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的传说 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木鱼的传说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和木鱼的传说的精彩内容哦。
木鱼的传说 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一)
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你可知道被诸多僧人敲打的木鱼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你能知道木鱼是怎么来的?很久以前,有寺庙和僧人的时候并没有木鱼,它是后来才有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叫做梧桐山的大山,大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凤凰岭。在村里有一对小孩,男的叫柱子女的叫金花,这俩个人是父母指腹为婚的,所以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就按照村里的习俗结婚了。
结婚开始的时候俩个人也是恩恩爱爱,上敬老下尊小的,叫凤凰岭村的男女都是羡慕。某天,村里有在外面的人回村子,说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能在外面给人做工挣到钱,这个诱人的消息一下子就如同一阵风一样迅速的在村里传开了。柱子金花也知道了,柱子也按耐不住心里的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了,对金花说是他要走出去,去外面挣钱,要给自己的爹娘和金花带来一个幸福的生活。
金花打心眼里不想叫他出去,新婚燕尔卿卿我我之际,只是在那个时间这样的话还不能说出口。金花只能是默许了柱子说的那个念头,在一个冬日里柱子随着很多人踏出了梧桐山,离开了凤凰村。
一进入繁华的外面世界,柱子的眼睛都被看花了。到处是灯红酒绿的酒楼艺院,穿着阔气的有钱人,琳琅满目的东西都是在大山里没有见过的。不过他还知道现在那些东西离自己很远,现在的自己就是需要好好的找一份工作,来填饱肚子来补贴家用。
经过那位最早在这边为人做工的庄乡介绍,柱子在一家当铺当起了小伙计。一开始就是打扫卫生,给大掌柜沏茶倒水一类的活。因为柱子为人实在,并且聪明过人会的一手好字,他就被东家看中了,一下子就提他做了当铺的账房先生,每月的工钱也是涨了不少。做账房先生以后,一开始的几个月柱子都会把东家给的工钱按时给金花捎回家,因为吃喝全部有当铺管,所以每个月也花不了几个。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过着,这天当铺里来了一个绝色女子,要当掉一只精美的玉手镯。柱子在看到这个女子的第一眼就被她的相貌吸引了,心里惊讶城里怎么还有这样的美女。那个女子看柱子直勾勾的盯着她,嘴里一笑说先生你赶快给我写当票呀,我还等着赶路呢?一句话把柱子惊醒了,赶忙填好了当票,双手奉于女子。那女子冲他微微一笑,然后点点头就离去了。
木鱼的传说 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二)
在过去没有电灯和蜡烛照明的年代里,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们日常生活最常使用的便是煤油灯和豆油灯照明了。当劳累了一天的男人和淘气的孩子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家庭主妇们便手拿针线,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每当回忆往事时,脑海里总是闪现出女人们用针尖挑起火苗、拨亮灯花的情景。一旦想起便很难忘记,祖母和外祖母讲述的那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来。
从前,有一对兄妹住在一个小村子里,他们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又当爹又当娘,日子过得很苦。有一天,七岁的哥哥把五岁的妹妹留在家里,一个人去山上打柴。到了中午哥哥还没回来,妹妹饿了,便到村边上的野地里踩了几个野果子吃,吃完了回到家里就躺下睡着了。等哥哥砍柴回来见妹妹睡着了,急忙抱柴烧火做饭。当他做好饭招呼妹妹起来吃饭时,只见妹妹睁开眼睛,嘴里却说:“哥哥,你回来了,我的眼睛怎么看不见你啊!”哥哥问她:“今早我走时你还好好的,我没在家你吃什么东西没有?”妹妹说:“我就吃了几个野果!”哥哥一听,知道坏事了。妹妹准是吃野果中毒把眼睛弄瞎了。心里这个后悔呀,没有照顾好妹妹,对不起死去的爹娘。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妹妹的眼睛。
第二天,他安顿好妹妹,给她预备点干粮,告诉她千万不要走出屋子。然后就上山爬岭去寻方讨药。一晃一年过去了,妹妹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再一晃十年又过去了,哥哥长成了大小伙子,妹妹也长成了大姑娘。可是哥哥走遍了高山峡谷,访遍了名医,也没有找到能治好妹妹眼睛的灵丹妙药。他心里火急火燎,不治好妹妹的眼睛她将来怎么嫁人?妹妹嫁不了人我这当哥哥的有何脸面娶媳妇呢?就在他望着天边出神,感到绝望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啄木鸟在他头顶上盘旋,他感到很奇怪,就问啄木鸟:“你为什么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难道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啄木鸟说:“我看见你总是愁眉苦脸的,不知道你遇到什么难处了?能对我说说吗?”哥哥问啄木鸟:“我的妹妹吃野果弄瞎了眼睛,治了十来年也没治好,你能告诉我,世上有什么药能治好妹妹的眼睛么?”啄木鸟告诉他:“世上只有一种药能治好你妹妹的眼睛,我不敢说,就怕你做不到啊!”哥哥说:“没事的,你说吧!只要能治好妹妹的眼睛,什么我都能做到。”啄木鸟说:“那我说了,只有你的心!”啄木鸟说完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哥哥听后定了定神,一想到只要拿出自己的心,妹妹的眼睛就能重见光明了,二话没说进屋拿起一把菜刀,剖开胸膛就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妹妹吃了哥哥的心,眼睛一点点地明亮了,哥哥却倒在地上,含笑死去。人们按照哥哥的嘱托,不让妹妹看到他血肉模糊的尸体,趁她睁开眼睛之前悄悄地把尸体埋葬了。
等妹妹睁开眼睛时再也没有看到哥哥,也没有人对她说出事情的真相。人们只告诉她说,哥哥上很远的山上去采药还没回来。等了一天又一天,再也不见哥哥的身影,她伤心极了。于是每天晚上点亮油灯,呆呆地望着灯花出神。嘴里不住地念叨:“哥哥我好想你啊!妹妹的眼睛睁开了什么都能看见,可就是看不见你啊!我的哥哥!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她边哭边数落,泪水模糊了双眼,灯花也随之黯淡下来。她抹了一把泪水,拿起针来去拨灯花,只见灯花里映出了哥哥的笑脸,她惊喜的叫道:“哥哥你可回来了!”谁知话音未落,哥哥的笑脸又不见了。灯花在她眼前忽明忽暗,哥哥的脸庞在灯花里时隐时现。她心里难过极了,伸手又去拨灯花,却不料把灯碰倒了,等她把灯扶起来时,却突然发现灯花下面长出来一个灯座来,灯花正好坐在灯座上,有灯座牢牢地托着灯花,这回怎么碰灯也不倒了。人们便传说:灯花是妹妹,灯座是哥哥,哥哥看到妹妹这样想念他,又不能回到妹妹身边。于是自己就变成灯座把妹妹托起来,好帮她照亮人生的路。
从打那以后,妇女做针线时拨灯花成了习惯,久而久之民间便留传下了这种习俗,人们在思念远方或已故亲人时总是习惯把灯花拨亮,灯花越亮,亲人的面孔越清晰。呵呵!信不信由你,故事终归是故事,只不过是人们以此来寄托心中对亲人的一种思念罢了。虽说点油灯拨灯花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但故事却一代代地流传至今,让人无法从岁月中抹去。
木鱼的传说 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三)
很久以前东北人就有供奉胡仙的习俗了,人们把胡仙的牌位放在家中一个朝阳显眼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或平时吃点好东西都要先给它上供,并且常年香火不断。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虔诚地供奉胡仙那?这事源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个承诺。
话说朱元璋祖上三代吃斋念佛,对于乞讨者是冬舍棉,夏舍单。到了朱元璋他父亲这辈子就施舍得一贫如洗了。于是他领着儿子朱元璋给马员外家扛活。朱元璋给马家放牛。
有一天他和几个孩子在山上玩,朱元璋提议:让一个孩子坐在树墩上当皇帝,另一些孩子拜。可是每一孩子坐在树墩上,一拜就掉下来,而朱元璋坐在上面大家拜就不掉下来。从此,孩子们承认他是皇帝。一天,朱元璋就行使了当皇帝的权利了。他用高粱叶子把马员外家的牛杀了大家在山上烤吃了。吃完后他把牛头埋在了山前,把牛尾巴埋在了山后。
晚上,员外见少了一只牛就恶狠狠地问朱元璋。朱元璋不慌不忙地说:“那头牛钻山了!”马员外哪里相信他的话,就扯着朱元璋气愤地来到了山后,员外一拽牛尾巴,山前的牛头疼得哞哞直叫。马员外倒吸了一口冷气看了看朱元璋什么也没说就回去了。一旁出了一身冷汗的朱元璋暗想:“莫非自己真的能成金口玉牙?”
转年朱元璋的父亲病死,一连数日大雨把棺材浇得湿沉。朱元璋和兄弟抬着棺椁没走多远,杠子就断了。这时一股猛烈的洪水把棺材冲走了,他们顺着水流找到了棺椁就地掩埋了父亲。每天朱元璋放牛都要在父亲的坟前转悠。这天一个南方的风水先生打此路过:“这是谁家的坟地?这家要出大官了!这是一块龙基地啊!柳树条在灶坑里烧过,埋在这里都能发芽!”朱元璋看着那人走远了给他父亲磕头道:“爹,保佑我吧!”
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破牛棚里睡得正香的朱元璋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忙打开门闩,马员外家的小姐匆忙进来,慌忙跪倒:“皇帝,你封我为正宫娘娘吧!”朱元璋一时摸不着头脑。原来马小姐马秀英睡到半夜被一片火光照醒。她爬起一看牛棚子着火了。她急忙跑出屋外,牛棚被一片祥光包围着。马小姐一阵惊讶,朱元璋是真龙天子出鞘啊,日后必成大业。于是她跑来让他封自己是正宫娘娘。朱元璋惊恐地说:“小姐,我是你家放牛的呀!我是什么皇帝啊?我不能封你为正宫娘娘!员外知道了会责怪我的呀,你快回去睡觉吧!”马小姐不肯走,她说:“牛棚好比金銮殿,草节好比百万兵。牛马好比文武官,牛槽好比绣龙墩。”朱元璋听罢满心欢喜:“有小姐相助看来我是吉人自有天相啊!”当即封马小姐为正宫娘娘了。
这时一个在长白山修行千年的大狐仙打此路过,打断了他们的对话道:“朱元璋,你当皇帝得天下之差兵将了!”朱元璋深施一礼:“请仙人,指点!”狐仙说:“我可以帮你起兵打仗做得皇帝,但我有个请求,打完胜仗后,在关外必须有我胡家一席之地!”朱元璋断言道:“什么一席之地二席之地的,只要把胡人赶出中原疆土,关外人家都供奉你,家家户户随便你出入。”
于是,大狐仙把遍及在中原的百万狐子狐孙变成了精兵强将,神兵所攻之处敌军无不溃败。他们越战越勇枪子打在身上一抖就落在地上,并且完好无损。没费摧毁之力就赶走了长期欺压汉人的胡人。
朱元璋建立了元朝后,他没有忘记大狐仙的恩德。于是,他颁布了一道圣旨。从此,东北人家家供奉胡仙一直延续到现在。
木鱼的传说 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四)
据说,郑板桥到潍县做县令,第二天就有一个案子,一位财主拉着农夫来到县大堂,让县老爷判农夫的三亩好地归他耕种。郑板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财主抢先说:“去年三月五日,农夫因为没有钱买种子向我借了三块大洋,按约定今年的三月五日以前必须还我,若不还我,他的三亩好地就归我耕种了。”
财主得意地说:“我有契约在此。”并呈给了郑板桥。
“晚一天也不行吗?”郑板桥接过契约问财主。
财主十分坚定地说:“晚一个小时也不可以!要不,我们还立契约做什么?”
郑板桥把契约看了一遍,上面写道:“我因无钱买种子,向财主借大洋三块,明年三月五日之前必须付还,如三月五日之前未还,其家三亩好地将由财主耕种。双方特立此据为证。三月五日。”下面是双方按下的手印。
农夫战兢兢地对法官说:“我并不是不还财主的钱。我三月三日去财主家还钱,他家的门锁着没有人,四日再去他家还是没有人在家,三月五日我又去他家,他家只有一个家丁在,说财主走人家去了,明天才能回来,家丁不敢收钱,说契约在财主手里,今天一大早我正要再去还钱,刚出门,财主就硬把我拉来见县老爷您了。”
郑板桥问农夫:“这契约是真的吗?”
“是真的。”农夫真诚地说:“财主既然难缠,我也不想给县太爷大人找麻烦,我愿意还给财主两倍的钱,六块大洋。”
“多么诚实善良的一位农夫呀。”郑板桥又问财主,“只要你不种农夫的三亩地,他愿意付给两倍的钱,也就是六块大洋,你愿意吗?这可是胜过高利贷呀。”
“不行!”财主断然拒绝,“我只想按契约上写的做。更希望县官大老爷公正判决。”
“得饶人处且饶人,”郑板桥劝道:“三亩地对有千亩良田的你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对农夫来讲就是他一家人的依靠,是他的命根子,什么事都可以好商量嘛。”
“没有商量的。”财主狠狠“哼”一声,威逼郑板桥说:“如果县长大人不按契约上判断话,我将上告到您上司济南府那里,甚至告到京城里去,那时您别怪我不给县长大人面子。”
郑板桥想了想说:“你们都听着,本大人现在判决如下:准予财主耕种农夫的三亩地。”逐在契约上写了判词加盖了县政府官印。
木鱼的传说 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五)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
这天,扬州城来了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年轻人,年轻人身上除了一支古色古香的毛笔,再无其他东西。
年轻人在市集摆了一个画摊,以卖画为生,他画的全是花鸟鱼虫,珍禽猛兽,无论什么动物,都画得栩栩如生,跟真的一般,直欲破纸而出,另人惊叹不已。然而年轻人从来不对自己的画题款留字,所以没有人知道年轻人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人们只知道扬州城里多了一位画技不凡的年轻画师。
很快,年轻人的威名就传遍了整座扬州城,很多人慕名前来找他作画,他亦来者不拒,无论你要什么动物的画,他都能传神般的给你画出来,让人拍案叫绝。年轻人来到扬州城的第六天中午,炽白的太阳高悬青天,热不可言。他正在画摊上画一幅《白虎啸天图》,画中的白虎血口大张,双目如电,威风凛凛地立在一块巨石上仰天长啸,那啸声似乎已经穿破画纸,杀进了所有围观的人的耳膜,另人莫名的心底生畏。当他把这幅画完成时,人们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叫绝,他对众人微微一笑,道:“多谢各位给在下捧场。”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手执纸扇,又瘦又高的中年人,他对年轻人的《白虎啸天图》大加赞赏了一番,然后叹息道:“小哥画技如此了得,却埋没在这市井之地,真可惜。”说罢摇头不止。有人马上认出了中年人,说道:“这不是杨明韩杨知府的师爷汪为吗,怎么在这?”另一个人“哼”地一声,道:“他杨明韩派人来这还会有好事?定然又是在搜罗人才,好花样百出地讨好皇上。”
年轻人听到众人言语,朝汪为拱手道:“原来是汪师爷,不知找在下何事?”汪为哈哈笑道:“果然是快人快语,我家老爷想请你过府一叙。”年轻人道:“只是过府一叙这么简单?”汪为道:“就这么简单。”年轻人沉吟片刻,道:“好吧,我们这就走吧。”
大伙都没想到年轻人答应得这么爽快,顿时心生鄙夷,唏嘘一片,那杨知府可是出了名的臭名昭著,对百姓不问不闻不说,苛捐杂税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搞得百姓怨声载道,但苦于无处告发,只得忍。汪为见众人唏嘘不止,脸上青筋根根突出,气愤已极,喝道:“叫什么叫,你们都不想活了。”众人听他这么一叫,唏嘘之声更是大作,汪为无奈,今天出来得急没带上兵卫,否则定将这些刁民狠狠教训一顿,当下无暇多想,拉起年轻人扬尘而去。
以上内容是关于木鱼的传说和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原唱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