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姐妹的情深句子 夫妻是战友的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闺蜜姐妹的情深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夫妻是战友的句子和闺蜜姐妹的情深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闺蜜姐妹的情深句子 夫妻是战友的句子
文|京燕
1.
“京娃儿,你从山东带回来的特产还有吗?我再给冬娃儿奶奶拿一些,老了老了,让她也尝尝嘴儿。”
我大一寒假回家时,皮箱里一件衣服都没带,满满的都是各种零食与特产:周村烧饼,各种罐头,台湾米饼,高梁怡,德州扒鸡等等。室友看到我一袋袋往宿舍拿东西,便打趣到:小李子,你这是要把整个超市带回家啊。我嘿嘿一笑,挠挠头不说话。
如果,真的可以拥有超能力,我会把整个超市压缩带走。因为,我年迈的奶奶对超市的认知还停留在电视那小小荧幕上。至于为什么会买这么多东西,是因为我了解奶奶,她一定先会给自己的老姐妹们尝尝嘴儿。少了,奶奶自己就尝不到了!
2.
小时候,我一直很困惑,只是邻居而已,又不是自己的亲姐姐、亲妹妹,干嘛关系那么好?我自己还天天和亲妹子果儿干架,为一根冰棍斗个你死我活!
后来,我在《读者》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时间太久,题目早已忘却,内容却一直不能忘,它主要讲述了两个女人,因缘嫁到同一个村子,悠悠岁月中,彼此陪伴,相互扶持,从少妇到母亲再到老奶奶的这段光阴故事。
当时读完,眼泪不受控制,落了下来。那一刻,我明白了奶奶们之间的这种情感。
有些爱,只能爱人给你。有些情,只能家庭给你。
有些话,只能和姐妹们聊聊,比如那些少妇情怀,为母心酸,老年苦闷。尤其对于一个农村的女人来说,姐妹们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她们可以是温度计,信息员,树洞,帮工,饭友,参谋等等。
缘分,让一群女人相识,相伴,相守。岁月把这份情,酿造成精品佳酿。
原来,除了血缘的羁绊,还有这么纯粹的情分!
3.
放寒假,回到家。听妈妈说,星星奶奶在秋天走了,走的前一天晚上还在我家里吃洋芋,和奶奶拉家常。这个奶奶我是熟悉的,她在奶奶的姐妹中年纪最轻。
缘分,因时间存在,又因了时间消逝,却在记忆里美的让人落泪!
有一天,姐妹们都不在了人间,我们不可以哭泣,即使是落泪 也是微笑着。因为,她们始终在一起,互相陪伴!
雨说句子详细赏析(全国优秀教师刘红红)
刘红红
刘红红,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教师专业成长先进个人、“最美劳动者” “十佳委员”,华阴市市管拔尖人才、华阴市政协常委。现任教于华阴市华岳初中。
疫情时期,常规写作已不能触及学生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采撷当下的读写素材,创新练笔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的心灵播下一粒真善美的种子。
一、 关注学生居家状态,随机布置主题小练笔
语文是最接近生命和心灵的学科。在这个足不出户的时日里,学生的心灵需要一个出口。而写作就是训练心情的最好方式。
“作业单”示例:
每天完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主题日记,可以记做家务、一顿美食、体育锻炼、草木生长、自己与父母的交流、疫情时刻的见闻感受、独学时的方法和体会,等等。
假期延长,学生不能重返校园,居家的日子里,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想念在学校的时光了,教师可设计《怀念校园日常》的仿写训练。
“作业单”示例:
文因情生,情随文涌。请放声朗读《土地的誓言》两个选段;以《怀念校园日常》为题,选择其一选段,仿写其中的句式和短语类型,完成自己的真情写作。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
----《土地的誓言》
二、学思结合,活用课文资源
学生背过的课文不仅仅是用来默写得分的,读过的名著也不仅仅是用来完成读书笔记的,它们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源泉,是学生理解生活、思考生活的桥梁。
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思考语文的习惯,教师可指导学生整理与“最美逆行者”精神品质有关的课文选段,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白杨礼赞》《愚公移山》等;要求学生朗读、背诵并运用。
“作业单”示例:
在这个寂静的春天里,疫情肆虐,英雄逆行,我们读过的文句在心头奔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结合疫情时刻的见闻,参照语文课上读过的名句或名著,选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以“今天,我才读懂了语文课上学过的......”为题,完成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感悟。
三、紧扣时事,插入应用文写作训练
疫情,是一张答不完的试卷。教师可结合疫情话题指导学生完成倡议书、邀请函、感谢信等应用文练习。
“作业单”示例:
请给全校学生写一份《抗击疫情,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要求格式规范,语言表述科学、得体;
请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写一封《致敬最美逆行者》的感谢信,表达你最真诚的谢意,要求格式规范,语言得体;
我们学校拟邀钟南山院士给全校师生做一次有关健康教育的讲座,请你以学校的名义给他写一份邀请函,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练、表达得体。
四、依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设计“最美抗疫”小专题
学生要学好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学校,而要立足生活,放眼天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是中国最权威的官媒之一。平台日更迅速,内容丰富,感性与理性并存,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亦庄亦谐,可读性强,是学生开阔视野、厚养语文、润泽灵魂的基石。
“作业单”示例:
疫情,是一本深刻而丰厚的写作教学参考书。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洞察人性、领略美好的窗口。请关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完成练习。
结合“最美逆行者”的相关资讯,抒写留言;
搜集、整合新闻资料,拟写对 “最美逆行者”的新闻采访;
浏览《来了,新闻早班车》,仿写一句话新闻;
阅读有关疫情的漫画故事《其实,你知道怎么做》,完成搜集、整理、分析野生动物的存在意义和现实处境的探究任务,上传一份图文并茂的小报告(图片可用网上资源);
阅读科普专题《新冠病毒的自我修养:如何统治全人类》,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欣赏、学唱《微光》音乐视频,并尝试仿写歌词前四行。
五、留意假日“节气”,浸染传统文化
如何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教师把握文化浸染的契机。
此次假期恰逢“立春、雨水”等节气,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探究“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由来以及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指导学生赏析与节气有关的诗文和故事;推荐与节气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指导学生完成专题探究和写作练习。
“作业单”示例:
同学们,在老师的眼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最美丽、最意味深长的传统文化。不必说节气更替带来的草长莺飞,层林尽染,也不必说节气变幻蕴藏的人生智慧,单是听听“立春、雨水、惊蛰、小满”这些有意思的名字,我们就会浮想联翩,沉思良久。
今逢“雨水”,万物生辉。局促一室的你能不能想起“雨润春天”的诗句?闭上眼,你的脑子里是否浮现出“雨润春天”的样子?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诗歌《雨说》?
请朗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的美文《今日雨水》,并完成其中的“诗文结合”仿写练笔;请关注《老树画画》微信公众平台,欣赏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小诗和插图,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气?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我们需要充分捕捉、采撷学习资源,给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灵动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明亮生命底色。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酒醉才知你爱谁句子(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1、人一大,遇到喜欢的人,第一感觉是害怕。
2、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3、如果你现在赖在床上,你可能会完成一个梦。如果你现在起来做事,你可能会完成一个梦想。
4、不是抱一抱,亲一亲,改个情侣网名,换个情侣头像,就是情侣了。真正的情侣是一同经历好多坎坷,还依旧说爱你的人。
5、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6、时间,让深的感情越来越深,让浅的感情越来越浅。
7、生命中总会有无数个擦肩而过,不是每个相遇都能凝结成相守,不是每个相邀都能转化成相知。一辈子那么长,生活中变数那么多,有时你以为会永远陪你走下去的那个人,居然只能陪你一段路。幸好我们总会保有一点对于永远的奢望,不至于错过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
8、幸好爱情不是一切,幸好一切都不是爱情。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9、九把刀:多少孩子都在鄙视大人的青春里挣扎着成长,后来却成为他们看不起的大人。多年后沾沾自喜看着镜子,竟还反过来感叹当年自己的年少轻狂,连最后一点点失落、后悔都省下来了。真是太干脆的背叛。现在我们要对十年后的自己投下一张信任票,绝对不要成为我们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10、你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气,其实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
11、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年轻时总感到自己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自信丧尽。我想像自己完全无能,毫无魅力,没有价值。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计日功成。在我充满自信时,我连最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哪怕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误,也叫我确信自己仍旧一无是处。
12、《肖申克的救赎》: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13、柏邦妮:所谓的老女孩就是,还喜欢二十岁时喜欢的香水,还戴着二十岁时的琥珀戒指,还穿二十岁时候的衣服,还喜欢二十岁的时候,喜欢的那种男孩。她也许成熟,但绝不世故,她也许复杂,但并不浑浊。永葆好奇之心,永远赞叹,期待奇遇,梦想不是一个目标,是一种气质。
14、顾城: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15、罗兰: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点。“往前走,别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你就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16、女孩子的战略就该是:偶尔主动,偶尔被动,不要冲动,尽量伺机而动,就算你蠢蠢欲动,也要假装按兵不动,那样才会让男人怦然心动。
17、昨天已成历史,明天尚且神秘,只有今天,才是天赐的礼物。此时此刻,改变了你的态度,下一时刻,改变的是你的人生。
18、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你该拐弯了!
19、伏尔泰: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
20、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混社会的说说句子(悲喜世界)
文:子芊上上
有一个帖子发问:
“你在哪些时候发现人情凉薄?”
评论里有条回复获赞上万:
“明明自己觉得痛不欲生,快要撑不住了,身边人却冷眼旁观,还要怪你小题大做的时候。”
东风恶,欢情薄。
这悲喜世界,多的是看客,少的是人情。
01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心弯弯曲曲水,世路重重叠叠山,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付出过,失望过,摔倒过,失败过,吃过亏,也上过当。渐渐就看透了,这世道风光时锦上添花的人多,落魄时雪中送炭的人少。
相声大师郭德纲人还未红时,当过“猴子”被人围观。他在一档节目中做体验嘉宾,被关在商场的玻璃柜里2天,把吃喝拉撒都摆在群众面前。
人们像看猴子一样看着他,看的是热闹,可有谁看得清郭德纲内心的崩溃和酸楚呢?他这样受尽“屈辱”,只因为能赚取几千块钱,以填补德云社惨淡的账单。
世间有很多心酸事,只有经历过了的人,才能真正能明白其中滋味。
在北京混,交不起房租,房东连踢门带骂街;相声剧场刚想有起色,剧场眼红想多分一杯羹,大闹特闹;德云社刚要异军突起,同行忌恨打压。
郭德纲这一路走来,受尽冷眼的事,他能讲一大箩筐。
郭德纲在给爱子郭麒麟的家书中,写道:
“我儿十八,几句叮嘱。人生一世,极不容易。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
“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
“忘恩思小过,定会反戈。开口说大义,临大难必变节。逢人称兄弟,即深交也平常。”
“我儿且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每一句叮咛,都是从苦水里泡出来的。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着别人的悲痛,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于别人的欢声笑语之中。
世上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
郭德纲也曾说过:
平生有四恨: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人情如纸,四恨小人猖獗。
生活多的是看客,少的是人情!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
“惟有身处卑微,才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02 且行且珍惜
这世上,许多情处着处着就淡了,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这是生活的常态。
大多数人只是你生命中冷眼旁观的看客,无非在精彩处喝一声彩,随时都能抽身离开。
作家张嘉佳曾说:
真心对你好的人不会很多,一个也别弄丢了。毕竟如果弄丢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前段时间,被赞“中国好兄弟”的两人,让我们这诸多的看客也体会了一把深情。
50多岁的梁成告诉好友贺湘闽,自己被确诊为舌癌晚期,没多少日子了,他想最后一段日子过得有尊严,想出去转转看看。
54岁的贺湘闽用手头攒下的3000元,又跟朋友们借了2万多块钱,买了一辆二手五菱宏光,就带着癌症晚期的老友,出发了。
两人的故事,被人们纷纷称赞传颂。
这也让我想到了《朗读者》中丁一舟和赖敏的故事。
赖敏在21岁时,患上一种很罕见的疾病,叫小脑共济失调症。走路走不稳,站立站不稳,交往多年的男友也选择了分手。
但命运让她遇见了丁一舟,他曾是赖敏的同学,当他得知赖敏的病情之后,找到赖敏并告诉她,自己愿意照顾她一辈子。
为给赖敏治病,他跑了大大小小的医院,花光了积蓄。为了节约房租,他从城里搬到农村。
后来,丁一舟还辞去了工作,带着赖敏,一个轮椅,一辆脚踏车,一条狗,出发了。从广西柳州出发,过大理、西藏、敦煌,再经由北京、河北回到起点。
在地图上走出了个“心形旅程”,被网友们称为“走心夫妇”。
这些温情故事,就像给这世态炎凉,你推荐吹进了一股股暖意,唤醒人心底的柔软。
有多少人,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有多少缘,从一朝相逢到一夕离散。
人生路上无论友情还是爱情,且行且珍惜。岁月未老,感恩所有善意,珍惜所有给予。
03 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在一档节目中,蔡康永曾采访过成龙。在采访快要结束时,蔡康永问成龙:“拍电影累不累呀?”
成龙竟然崩溃了,哭了整整15分钟。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你环顾四周,会发现:尽管身边人潮汹涌,心事却无处可诉,那些心酸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年岁渐长,终会懂得,生活是自己过出来的,没有人能够替我们去承受。
你能做的,就是收敛情绪、隐藏心事,一边咬牙挣扎,一边负重前行。
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80%的人不关心,剩下20%听了很高兴。也不要什么话都跟别人讲,你说的是心里话,但他们听着是笑话。
虽然很扎心,但这是现实。自己的苦,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季羡林老先生在《悲喜自渡》里所说: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悲喜世界,愿每一个人在这薄情的轮回里,深情地爱着!活着!
文:子芊上上,专注于吸引力法则,温暖向阳,上上而行。感恩大家,敬请关注。
关于混社会的说说句子(心理学)
混得好的人,早已识破生活的假象。此句既真且假,重点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好”这个字在具体语境和句子中的含义。
专注于物质获取,紧随大流的庸常式“好”
在这一类人群中,习惯于使用“混得好”这种表达。
看到或听到“混得好”这种表达时,人们完全可以想象到与此相对应的,他们的讲话神态与语调:眼神猥琐、笑容油腻、身形佝偻随时准备低头哈腰、为骗取客户各种费用不惜采取各种违法违规手段并嘲笑客户愚蠢……
通常情况下,这类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擅长和习惯使用的词汇,以及评价他人的词汇,就是“混”,或者“XX混得好不好”。
美国人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曾经提出了一个假设,从这一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中我们得知,语言学家们一早就发现,思维依赖于语言,某个文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往往能够在一个人的语言结构中得到体现。
经常使用“混”一类词汇,从心理心态上上来分析,这类人往往不端庄也不太老实,本质上与标准行业的严谨、刻度不能差丝毫的工作理念与要求,也相距甚远。
而环境不同,不仅工作作风和心态不相同,语言表达上也会大不相同。
体制内官员、公务员、高度精密制造业、有着严苛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中的人,通常不会在工作场合,或者私下里,话语轻佻的,语义含混的,这样表达或遣词造句。
譬如公务员,因为条规框架、政治理念与思想格局,必须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话语传递对象紧密相关。要知道,群众不仅眼睛雪亮,而且主观分析能力一流。
说错一个词,就容易让人民群众产生误解。出公告政策,不把词汇琢磨透彻,不把语意分毫不差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是绝不能见报或公示出来的。
多年前,在一次高铁事故新闻发布会上,担任新闻发言人的某官员不太懂群众心理和遣词造句,在面对记者和公众的提问时,把事件调查结果的官方态度简单表达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结果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网民甚至掀起了“事故与铁路部门无关,是乘客的问题,他们不该上这趟车,这就是事故最终调查结果。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这样的造句大赛,来表达对此官员表达方式以及内容的不满。
如此看来,一个人如何讲话,使用何种词汇来表达,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逻辑和素养,以及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身处不同环境下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受到身边环境影响,并将这种潜在的环境素养,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混得好与看破生活假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什么我们要对语言表达有这么多的分析和挖掘?除了上述所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看透生活假象,活得游刃有余。
混者,其实才是生活中各种假象的制造者。
因为没有真才实学,才更擅长阿谀逢迎。因为不懂实干无原则底线,所以更懂溜须拍马胡乱跪下。就在这一跪一舔之间,事情的真实脉络,合理走向被歪曲了。被蒙蔽的多数人,无意间就被带歪了节奏,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而真正知道事件本身态势的“混者”,则充分利用对事实的掌握而放手一搏,篡取个人利益。如此一来,他倒成为了那个混得好的人,因为他知道真相!刻意制造假象的他,最看得破假象!
可能你以为我们要说的是生活中的聪明人,那些历经世情而对人性恶与谎言有了经验和教训的人,他们看破假象过得比较好。
的确有这样的人,而且事实上,这种人反而不是在混,而是以更为谦逊低调的姿态,静悄悄融入到假象环生的世俗里。
并且,将生活和工作平衡好的过程里,往往藏着巨大的生活智慧,更是洞察人情世故之后,有所选择的进与退,而非年轻不懂世情者的莽撞冒进,做无谓的牺牲和浪费。
在顾闳中向李后主复命的间谍画作《韩熙载夜宴图》中,画家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以旁观者视角,细致描绘了韩熙载在家中与朝中权臣、当红歌姬、佛堂名僧、文人雅士等人聚会宴饮的奢靡、浮华场景。
在看过此画之后,以声色犬马、醉生梦死著称的李后主也喟叹道:“孤亦无如之何矣。”意思是,原来你韩熙载私下里过的日子,比我这皇帝还奢靡腐朽,看来你的确不是像是要篡取权位功名之人。
自此之后,李后主对他十分放心,甚至在韩熙载以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自污,从而达到躲避相位目的时,李后主依然对他优待有加,并不对他的奢靡生活做出任何批评和限制,甚至于死后,李煜还是赠给了他宰相的官衔。
那么,韩熙载果然如李后主所看到的那样,奢靡、腐朽、不以国事为重吗?
当然不是。
史书记载: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名震江左。
而在南唐开国后,烈祖李昪就曾经让韩熙载充当太子李璟的老师,并说,以韩熙载的才华,迟早会成为朝中重臣,建功立业,此时吾儿与之学习,将来可堪重用。
正是因为韩熙载的才华盖过当时皇帝,而他本人又是从北方南渡来投奔李唐王朝的,因此,朝中包括皇帝在内,对他并不十分信任。
韩熙载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因此,虽然贵为太子的老师,却当得不怎么称职。因为他在东宫整天“谈笑而已,不婴世务”。
正是这样的混沌姿态,让韩熙载在朝野中安然隐身,甚至不惜蓄歌姬、背箩箇,到各个妓院去讨要乞食以自污,从而躲避朝廷对他的猜忌与怀疑,安然终老。
但是,韩熙载其实是一个有建功立业壮志的人,只不过,时运不济,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与主张,因此,在当世不容盛才的格局下,他选择了一条看似“混得好”的路数,永久的掩埋了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Lin, C. E.Putting Your Thoughts On Trial: How To Use CBT Thought Records. Internnational Bipolar Foundation.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以上内容是关于闺蜜姐妹的情深句子和夫妻是战友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