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 父母变老了心痛的句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父母变老了心痛的句子和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的精彩内容哦。
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 父母变老了心痛的句子
11月18日,多名家长反映,在上海市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给学生们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出现大量与自杀相关的题目。
有家长指出了问卷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存在负面消极语句描述、不恰当引用“自杀意念量表”、问卷答案的有效性着实堪忧。
就在一天后的11月19日,另一则大洋彼岸的噩耗传来。芝加哥大学留学生被枪杀,24岁的鲜活生命永远定格。被害留学生的妈妈,在追思会上声泪俱下:
妈妈生平第一次出国,不是去旅游观光,不是去参加你的毕业典礼,更不是参加的婚礼庆典,而是参加你的葬礼。
多么惨痛的人间悲剧。
每个生命都值得热爱,但也在出生的那一刻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而当我们为英年早逝,扼腕叹息时,更会联想到自己的生命,众生皆是向死而生。
01“死亡”和“爱恋“是刻在基因中的存在
还记得第一次心里“小鹿乱撞”的感觉吗?!那种极速狂飙的兴奋,着实难忘!
仔细想想,第一次感受到“死亡”时的恐怖和无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大约是7岁时,我窝在家里看《动物世界》。目睹小羚羊被狮子活活咬死时的绝望眼神,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当时客厅只有我一个人,无力地蜷缩在沙发里,整个世界似乎变了色调。
这事我从未向父母谈及过,怕他们会笑我“胆小”,而当时小小的我不知道,这就是一次“死亡教育”。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异性”的爱恋,是刻在基因中的存在。
高尔基说:“人自从生下来那天起,就开始一天天接近死亡!”
国人至今还是不能完全开放的、真诚地在家庭里讨论死亡,但能早点让孩子知道这事儿,其实比让他独自面对和理解要好。
02我害怕失去它们的那一刻
第一次在生活中近距离接触死亡,还要从小学3年级说起。
忘记是如何得到的那只小鹦鹉,真是把我高兴坏了,每天除了上学外几乎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它身上。
直到2周后的一天,一觉醒来发现它一动不动得倒在笼子里,眼睛紧闭!
当我再三确认它并不是睡着后,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那一刻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因为我无论如何也救不回自己的鸟。
我把它带到公园,挖了个坑埋了,在旁边立了一块石头作为石碑。
回家后看着空空荡荡的鸟笼,又提醒着我它曾经的存在。
宠物的离去,带给我脆弱无力的自责。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都还会有些愧疚!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养过小动物,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失去它们,而那一刻,好疼!
03父母不在,我们直面死神。
母亲已经64岁,她的床头总是摆放着同去世多年的外婆的合影。有时候母亲会看看照片再看看我,说:“看着照片就觉得自己的妈妈还在......我也想妈妈了!”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母亲对外婆的思念。我也明白母亲的意思:只要父母还在,我们都是孩子。父母不在,我们直面死神。
但正是因为明白死亡的意义,才让我们更能珍惜并感受当下的美好。
外婆养育了8个子女,也成就了他们;
母亲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了我一个;
而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每个人总有一天会没有“躲藏”的地方。
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快承载起上一辈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勇气和力量,
去思考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去直面死神。
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是“怎么走的”,但却可以决定“用什么心情走”。
只要知道我们的生命之爱会在身边人和下一代中得到延续,
他们会获得勇气和我们的生命力量,我想这就足够了吧。
04死亡永远不是爱的终点,遗忘才是!
2023年的时候,有过一部超火的动画《寻梦环游记》
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乐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
电影中的米格在最后揭开了最为直击人心的内核:
我们所爱的人永远都会活在我们的心中,
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他们就不会“死”,
因为死亡永远不是爱的终点,遗忘才是!
世界上只有一种死亡,
那就是当你的身体不在世间而且
也没有人再记得你的时候,才是真的死了!
05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但生命的力量也许并不在于长短,更在于它的宽度和内涵。
找到一首很美的诗,送给你!也把它作为本文的结尾!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没有睡去
我化作千风,吹拂过那辽阔的天空
在冬天,化作钻石般闪耀的白雪
在秋天,化作金色的阳光照射成熟的麦田
我就是那秋天温柔的小雨
每当清晨你安详地醒来
那些振翅高飞的小鸟
都是我的踪迹
每个夜晚你凝望天空,我都存在于星光中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从未离开
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子女比父母先去世)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白发人送黑发的。毕竟自己年纪大了却还活着,可是那些年龄比自己小的却走了。那么问题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呢?
对于这个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伤害过的人是怎么说的吧。子女比父母先去世,这是一种多痛苦的领悟?三个过来人说出内心话。
案例故事分享人、
74岁的胡大爷:
如果上天给我选择的话,我宁愿我现在就走,我是真的不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了。看着自己的儿子走在自己前面是一种多么痛苦的事情。这个事情让我苦不堪言,痛不欲生。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喝酒。尤其是天冷的时候,在睡觉的时候总会喝几杯。
人老了手脚就特别冰凉。然后我就想喝酒,暖一下身体。谁不知喝多了,然后就晕倒了。当我第2天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动不了了。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然后拼命的挣扎。甚至在想,既然是在做梦,那就等到自然醒吧。
等到自己肚子饿了还是动不了,这时候我才知道这并不是在做梦。要是在做梦的话绝对不是这样子的,让我再次拼命挣扎。怎么挣扎也动不了。我放弃了。到了中午10:00~12:00。我的孩子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以为我还在睡觉。
有的以为我喝多了,所以还在床上面。等到吃饭的时候他们让我起床,这时候才发现我不对劲。以后就赶紧送我去医院了。医生说我喝酒喝多了,酒精上脑了。现在已经是中风了。说得好听一点会好的。其实能不能好完全是靠我自己的。这种事情不好说,从那时候开始我就需要别人照顾了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大儿子在身边工作了。
然后就是大儿子照顾我,大儿子跟其他孩子说,我可以帮忙照顾父亲,但是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照顾不清了,那你们要给钱我。虽然是我们的父亲,当时也不能够让我一个人吃亏,是不是?本来就是这样子的,然后他们也同意给钱了。
每个孩子每个月给1500,然后大儿子负责照顾。听起来这个事情已经解决了,但是很快就出现问题了。照顾我的时候才发现照顾一个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一个不能动弹的人。
我意识是清醒的,但是我的手脚却不听使唤。我很恨我自己,因为我这个事情害了他们。要是我没有多喝酒的话,自己就不会这样子了。像我比较喜欢喝酒,尤其是天冷,喝酒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一定要注意了,喝酒喝多了早晚有一天会出事情的,酒这个东西最好还是别碰。在照顾我这段期间,我大儿子跟儿媳妇天天吵架。还不是因为我吗?既然他们过得挺好的,自从这样子他们就天天吵架了,是我害了他们的生活。后来我大儿子跟儿媳妇离婚了。
是因为我大儿子工作忙,照顾不了我了。然后就要儿媳妇照顾。一开始的时候愿意照顾的。后来不肯照顾了。吵架越吵越厉害,然后就离婚了。
离婚以后就大儿子照顾我。为了照顾我,你为了工作,那孩子也只能够两头做。不久以后我大儿子病倒了。大儿子还有七八年房贷。然后又有这个家庭要养。
他不能够放弃工作。可是自己都已经病倒了。没办法了,只能够硬撑着。不过多久,他就因为这个事情去世了。看着大儿子挡在自己前面。自己却无能为力。
那种体验一次就够了。我害了我大儿子。我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我后来好了一点。但是还需要人照顾。我不想再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已经发生了。上天能不能马上把我收走?我太痛苦了。我对不起我大儿子,更对不起他们那个家。
案例故事分享人2、
69岁的吴大妈:
我才知道最难受的不是死亡,最难受的是死不了。我今年69岁,可是我已经送走了两个孩子。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我两个儿子都被我送走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很多人都觉得我现在挺好的,有孩子孝顺。是的,我那个孙子很孝顺的,对我很好。
可是越是这样子我越痛苦。6年前我都瘫痪在床上了。前一天我还好好的,第2天我就瘫痪了,我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医生说我是操劳过度,那些病是积累下来的。治病花了很多钱,可是还是好不了。前前后后花了几十万把把自己的老房子都花完了。
本来我以为花了自己的积蓄就差不多了。可是之后把老房子也搭上。没有了老房子只能过去孩子那里养老了。我一个月就几百块退休金根本不够花。在我瘫痪的时间里面,我身不由己。我孩子认真照顾。他们越是认真照顾,我越难受,我宁愿他们放弃治疗,也不想他们这么辛苦这么累。
他们白天上班已经很累了。晚上还要照顾我。尤其是我大儿子。我大儿子是做苦力活的。白天辛苦了一天。到了晚上还要照顾我。我大儿媳妇早几年前就离开了。是我大儿子撑起一切。现在还要照顾我。看着他站着我就心累。那儿子一夜就白了,所有头发。其中的难受只有我知道。很多次看到他晚上在喝酒。
我知道他是难受,要是有的选择的话,他早就不想管了。虽然他跟孩子说,哪一天要是我不在了,你们也好了,说说你们的奶奶。你们的奶奶辛苦了一辈子,老了我们必须好好对待。他都已经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好了。听到他们说这些,我泪流满面。
除了哭,我什么都做不了。几年以后大儿子去世了。大儿子去世是因为操劳过度。那儿子去世以后,我就需要小孩在那里照顾了。以前是大家照顾他们给钱的。后去到小儿子那里了。去到小儿子那里,硬是把他们两夫妻拆散了。
小儿媳妇不想让我在那里。为了我的事情天天吵架。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当你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孩子们喜欢你,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那就不好说了。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了,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去管你。
就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写照。我小孩子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过好自己的已经很不错了,根本管不了我。可是又不得不管我。然后他们夫妻之间就天天吵架。后来他们两个离婚了,离婚以后我儿子又要照顾家庭,又要照顾我,还要去上班。然后就病倒了。
这一病倒家里面就两个病人了。我女儿根本照顾不过来。然后就让那些孙子有空的话就回来照顾。我都让他们不要再管我了。让我自生自灭吧。他说他们没有放弃我。不久以后我小儿子离开了。
笑着离开的,可能吧,对他来说离开也是一种解脱。再照顾我这段时间里面。确实让他受苦受累了。要是有来生的话,我一定会做牛做马报答他们的。我已经送走了两个自己的孩子。你们听起来这个事情很天荒夜谭。可是确实真实发生在我身上面的。
每一天都很难过,没有人知道让他痛苦,有多难受。我已经在床上面躺了很多年。我自己都过得生不如死,而且还要送走自己的孩子。虽然现在是那些孙子在照顾我。但是我劝劝自己快点走,要是我离开的话,或许以后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耳机都被我送走了,我还能够依靠什么。现在儿子不在了,就麻烦孙子。孙子也有自己的困难的。刚刚毕业的刚刚毕业,读书的读书。有哪个孩子能帮得了我的?我女儿的生活也被我的事情打乱了。本来他跟女婿过得挺好的。现在也经常吵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我太难了。真的想快点走。
案例故事分享人3、
76岁的张大爷:
老天啊,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我都已经76岁了,为什么还不能够离开这个世界?我是真的不想活了。我76岁,想离开却离不开。可是我儿子才50岁,不想离开却离开了。我儿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除了要养家庭以外,还要还房贷。现在我儿子离开了,一切动荡都落在了我儿媳妇头上。
我儿媳妇一个女人如何承担这一切?我儿子又是独生子。我自己一个儿子,分担家里面的事情的。现在辛苦了,儿媳妇。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是有男生的话,我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报答他们。
虽然我把儿子养大了,但是现在我却害了他们。儿子的身体挺好的,可是在照顾我的时候被累垮了。除了要上班还要照顾我,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白天在工地已经够劳累了,回到家里面还要照顾我。
看着儿子天天咳嗽,我就知道出了问题。我让我儿子去看医生,要他多注意,实在不行的话就不要管我了,或者说不去工作,将休息一段时间。
可是我儿子拒绝呀,我儿子跟我说,我能够放弃吗?我不能够放弃,你根本能够放弃工作,你是我母亲不能放弃工作,是这个家的一切,没有工作这个时候还要不要继续下个月又要还房贷了。听到儿子说这些我想哭,本来我有一些存款的。
可是为了救我,已经把所有钱花完了,并且还欠了一些钱。为了把那些钱还掉,然后把老家给卖掉了,现在我已经没有一切了。可是我儿子没有放弃我。我儿子孝顺,我知道。但是却因为我这个事情害了他。
不久以后我儿子被我害死了。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差一点就跟我儿子去了。要是我跟我儿子去那该多好啊,为什么我还活着?我儿子离开那一年才50岁而已,一想到这些我就想哭。
虽然他们现在没有不管我。但是我却不想活了,我太难了。为什么还不带着我?为什么,为什么?我现在活着就是一种煎熬,每天都期盼自己快点走。我走了大大就得到解脱了,最起码也不会再那么麻烦,再那么大压力。
结语:
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也不想的。面对这样的事情,顺其自然吧。要是有的选择的话,肯定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既然都发生了,那就坦然面对吧。人活着就是这样子的,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没必要想那么多,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你的孩子好好对待你,以后你的孩子也会被人家好好对待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小时候你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现在你这样子的女孩子肯定要好好对待你的。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心理负担。也不要把生活想的那么困难,一切都会有办法解决的。
由爱生恨最精辟的句子(从相爱到放手)
作者:叶谷
题记
一段突然抽离的感情,有心人不再有心。
始于情投意合,终于天涯陌路,历经千难万险,涅磐重生。
揉碎的身体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修炼上百年,走出这一场红尘花事的浩劫……从此,百毒不侵。
极多美好的开始,不能善终,这是痴者的后知后觉。
相爱
遥想当年,你踏着七彩祥云而来,抖去浮尘,魔幻了满树花开,邀来空灵的百鸟,鼓吹枝头的粉白,撒一米阳光,消融残雪,唤起我求生的欲望。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我以为那就是我不负此生的等待!
放手
惺惺相惜迷惑了我的双眼,蒙蔽了我的用心。
沉醉于诗情画意而不自省,焉知浮华的表象穿一袭绝美的糖衣,舞尽了残余的暧昧。
你的来日方长,傍一缕西风,绝尘而去!
众醒独醉的痴迷,等来了人走茶凉。
时间最让人猝不及防,从念念不忘到沦落平常。
现实致人瞬间清醒,你本不是我的花,只是我途经了你的盛放。
你再也看不到我喝醉的样子。
空旷的原野,是想念的温床。
那一年的心碎,从春日盎然痛到白雪苍苍。
放手吧,廉价的痴心,泪洗的沧桑,不过坐实了某段岁月的流浪!
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的人却遍体鳞伤!
爱情是造物外的法度,伤红尘,情未央。
虚晃了多少痴男怨女,悖逆了人间伦理纲常。
释然
在无情的人面前,不要哭,给不了你什么抚慰,最多只是同情。当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他在你眼里不过如此。
来来去去的过客,面具下几近千疮百孔,仍旧坦然示人。
不要弄脏自己去换来爱情,要让心冷漠些,无谓些,因为时光早已带走了我们的单纯。
不要用眼睛判断是非,要学会用心倾听。
真正耐得住考验的只有平淡从容,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那只是欺骗虚荣的手段。
时光流逝中痊愈自己,蜕变成优雅得体的女人,如陈酿日久醇香。
当年放弃的浅薄参不透时至今日的厚重。
偶尔忆起,一丝浅笑,拥抱过往,已泛不起任何涟漪,甚至更多的是可笑至极。
痴情的人爱到极致,痛到极致,恨到极致。
感谢各种情绪的极致,打造了一个极致的你,在人生的长河中,笑看风云,荣辱不惊!
笔收人走,一别两宽,勿念。
#原创散文##爱情##放手##随笔#
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孩子问)
还记得女儿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回家问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妈妈,你会死吗?什么是死亡呀?”
看着她那清澈纯净的眼神却问出这么深刻的问题,当时一下子就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于是就问她:“你为什么要问妈妈这个问题呀?”原来是在幼儿园老师给他们看了部动画片名为《云端的哈利》,让她开始对人生的终极问题进行思考。
《云端的哈利》有关“死亡”的启蒙
这部动画片在豆瓣上有9.3的高分,由日本插画家城井文所著,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羊妈妈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小羊哈利,每天都沉浸在悲痛中难以自拔,她茶饭不思愁眉不展的样子被云端上的哈利看见了,他为了想再次见到妈妈,通过各种努力与方法,最后终于来到了地面上。
可惜他已经不在人世,他的羊妈妈看不到他,所以他想方设法和妈妈靠近,不知是不是母子连心,羊妈妈能感觉到哈利的存在,于是她开始回忆起与哈利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往日的美好回忆在脑海中浮现。
最后羊妈妈摆脱了丧子之痛,而哈利也能安心地再次回到云端上。最后羊妈妈明白了,哈利留给自己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无法替代的美好时光与喜悦。
后来问了幼儿园的老师,发现所有孩子看完之后都默不作声,有些孩子比较感性的还哭了,我女儿就是边哭边看的。正是这部动画片让孩子开始对“死亡”有一个懵懂的概念,也开始意识到人不是一直会活着,自己最亲最爱的人也不会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于是开始思考我们大人都不曾直面的人生终极话题——什么是死亡——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复杂,若是说得太过直白只会让他们觉得太残忍。毕竟很多时候,大人都是对这个概念避之不及,甚至是有些忌讳的。
切身感受亲人离世,直面“死亡”的残忍与悲伤
还记得我7-8岁的时候,那天因为身体不舒服母亲晚上陪我睡觉,早上5-6点朦朦胧胧间听到母亲接了个电话,然后就发现她留下泪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我面前哭泣。
我慌忙地问她:“妈妈。你怎么了?”她哽咽着说道:“你外公没有了!”那时也是我第一次面对身边亲人的离世,一种完全陌生的感受,我不理解什么是人走了,什么是人没有了。
直到我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外婆家,看到一间只有2层楼的木房子,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悼念的亲友,外公就躺在一个木棺材里。我们看不到他的样子,只知道身边的大人表情凝重,他们穿着黑色的服装,头上戴着尽孝的装饰物,手臂上绑着黑色的臂章。
看着母亲和大姨还有舅舅们跪在草席上,悲痛欲绝地哭喊着,那时候我才明白什么是“死亡”,也是“死亡”离我最近的一次,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小羊哈利不幸离开妈妈,回到了云端上,他失去生命是对所爱之人最大的打击。哈利的妈妈会永远记住和哈利曾生活过的点点滴滴。虽然失去了哈利,但有些东西不会真正离开,因为哈利和羊妈妈相处的美好记忆将永远印刻在心里,因为爱过所以温暖。
外公遭受病痛折磨,夜里不幸意外逝世,临死前身边没有陪同的亲人,对母亲来说外公的离世是对她心灵上沉痛的打击。虽然母亲对外公的离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用这样的方式离开还是让她难以接受。
因为母亲爱外公,回忆起以前的点滴,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因为照顾我们这个家而忽略了对父亲的照顾,甚至都无法看他最后一眼。对她来说,外公的逝世,心中的悔恨比感伤更深刻也更难以释怀。
如何向孩子回应“死亡“,有关”死亡“最温暖的解释
之前在网上有看到一位母亲对孩子解释外公去世,她对亲人“死亡”的解释就特别温暖,也很值得我们大人深思。当孩子问妈妈什么是死亡时,妈妈只是问孩子你是不是喜欢玩滑滑梯?
当孩子点点头之后,她就对孩子说:“玩滑滑梯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排队,而人就像坐滑滑梯一样,会慢慢下降,然后慢慢变老,等到落地就要起身走开,不然会挡住后面的小朋友。”
孩子又问:“那外公去哪儿了呀?“
妈妈回答:“外公变成小朋友重新排队去了呀!”
的确,这样的回答很形象也很温馨,孩子能很快地理解“死亡”是什么,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隐藏的意义。
日本影片《入殓师》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对男主说的一段话也是颇有深意,他经手了那么多离开人世的躯壳,对于死亡他向家属这样说道:“死亡,就是一扇门啊,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越它,进入另一阶段,其实就是门,我呢,作为守门人,送很多人穿过那扇门,对他们说声,路上小心!”
死亡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死亡,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意外的孤立无援以及没有珍惜所爱之人的悔恨。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若能保持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好好把握当下所拥有的生活,即使死亡来临也将无怨无悔。
我是笑笑妈,带你聊情感,谈感悟,品人生。欢迎留言关注!
请尊重原创作品,抄袭必究,谢谢!
梦想被现实打败的句子(王安石变法)
#中华文化传诵人#宋神宗年间,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运动在王安石推进下兴起,变革涉及各个领域,富国强兵成效显著,却因损及官僚利益,加之执行不当导致“民贫”,在实行15年后夭折。王安石因变法毁誉参半,最终黯然隐退。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一千年来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祸国殃民的“奸臣”,也有人说他是“完人”。不管怎样,他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饱受争议的则是“王安石变法”。今天给大家说说“王安石变法”,千年前王安石是怎样力排众议,推行新法,变法取得怎样的效果及为何后来变法失败了?
变法的背景:洋洋洒洒《万言书》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短期内,这种统治模式消弭了“兵变”隐患,结束唐朝灭亡以来的战乱,对宋朝治理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到宋朝中期,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弊端开始显现,冗兵、冗官、冗费等现象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百姓苦不堪言。
在朝及在野的诸多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只有改革才能富国强兵。继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改革失败后,以王安石为首的又一批改革派悄然兴起。
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在江西抚州的官宦之家,他的父亲王益是临川知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年少时颇具才名,过目不忘,下笔成章,深受欧阳修的赏识。
16岁时,跟随父亲到处宦游,一路上观察,体验民间疾苦,为他后来改革提供事实依据。21岁中进士,进入官场,他为官勤谨,处事不落窠臼,每一任期政绩斐然,每到一处深受人民的爱戴,也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注意,认为他是可造之材。
时任宰相的文彦博曾向宋仁宗提议越级提拔王安石,欧阳修也曾向朝廷举荐他,但都被王安石拒绝,人家都求之不得,他却以“去京城做官,房价太高,住不起,花费太高”而拒绝,他宁肯去地方做官,也不愿去京城,可见王安石不是一般人。
王安石辞谢美官的声名遍及朝野,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官员士子都以能见王安石一面为荣。后来,王安石在推辞七八次后,终于却不过朝廷盛情,就任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的官员)一职。
王安石虽然来到京城为官,却想着地方百姓,经过多年在基层的考察,他“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他有感于社会弊病,向宋仁宗呈上《万言书》,极力言说变革对巩固统治、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在《万言书》中,王安石提出“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新颖理论,全面而深刻地阐述时局及社会积弱、积贫的弊端,洋洋洒洒万余字,极力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惜的是,宋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提议。
王安石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只能等待时机。
雷霆手段施新政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为颖王时,就已久慕王安石的大名。即位后,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江宁府知府(今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带),不久又召他进宫,询问治国之道,王安石告知宋神宗“择术为先”,又在与宋神宗的数次奏对中多次表示,应效法尧舜简明而不繁杂的治国方法,如果擅于“识人”“择人”,则贤者自来,奸佞必去。
公元1069年,宋神宗认可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的治世要旨,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委任王安石和陈升之为主管,开始实行新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法触动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百姓对此多有怨言,甚至出现为逃避保甲自行断指、断腕的极端做法。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弹劾王安石,但宋神宗对他始终信任与尊敬。御史中丞吕诲指出王安石“过失十事”,受到宋神宗贬谪。王安石因反对声音大怒,宋神宗对其从中调和,不断安抚他,听从王安石“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的谏言,继续重用王安石。
王安石实施变法的决心极为坚定,对反对变法的人施以雷霆手段,一一排挤出权力中心,哪怕至交好友也不能幸免。司马光曾与王安石交情深厚,却因新法上意见不合而闹辦。好友翰林学士范镇三次上书反对“青苗法”,被罢免职务。文彦博、欧阳修等那些举荐他的朝中大臣,都遭到宋神宗的贬谪罢黜。其余因持反对意见而被贬的御史、谏官不计其数。
新法实施期间,宋朝多次遭遇天灾,出现彗星等被古人认为不吉利的天象。反对派借此大做文章,认为所有异象都是王安石的过失,就连两宫太后(慈圣太皇太后、宣仁高太后)都向神宗哭诉“安石乱天下”。久而久之,宋神宗对王安石有了猜忌之心。
熙宁七年(1074年),罢免其宰相职位。第二年,神宗又重新拜王安石为宰相,但君臣间已然生出嫌隙。两年后,王安石辞相外调。
公元1085年,宋神宗薨逝,宋哲宗即位,任用司马光为相,悉数废除王安石新法。至此,新法共实施15年,以失败告终。次年,王安石病逝。
新法的先进性及局限性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新法以王安石《万言书》为纲,着重于“生财”“治财”。他在大多名士精简军队和官员、“罢官而止俸”的改革思路中独辟蹊径,提出以增强国家金融为重心的思想,在当时的宋朝乃至世界都是极为超前的。梁启超对王安石新法极为推崇,称“中国人知金融机关为国民经济之命脉者,自古迄今,荆公一人而已”。
新法在富国强兵方面的成效极为显著。比如,“青苗法”允许百姓在播种和庄稼未收时,可一年两次向官府借钱借物,等收成好后再行归还。“免役法”允许百姓、乡绅、官僚等缴纳钱财来免除服役。“方田均税法”按田地好坏、数量收取地税。缴纳的税款及借款大大改善了积贫局面,使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日益丰厚,可供朝廷20年之用。
“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强兵之法的推行提高了军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改善了积弱局面。
与此同时,新法的超前性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使原来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青苗法”变成农民不得不年年负担的高利贷,“实不出本,勤民出息”;“免役法”变成百姓多缴纳的一种役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保甲法”出现“困民财力”,“夺民农时”的现象……
王安石一心求变,将旧法一概否定,废除了一些原本利国利民的制度,加上王安石为人执拗,一意孤行,造成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最终导致了变法失败。
结语
改革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牺牲的。王安石一心为国,为改革北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当然这些改革势必触犯某些人的利益,只不过在当时士大夫阶级利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改革不成功罢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安石变法终究败给了现实。他是一位孤独的改革者,力排众议求改革,只不过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时期的贫弱局面,但他的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诗歌,犹如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明珠”,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以上内容是关于孩子离世心痛的句子和父母变老了心痛的句子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