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

国学素材成语故事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

荒古战纪围观:℉更新时间:08-22 07:03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和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的精彩内容哦。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一)

浦岛太郎:

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个地方,住着一个渔夫,叫浦岛太郎。

这个浦岛太郎,每天划船出海,以钓鱼为生。

太郎的生活,本来是很贫苦的,可是,这个年轻小伙子,却不仅喜欢幻想,而且心地也挺善良。

他站在海岸上,眺望着大海,心里想:

“要是能变成一条鱼,该多好啊!”

可见,与其说他喜欢钓鱼,不如说他更喜欢这样幻想。

如果梦想真的成了现实,那多美呀。

太郎时时刻刻地幻想着,一心一意地憧憬着。

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太郎出海回来,走到海边沙滩上,正赶上一群孩子在呜嗷喊叫。低头一看,原来,他们逮住了一只小海龟,戏弄着呢。

“这帮淘小子!住手!是不是看它哑巴牲口好欺负啊?”

太郎救下了小海龟,把它放回了大海。

“祝你一路平安。以后可多加小心,别再让人家逮住。”

好心的太郎,立在海边,朝着小海龟游去的方向,凝视了好久,好久。

几年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一天,太郎还像往常一样,悠闲自在地钓着鱼。

“要是能变成一只海鸥,该多好啊!”

太郎又在幻想着。

想着想着,太郎救下来的那只海龟,从那儿钻出来了。

“太郎,救命之恩,报答不尽。我愿意带你下海底,到那漂亮的水晶宫去。那水晶宫,就是所说的龙宫,美丽的海花环绕着它,确实是个好地方。唉,走吧,请你骑在我背上。”

海龟驮着太郎,“刺刺”地钻进海里。

“喔呦!”

一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太郎非常震惊。

这里,正如太郎所幻想的那样,无限美好,无限广阔。

这儿也是,那儿也是……到处都是海花。海花竞相开放,美丽而又芬芳。

“怎么样?好极了吧?”

太郎已经陶醉了,海龟看了,露出得意的神色。

太郎确实感到身临梦境一般。

不一会儿.太郎来到了光闪闪的珊瑚院。这里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

‘这……这是多漂亮的地方啊!”

环顾四周,太郎不由得喊了起来。

这时,珊瑚岛轻轻地动了起来,露出来一节珍珠台阶。

那最上面的一节,站着美丽的公主——龙宫城里的神女。

太郎惊得目瞪口呆。

“欢迎你,太郎!你搭救海龟,我们深表谢意。别忙,请在这儿多玩些天。”

美丽的神女亲口向他致谢,这使太郎可坐立不安了。

神女突然扇子一摇,花花绿绿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围着太郎,摇头摆尾地跳起舞来了。

就这样,太郎在龙宫里,天天过着好日子。

吃着可口的海味,鱼儿舞又那么美,还有那温柔的神女……

对太郎来说,这真是梦境般的生活。

但是好梦不长。

“我们村子,现在啥样了?”

“妈妈身体健康吧?”

太郎不知不觉地想起家来了。于是,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

“太郎,你要回去了!”

神女看太郎整天心事重重地,便恋恋不舍地说:

“你愿意住到什么时候,我都高兴。可是,没办法。”

“好吧,这个百宝箱,作为礼物,送给你。无论遇到什么为难事,你都不能把它打开。”

太郎到底决定骑着海龟,回到他所怀念的故乡去。

“公主,再见!多谢,多谢!”

路上,太郎归心似箭,他的心让几日不见的家乡给占满了。

“谢谢你,海龟朋友。”

归来一看,太郎心里无比欢畅:漫山遍野鲜花开放,家乡处处换了新装。

但是,并不是万事如意。仔细一看,村子面目皆非。

家,找不到了;妈妈,没在;还不仅如此,熟人,都不见了。

太郎心凉半截,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他想起了神女给的百宝箱。

“对了!打开它,也许就什么都弄明白了。”

太郎想到这里,便提心吊胆地,打开了百宝箱。

突然……哎呀,奇怪?怎么从百宝箱里,咕嘟咕嘟地,冒出了一大股白烟。

于是,转眼之间,浦岛太郎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

就是这样。太郎在龙宫里,快活地生活了几天,而同时,地上却度过了几百年。

一个是美丽的海底世界,一个是现在的这个人间世界,哪个是梦境,太郎怎么分辨也分辨不清了。

桃太郎:

从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省吃俭用倒也过得平平静静的。有一天,老公公想到山上去捡些木柴,便大清早就踏出家门。

老婆婆目送着老公公离去之后,便收拾好碗筷,用一个大木盆装满了衣服,到河边去洗衣服。“今天的天气真晴朗!”老婆婆心里觉得很愉快,很快的便来到河边。

正当老婆婆卖力地清洗衣裳的时候,不经意地抬起头,正巧看见河的上游好像漂来了什么东西。等她仔细地一看,竟然是一个从来也没见过的大桃子,正向她慢慢的漂了过来。“嘿!这真是个令人惊奇的事。”老婆婆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桃子啊!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不小心给掉了下来一般。老婆婆的确大开眼界。

“喂!大桃子啊!快漂过来呀!”老婆婆大声的喊着。这桃子好像真的听到了老婆婆的叫声似的,漂呀漂呀的往这方向漂过来了。

“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老婆婆走下河去将桃子捞了起来。这大桃子还真重呢!老婆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颗桃子抬上岸来。可是这时候老婆婆已气喘如牛了。她便将大桃子放在木盆上,卖力地走了回家。

老婆婆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回到了家。等到了黄昏的时候,老公公也从山里回来了,背了许多木柴,兴高采烈地叫着:“老伴啊!我回来啦!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吗?肚子好饿哟!”这时老公公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哎哟!这是什么怪东西啊?吓了我一跳。原来是个大桃子啊!这么大,看起来很好吃似的。”老公公说。

老婆婆看到老公公那一副馋相,便拿出了菜刀,将桃子切了开来。可是当她将桃子剖开的时候却听到“哇!哇!”的哭声。原来,桃子中间迸出了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宝宝,正在大声地哭着。多么奇怪的事啊!这桃子居然藏着一个这么可爱的宝宝啊!老婆婆急忙将这小婴儿抱了出来,并且很高兴地摇着,因为他们一直盼望有个孩子。所以,意外地拥有了这个小宝宝,老夫妇心里非常地高兴。

“莫非是天上的神可怜我们没有孩子,而特地赏赐给我们呢?”老公公心中充满着感激说。于是他们便跪在地上,感谢天神的保佑。这时候老公公便想为这小宝宝取个好名字,他想了又想,想了又想。终于灵机一动:既然孩子是从桃子里迸出来的,便为他取名叫“桃太郎”。

雪女:

相传在日本民初,因为民智未开,老一辈的人民特别相信一些神祇妖怪的传说,甚至于认为大自然的灾厄便是 由神祇鬼怪们负责掌控的,所以才有雪地里的雪女怪谈。只要是有人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迷路,一定会遇到吸食人气为生的雪女,而且善恶莫测的妖怪雪女,会故意玩弄男人善变不忠贞的劣根性,她有时会故意留下一位饱受惊吓的人类男性,威胁他,要想活命必须信守“承诺”,遵守魔界法则,不得告诉其它人有关她 的存在与其和她相遇的这件事,否则被背叛的雪女必定会前去索夺男子的性命,以告诫妖怪法则。然而想活命的男性必定会惊慌失措地求取雪女的信任,并承诺回去之后必定信守承诺,不告诉其它人有关雪女的种种行径,可是喜欢考验男子定性的恶女雪女,接下来会伪装成平凡贤淑的人类女子,故意找上这位与她定下承诺的男子,博得男子的好感,并进一步与他结为连理,与她生下孩子,一辈子跟随在身旁,监视着男子是否能信守承诺,和她平安无事相守一辈子到老,可是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惊险遭遇总是时时缠绕着男子疑惑又害怕的心,终于直到有一天,男子下定决心将与雪女相遇的真相告诉他身边最亲昵的太太,希望她能分忧他的恶梦,可是男子万万没想到枕边人却是他午夜梦回中最害怕的梦魇,原来他长久日子以来是与敌人共枕,破坏了“承诺”,雪女只好含泪杀死与他共生小孩的男子,并伤心地带着孩子重回冰天雪地之中。

这个古老的雪女传说,最早是记载在日本妖怪小说,古典聊斋“小泉八云的怪谈”之中, 它充分述说了妖怪冰冷不留情的特性并藉由这个背叛的故事反映男女之

间亦亲亦离的婚姻以及属于女子纤细善感又敢爱敢恨的风情面貌,虽然这个古老传说既悲伤又冷酷,古老的道德观“有关承诺一事,一定要信守”,可是在人心不古的今日,又有多少人对传统保持敬畏的尊重,甚至于去遵守呢?也有传说雪女会在大雪纷飞的旷野要旅人帮忙照看她怀里的孩子。


不求人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二)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饭不思。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此时,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爷仍旧一滴水 也不给人类。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来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三)

英雄史诗

补天造人的女娲

衔石填海的精卫

为民除害的夷羿

追赶太阳的夸父

伯鲧和大禹治水

黄帝与蚩尤大战

死而不已的刑天

挖山不止的愚公

改天换地的共工

技艺超群的巧倕

推原探本

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女娲婚配

日月星辰的来历

风雨雷电的生成

盘瓠与高辛少女

姜嫄生稷

玄鸟生契

蚕马献丝

出扶桑

苍颉造字

河神巨灵

商星参星不见面

古帝逸事

始祖炎帝的业绩

始祖黄帝的业绩

百鸟之王少昊

颛顼绝地天通

高辛氏酷爱乐舞

帝俊妻是日月之母

尧时的清平盛世

舜时的农耕之举

有巢氏构木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

远方异人

奇肱国人善机巧

长臂国人擅捕捞

羽民国人能飞翔

讙头国人杖翼行

大人国人乘云游

小人国人有技能

不死国人俱长生

君子国人讲礼让

大禹漫游海内外

奇异的国家

异景奇物

昆仑悬圃

天梯建木

王母瑶池

青丘山的九尾狐

崇吾山的比翼鸟

兴妖作怪的无支祁

生生不衰的视肉

越用越多的息壤

无角一足的夔牛

各有神效的花木

木神句芒

斑斑泪痕湘妃竹

蚩尤神的传闻

黄河上的龙门

爱好音乐的夏侯启

驰骋心志

巫山瑶姬

瑞鸟凤凰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神荼郁垒

盐水女神

伯益知鸟兽

大法官皋陶

彭祖八百岁

渤海三神山

神话性的传说

孔甲喜爱养龙

王亥异国被杀

夏桀西日沉落

伊尹降生桑树

成汤消灭夏桀

神助武王灭纣

伯夷叔齐饿死

周穆王游天下

杜伯死后洗冤

眉间尺报父仇

少数民族神话

神女麦德尔(蒙古族)

大鱼的神通(哈尼族)

生人树和大葫芦(德昂族)

四兄弟中人最能(水族)

老人星(藏族)

射日英雄特康(壮族)

支格阿龙射日月(彝族)

雷公斧(回族)

神话地方遗存

盘古山

女娲城

黄帝建都有熊

夸父峪

火神台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

神话传说:伏羲衍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禹王治大水,夸父逐日……

民间故事:天仙配,花木兰,杨家将,穆桂英挂帅,岳飞传……

其实,你这个问题就没问正确,因为中国的民间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的故事,名人佚事等等。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具体地来说,它是民间文学里重要门类之一,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即民间故事是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之外的那些具有幻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所谓广义,即民间故事是泛指人民群众所创作和传播的所有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天仙配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封神榜 ........很多的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孟姜女哭长城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四)

别着急,我这有。你看看行不行?不行你说,我再改。

1 国君的宠妃

In ancient times, to defend the country where a woman, looked beautiful, she is the defending monarch fconcubine avorite. According to the law to defend the country, no matter who, if not allowed by the monarch's carriage, it is necessary to impose the penalty off his legs. On one occasion, the Princess's mother who is seriously ill and wa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came to tell her. She monarch on the carriage ride, the mother came to visit. Subsequently, the monarch did not punish her, but also a few praise her. "She is, however there are filial ah!" He said, "To her mother, and even run the risk of cut feet."

古时候,卫国地方有一位女子,长得很漂亮,她是卫国国君最宠爱的妃子。根据卫国的法律,无论是谁,如果没有得到允许而乘坐国君的马车,就要处以斩去双脚的刑罚。有一次,这位王妃的母亲患了重病,有人在半夜里赶来把消息告诉了她。于是她就乘坐国君的马车,赶去看望母亲。事后,国君不仅没有惩罚她,而且还夸奖了她几句。“她是多么有孝心啊!”他说,“她为了母亲,甚至冒了砍掉双脚的危险。”

后来又有一天,她正和国君在花园里嬉戏。他拿了一只桃子吃,吃到一半觉得这只桃子特别甜,于是就把它让给了国君吃。国君说:“她是多么爱我啊,愿意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

但是,这位王妃的美貌渐渐消逝,国君就开始冷淡她了。

后来有一次,她无意中冒犯了国君,国君就说:“是不是有一次你未经允许,就乘坐了我的马车?是不是你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2 蚂蚁与屎壳郎

Summer and other animals have a leisurely life, only the ants run around in the fields to collect wheat and barley, to their winter food storage. Surprised todung beetle asked him why he was so diligent. Ant at the time said nothing.

Winter came, a heavy rain washed cow dung,dung beetle hungry, where ant went begging, ants said to him: "Hey, buddy, if at the time when labor is not to criticize, but also to work, we would not have the hungry. "

It is said that, despite the changing situation, the people can take precautions to avoid disaster.

夏,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劳动时,不是批评,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3 公鸡和宝玉

A cock in the field for themselves and hens are in search of food. He found a piece of gem, it is Baoyu said: "If it were not, but found the owner, he would very much treasure to bring up to; but found it useless. Its all Baoyu world, we might as well be a wheat good stars. "

It is said that he is the real thing to be precious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而是的主人找到了,他会非常珍惜地把捡起来;但发现了却毫无用处。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是说自己需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五)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1950年,这个传说有赖于黄梅电影《天仙配》而大扬于天下。2002年10月26日中国邮政局发行的一套邮票《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更是扩大了这个传说在当代生活中的影响度。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传说中的两个主人公董永与七仙女的来源则不甚清楚。董永一角是来源于历史人物还仅是传说人物?唐宋以来,博兴、孝感、丹阳、东台、通州、蒲州、河间等地都称有董永遗迹,可见人们并不认为董永是可考的历史人物。至于七仙女,至今仍有人将之混同为织女,到头来,董永与牛郎之间的关系便难以理清。

董永遇仙传说发生于东汉中叶,支持这个结论的可靠材料过去只发现了三条,第一条见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修建的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该石刻上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但是画像中还没有出现仙女的踪影。第二条是魏曹植乐府诗《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第三条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1:“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董永上工的路上遇到一个女子,那女子要与他成亲,董永推脱不了,便一同来到主人家。妇人“能织”,“一旬织缣百匹”。帮助董永偿清债务后,便与之告别了。临行之时,她向董永交了底:“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上帝令我助君偿债尔。”

其实,董永是实有其人的。笔者发现,历代史料中至少记录了四个名叫董永的人。第一个董永记在《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中。有一个叫做董忠的人,因为告发别人的一个阴谋而立功,被汉宣帝封为高昌壮侯。后来他的儿子董宏、孙子董武又相继为侯。西汉末年,董武为王莽所废。幸运的是,27年之后,东汉光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复封被王莽所废的西汉故侯时,建武2年(公元26年)高昌侯第四代(玄孙)董永又被朝廷找到,再度封侯。《汉书》明确记载,董永生活于“千乘”(今山东青州,即高昌侯国所在地),与《搜神记》所记完全一致:“汉董永,千乘人。”因这条材料记在《表》中,且非常简略:“侯永绍封”,历来不为人所知。第二个董永生活在东汉末年。最早记下这个董永名姓的材料首见于南宋人娄机所撰的《汉隶字原》卷1:“孟郁尧庙碑阴。碑云:刊碑勒谍。碑皆载仲氏父祖兄弟子孙所历所终之官,独有一董永为异姓。”若此碑文所录不误,可以确定,公元167年左右今山东曹县(济阴)之地有一位大约五十上下的乡绅董永其人。第三个董永在唐代,《新唐书·孝友传》记载河间有一个孝子董永,曾受到朝廷旌表。第四个董永在宋代,《宋史·董槐传》的传主董槐是南宋的名相,他的父亲叫董永。

以上四个董永,只有两汉之间的那个董永最有可能是传说主角的历史原型。董武被废后不久,正逢乱世,山东犹受其害,董武父子生活艰难自不必说,即所谓“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所谓“遭”家贫,只能说明原先董永并不家贫,后来因发生变故,所以致贫;如若原就贫寒,父老岂有“遗财”?董永在贫寒中能“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正是他孝行的体现。

高昌侯董永与传说中的董永之间至少有五点重要的吻合之处:(一)二人姓名相同。(二)从时间上看,前者与武梁祠壁画,曹植、干宝的记载均不矛盾。(三)从地点上看,前者与武梁祠画像题记、干宝《搜神记》所记完全一致,皆为“千乘人”。(四)二人都与“孝”有关。尽管高昌侯董永的孝行只是笔者的推测,但“孝”作为高昌侯的传家宝却是史实,所以这种推测有合情合理的一面。(五)二人的生活条件有相似之处。高昌侯董永在父亲被废之后、自己未封之前,有27年的贫寒生活经历;传说中董永家境本来似乎不贫,后来才破财。因此可以认为,董永遇仙传说极有可能是以两汉之间的历史人物高昌侯董永行孝、封侯的史实为材料,杂糅东汉时期的神仙观念而形成的。因后人不知它的历史渊源,所以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失真,以致到了东晋时,干宝只听说董永“少偏孤,与父居”的故事,而对他的家世则一无所知了。

至于七仙女,曹植之诗称她为“神女”,《搜神记》中她自称“天之织女”。而在《搜神记》成书的东晋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今存晋代到唐代的董永遇仙传说材料几乎是空白,也许正好说明牛女传说的巨大影响抑制了董永传说的传播。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既然牛郎已经与织女结缘,那么董永怎能再与之结为夫妇呢?

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是一篇重要的文献。变文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织女已经从一个演变成三个了!董永的儿子董仲长到七岁,受人羞辱,要找母亲,一个道士孙宾告诉他说:“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树下隐潜藏。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织女变成三个的契机,一方面是为了与牛女传说划清界线,另一方面也是以天上星象为依据的。织女星本有三颗,位于银河岸边,三星呈三角形排列。虽然有了三个织女,到底还不能与牛郎之妻截然分开,也不能确认哪一个织女是董永之妻。到了宋代,这个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明代人所编的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在中国早已失传,20世纪初由日本传回国内,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董永的儿子董仲舒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成了“七仙女”。从此之后,明清以来的各种地方戏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织女一下子变成了七位,那么在天上,她们又是什么星宿的化身呢?

笔者发现,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天上以“七星”命名的一共有十三组:北斗七星、紫微垣华盖七星、太微垣常陈七星、天市垣七公七星、东方亢宿折威七星、北方女宿扶筐七星、北方危宿车府七星、西方奎宿外屏七星、西方奎宿天溷七星、西方昴宿昴七星、南方鬼宿天狗七星、南方星宿星七星、南方轸宿青丘七星。这些星宿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其中北方女宿扶筐七星的功能是:“东七星曰扶筐,盛桑之器,主劝蚕也。”(《晋书·志一》、《隋书·志十四》)、“扶筐七星,为盛桑之器,主劝蚕也,一曰供奉后与夫人之亲蚕。明,吉;暗,凶;移徙,则女工失业。彗星犯,将叛。流星犯,丝绵大贵。”(《宋史·志三》)

得名较迟的“扶筐七星”,首见于《晋书》,而《晋书》、《隋书》均为唐人所修,则此星大致得名于六朝之后。唐宋时期,扶筐七星的主功能是非常明确,为人间桑蚕、纺织的主星神。因七星相围如采桑之提筐,所以得名“扶筐”,即“盛桑之器”。《宋史·志三》还说:“织女足常向扶筐,则吉;不向,则丝绵大贵。”元人所修的《宋史》对之记录甚明,可知当宋末元初扶筐七星主桑蚕之功能在民间定有流播。而首出七仙姑的《董永遇仙传》正出于宋元之际。可知,扶筐七星的纺织功能及吉凶预兆上的反映正是七星姑形成的星辰源典。这种民俗认定与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中首次出现七仙女身影在时间与寓意上都是非常吻合的。因此,唐宋之后,民间观念中织女与七仙女才能不相混同,牛女传说与董永传说则自然分离开了。

不过,今天民间观念中的所谓“姑儿星”,其实指的是昴七星(昴星团),但在唐宋时代,这种观念还没有形成。唐代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说:“昴七星为髦头,胡星,亦为狱事。明,天下狱讼平;暗为刑罚滥。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可能是,后来人们因为找不着“七仙女”的星宿身份,便将之附会到看上去挤成一团的昴七星身上。


七仙女神话传说中玉帝的七个女儿。《西游记》里七仙女的名字是: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据说名字分别是张天寿、张天阳、张天荣、张天昌、张天显、张天庆、张天羽。

七仙女,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仙女得知丹阳境内(今南京市小丹阳镇)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如今,安徽天柱山被誉为七仙女在人间的故乡。


这是后人改的,很后期的神话

以上内容是关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和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标签: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

标题:中国流传到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鬼故事

链接:http://m.zhaichaow.cn/sucai/gushi/123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