到了最后时刻,放弃抢救,让自己最后走的从容而又有尊严。
人活百岁,现在我的历程已经过半,不管你接不接受,我们都会老去,看到自己不再青春的脸庞和两鬓染上的白霜,哪能没有不甘和彷徨。老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谁都一样,我们要从容地面对未来的一切,过好余生的每一天,愿我们人生的夕阳季,有最美的遇见,也散发着令人沉醉的光芒!
有意境的旅行句子简短(跟着诗词去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诗词去旅行。祖国的山河有多壮美,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呢?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记录它的秀美,而古人是用诗词来记录它的壮美,千古流传,藏在祖国山川河海中的诗词,你知道多少呢?
1.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描写庐山的诗句,庐山的美不止奇峰秀水的自然风光,更在于那些千古传颂的绝妙诗篇,只有亲临庐山,才能体会到苏轼曾写出经典诗句的豪迈。
2.峨眉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今时峨眉山的月色依旧清澈明媚,亘古不变的美景,犹如李白的诗词一样永久流传。
3.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登顶太山,真正感受雄山胜景,不愧是五岳之尊,重峦叠嶂的山峰,山间的云海翻腾,绝美的日出,当这些美景尽收眼底,你会觉得人间值得。
4.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千百年过去,我们仍可以看到张继的诗情画意,另外寒山寺如今成为国内求姻缘最灵的寺庙之一。
5.华清池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这是出自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诗句,如今华池风物犹在,整体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穿越到诗词里的大唐盛世之中。
6.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是崔颢登上黄鹤楼时的感受,朗朗上口的诗句,后被推崇为黄鹤楼的绝唱,千古流传。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将武汉三镇和长江风光尽收眼底,登高望远,会有感同身受的登楼情怀。
7.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时写出的诗句,其实唐宋时期,有不少文人学士登高观赏,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出名。登临鹳雀楼,看着眼前的美景,满目余晖,由衷地感叹王之涣一定是看着这样的美景写下的千古绝唱。
8.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为有名的一首,已成脍炙人口的题咏西湖的诗歌。一定要去一次西湖,看一看西湖十景里的曲院风荷,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能感受的水墨江南的韵味。
9.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望洞庭》,即使千年已过,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仍不会让你失望,等一场洞庭湖的日落,静谧又美好。
山河依旧,诗词隽永,一起走遍美景中的每一处诗意。
这些诗词我们是不是都耳熟能详,你在旅行过程中会发现美景中诗意吗?
关于幸福的优美句子(最简单的幸福)
文 / 阿拉是神经
我们毕生忙忙碌碌,唯一的动力和目的,不过是为了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却在很多时候感叹幸福不易。
其实,只要心简单了,幸福也就简单了。
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吃好一顿饭、睡好一次觉、不去想太多,便是每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幸福。
01
好好吃饭
韩寒说:“上帝给人一张嘴巴就是用来吃饭的,连饭都吃不好,还能做好什么?”
深以为然。
女白领文静为了保持身材,早餐只喝些粥或吃点面食,午餐除非很饿,不然只吃菜,不吃饭,至于晚餐,则是一粒米也不沾。即便怀孕,也只比平时多吃一点儿而已。
因为她坚信,拥有好的身材,才能为工作加分。
可她却忘了,无论什么东西,都不值得拿健康去换。
有句话说:“健康是公平的,你忽视它,它自然也会报复你。”
用如此方式保持身材,身体自然是撑不住的。
她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月经量也越来越少,最近两年,牙齿也开始松动了。
文静开始慌了,她问医生:“是不是因为自己工作压力太大了?”
可医生却批评她:“别让工作压力来背锅,这是你自己‘作’出来的,问题就出在你不好好吃饭上。”
保持身材的方式有很多种,节食却是最愚蠢的一种。
我们付出一切去工作,不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吗?可身体没了,还谈什么幸福。
说到好好吃饭,办公室里有位同事,最让我佩服。
在我们晚起吃不上早餐,或随便买点包子应付时,她几乎天天早起吃早餐。
做碗面、熬碗粥,或是买些早点,不用多花哨,总能让自己坐下,安静地享受。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午饭不是外卖就是餐饮小店。但对于她来说,下班逛逛菜市场,不仅晚餐有了,连第二天的午饭也有了。
一到休息日,她就开始捣鼓各种美食。每次看她在抖音上做的食物,总让人有种大块朵颐的感觉。
我问她:“上班都那么累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思做这些?”
她说:“亏什么都不能亏了肚子。自己做饭,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还很快乐。”
杨熹文先生说:“一个人对吃饭的态度,会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一个对一日三餐如此认真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人这辈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好好吃饭,享受当下,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再忙,也别忘了好好吃顿饭。
02
睡个好觉
我有个朋友,是出了名的早睡早起,且睡眠质量之好,可以用雷打不动来形容。总之,她就是专家口中那种“睡商很高”的人。
因为睡得早,她还曾闹过一个笑话,被大家调侃了好一阵。
那天晚上,大约9点时,我约她吃宵夜,却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了“早上好”的问候,真是令我当场错愕,至今难忘。
很多人都称赞,她就算不化妆,皮肤依旧好得自然。她总会说:“都说睡觉可以美容,可能是因为我睡得太好的缘故吧。”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
好好睡觉,不仅可以让人健康,更能让工作事半功倍。
《睡眠革命》里写道:“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会主动控制自己生活的节奏,提高自己的睡商,才能永远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工作和生活。”
赫芬顿的劝解,不无道理。
这个被誉为“新媒体女王”的人,也曾是个不分昼夜的工作狂人。超负荷的工作,让她身心俱疲,最终晕倒在了办公室。
这件事让她意识到,以累垮自己的方式来工作,并不可取。这样不仅会掏空自己,对事业也没有任何帮助。
从此,赫芬顿成了每天8小时睡眠的倡导者,大力宣传睡觉的好处,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
睡觉,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用一顿饱觉换一天的精神焕发,最值当不过。无论今日如何,都该好好上床安睡。能在拼命的生活中好好安睡,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03
不去多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
看着寺院枯黄一片的草地,小和尚对师父说:“师父,快撒些草籽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急,有空就去。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中秋时节,小和尚去撒草籽。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
他急急喊道:“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完了,又飞来许多麻雀,专挑地上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见状,惊慌地说:“不好,草籽都被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草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不紧不慢:“没关系,草籽多,小鸟是吃不完的,你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
夜里,下起了大雨,小和尚夜不能寐,担心草籽会被冲走。第二天他跑去查看,果然草籽都不见了。
他跑到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怎么办,昨晚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冲走了。”
师父依旧不慌不忙:“不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不久,许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来一些没撒到的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小苗。
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太好了,我种的草都长出来了!”
师父只是点点头:“随喜!”
看完则个故事,不禁豁然开朗。
《镜花缘》里讲:“尽人事,以听天命。”
人生有很多事,急不得,也急不来。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你只管尽心去做,不用多想,顺其自然。
人这一生最大的烦恼,往往来源于想太多。
人生苦短,何必多想。把心放宽,一切随缘,幸福自来,诚如《万物生长》里说的那样:“我不多想,就幸福了。”
04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过好每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吃好四季里的每个三餐,便是幸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比睡觉更治愈,睡一顿好觉,做一场好梦,便是幸福。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便是如意。往事不惦记,凡是看淡些,未来不猜想。心静了,舒服了,便是幸福。
吃好,睡饱,少想,这才是最简单的幸福,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责任编辑x圆滚滚 值班编辑x拧发条鸟
以上内容是关于形容一个人没有归属感的句子和表达缺乏归属感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